[1]泰阳,侯建平,孟建国,等.桔梗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Moder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9,29(6):74-75 [2]魏建和,屠鹏飞,李刚,王文全,王卫权,杨成民,隋春. 我国中药农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思考[J]. 中国现代中药,2015,02:94-98 104. [3]魏建和,杨成民,陈士林,等.桔梗栽培及野生种质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3):37-41. [4]严一字,吴基日. 利用RAPD标记分析东亚地区桔梗的亲缘关系[J]. 植物研究,2007,27(3):308-312. [5]严一字,于亚彬,吴基日. 长白山区野生桔梗与栽培桔梗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比较[J]. 江苏农业科学,2010,(5):348-350 [6]刘自刚,沈冰,张雁.桔梗种子萌发对低温、干旱及互作胁迫的响应[J].生态学报,2013,33(8):2615-2622. [7]魏建和,杨成民,隋春,程惠珍,陈士林,黄璐琦,张争,褚庆龙. 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研究现状、特点及策略探讨[J]. 中国现代中药,2011,09:3-8. [8]陈宝芳,刘政波,毕研文,杨永恒,宫俊华.粉花桔梗新品系的培育,中国现代中药. 2013, 15(3):200-202. [9]舒娈,高山林. 桔梗研究进展[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02:4-6,23. [10]李挺 ,宫光前,李从勇. 药食兼用桔梗太桔1号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2004,(3):56-56. [11]王志芬,苏学合,闫树林,朱连先,隋春青. 太空搭载桔梗种子SP_1代的生物学效应研究[J]. 核农学报,2004,18(4):323-324. [12]王志芬. 高产优质桔梗新品种“鲁梗2号”[J]. 农村百事通,2013,18:41 81. [13]高山林,舒娈. 桔梗同源四倍体的诱导与鉴定[J]. 中药材,2002,25(7):461-462. [14]魏建和,杨成民,隋春,黄璐琦,师凤华,褚庆龙,金钺. 利用雄性不育系育成桔梗新品种‘中梗1号’、‘中梗2号’和‘中梗3号’[J]. 园艺学报,2011,06:1217-1218. [15]魏建和,杨世林,李先恩,徐昭玺,程惠珍. 桔梗不同种质的比较研究——桔梗的杂交及花色、种色的新类型与分离[J]. 中草药,2002,33(5):455-458. [16]高文远,唐雪梅,李志亮,肖培根. 直立和倒伏型桔梗的比较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7,22(30):144-145. [17]朱京斌,陈庆亮,单成刚,等. 桔梗新品种鲁梗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7):127-128. [18]郭丽,张村,李丽,等. 中药桔梗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3):181-185. [19]严一字,吴基日,李美善. 桔梗栽培研究进展[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4,26(3):225-228. [20]尹若熙,俞腾飞,李中燕,田艳. 桔梗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科学,2012,(19):36-37,62. [21]李诚. 种植桔梗的时机已到[J]. 中药研究与信息,2000,2(4):25-26. [22]李婷,徐文珊,李西文,陈修平,陆金健. 中药桔梗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3,02:205-208 23. [23]吴梅青,刘佳佳. 桔梗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黑龙江医药,2007,20(5):443-446. [24]付文卫,窦德强,裴月湖. 桔梗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6,23(3):184-191. [25]武博,刘萍. 桔梗的现代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8,5(2):48-50. [26]李伟. 桔梗皂苷类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 [27]谭玲玲,彭华胜,胡正海. 桔梗的生物学特性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南方农业学报,2011,(12):1523-1527. [28]郭丽,张村,李丽,等.中药桔梗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3):181-185. [29]张红燕,张晓虎,陈凤娥,等. 桔梗施肥试验初探[J].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5):39-41. [30]王玲,付志文,董其亭,等. 桔梗配方施肥方法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6):697-698. [31]李莲花,李虎林,李云善,等. 桔梗营养生长期N、P、K含量的变化[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3,25(3):159-162. [32]廖兴国. 氮磷钾配施对桔梗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 [33]张红燕,张晓虎,何军,等. 商洛桔梗生长年限对化学有效成分皂苷含量的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6):41-41,122. [34]刘婷婷,张宝贤,夏峥. 不同生育期桔梗对钙、镁吸收规律和累积特性的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14,(1):76-79. [35]祝丽香,王建华,耿慧云,关昕,韦海,焦静,姜超. 桔梗的干物质累积及氮、磷、钾养分吸收特点[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1):197-202. [36]王静,王渭玲,徐福利,曹鲜艳,黄淑华,张晓虎,何军. 氮磷钾对桔梗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J]. 草业科学,2012,04:586-591. [37]杜俊波. 种植年限和施肥对桔梗土壤肥力和生物学活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38]刘占生.提高桔梗产量的四个要素[J]. 基层中药杂志.1993;7(1): 22.。 [39]张争,杨成民,李勇,等. 桔梗立枯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0):1500-1503. [40]刘珂含. 桔梗炭疽病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41]傅俊范. 桔梗病害的防治[J]. 新农业,2000,(9):47-48. [42]刘汉珍,郭坚华. 桔梗叶斑病病原细菌的鉴定[A]. 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中国植物学会:,2003:1 [43]张晓清,庄会德. 桔梗的经济效益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园艺,2012,(5):40-41. [44]杨光,赵冰玲. 桔梗丰产栽培技术[J]. 新农业,2013,(15):41-41. [45]尤海涛. 桔梗规范化生产(GAP)的关键栽培技术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 [46]严一字,李美善,何晓梅,等. 桔梗不同种质资源间总皂甙含量的差异[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250-3252. [47]金传山,张伟,桂双英,彭代银,吴德玲,黄力,李保明. 不同产地桔梗中桔梗皂苷D及总多糖的含量比较[J]. 安徽医药,2014,02:246-249. [48]王文亮,王志芬. 桔梗的营养价值及其综合开发研究[J]. 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9):12-1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