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毅夫. “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J]. 农业经济问题, 2003(1):19-24,79.
|
[2] |
李鹤, 张启文.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非农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9, 35(6):111-114.
|
[3] |
蔡昉. 刘易斯转折点后的农业发展政策选择[J]. 中国农村经济, 2008(8):4-15,33.
|
[4] |
罗必良, 张露, 仇童伟. 小农的种粮逻辑——40年来中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转变与未来策略[J]. 南方经济, 2018(8):1-28.
|
[5] |
Lu F M. The role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Asian agriculture: Taiwan's experience[J]. 2009, 2(4):124-131.
|
[6] |
白人朴. 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J]. 农业机械学报, 2004(4):179-182.
|
[7] |
王新利, 赵琨.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 2014(6):31-37.
|
[8] |
周益波, 何可, 张俊飚, 等. 农业机械化对农民收入的增长、结构与分配效应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7(5):723-733.
|
[9] |
陈会然, 刘继为. 基于VAR模型的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9, 40(12):224-230.
|
[10] |
周振, 张琛, 彭超, 等. 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来自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证据[J]. 中国农村经济, 2016(2):68-82.
|
[11] |
刘明辉, 卢飞, 刘灿. 土地流转行为、农业机械化服务与农户农业增收——基于CFPS2016数据的经验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 2019(2):26-33.
|
[12] |
万发. 农机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J]. 农机化研究, 2014, 36(11):46-50.
|
[13] |
邹於娟, 吴萍. 消费理论视角下丘陵山区农机总动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方11省(区、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9, 40(10):210-216.
|
[14] |
钟真, 刘世琦, 沈晓晖. 借贷利率、购置补贴与农业机械化率的关系研究——基于8省54县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软科学, 2018(2):32-41.
|
[15] |
许庆, 章元. 土地调整、地权稳定性与农民长期投资激励[J]. 经济研究, 2005(10):59-69.
|
[16] |
李明艳, 陈利根, 石晓平. 非农就业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实证分析:配置效应、兼业效应与投资效应——基于2005年江西省农户调研数据[J]. 农业技术经济, 2010(3):41-51.
|
[17] |
Masayuki K. Custom hire systems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s in southeast Asia[J]. Engineering in Agriculture, Environment and Food, 2009, 2(4).
|
[18] |
Alan D B, Scott R. Migration and household investment in rural China[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6, 19(2).
|
[19] |
刘承芳, 张林秀, 樊胜根. 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影响因素研究——对江苏省六个县市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 2002(4):34-42,80.
|
[20] |
刘同山. 农业机械化、非农就业与农民的承包地退出意愿[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6):62-68.
|
[21] |
陈强. 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
[22] |
成金华, 张意翔, 王红兵. 中国能源政策调节效应分析:以能源财税政策为例[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9(2):19-25.
|
[23] |
王跃梅, 姚先国, 周明海. 农村劳动力外流、区域差异与粮食生产[J]. 管理世界, 2013(11):67-76.
|
[24] |
王庶, 岳希明. 退耕还林、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基于21省面板数据的双重差分分析[J]. 经济研究, 2017, 52(4):106-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