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苗特性是超级稻品种产量形成的首要环节,为了解超级稻品种的苗期特征特性,2010年中季和2011晚季分别对福建省育成的4个超级稻品种的秧苗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干物质积累的因子进行了位序分析。结果表明:中季种植下各材料在苗高、单株茎数和叶龄等方面存在显著或者极显著差异,在晚季种植下各品种在性状间差异则不明显。中季种植超级稻应选叶龄大的,叶鞘基部稍宽的,苗高和单株茎数适中的植株,而晚季则要挑选秧苗高的,叶鞘基部稍宽的,叶龄和每株茎数适中的植株。研究初步认为中季超级稻选育指标为叶龄4.67~5.07,叶鞘基部宽6.70~6.82 mm,苗高33.53~35.13 cm,每株茎数1.1~1.8;晚季选育指标苗高43.90~48.06 cm,叶鞘基部宽6.3~7.3 mm,叶龄7.76~8.10,每株茎数1.6~2.0。
随着小麦收获指数的提高,高光效育种将是小麦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育种手段,通过分析210份小麦材料拔节期、抽穗期、灌浆后期3个生理阶段的光合生理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探讨了小麦不同光合指数和叶绿素荧光指数相互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为小麦高光效育种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拔节期、抽穗期、灌浆后期光合速率平均值分别为13.49 μmol/(m2?s)、16.22 μmol/(m2?s)、7.83 μmol/(m2?s),变异范围分别为0.70~22.06 μmol/(m2?s)、5.59~25.17 μmol/(m2?s)、0.82~17.1 μmol/(m2?s);胞间CO2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22.1 vpm、200.5 vpm、232.9 vpm,变异范围分别为153.0~330.3 vpm、147.0~275.7 vpm、156.8~321.0 vpm;蒸腾速率平均值分别为3.41 mmol/(m2?s)、4.45 mmol/(m2?s)、3.28 mmol/(m2?s),变异范围分别为0.67~6.55 mmol/(m2?s)、1.97~7.33 mmol/(m2?s)、1.03~6.22 mmol/(m2?s);气孔导度平均值分别为0.18 mol/(m2?s)、0.20 mol/(m2?s)、0.10 mol/(m2?s),变异范围分别为0.02~0.44 mol/(m2?s)、0.05~0.52 mol/(m2?s)、0.02~0.27 mol/(m2?s);叶面温度平均值分别为27.5℃、32.2℃、34.7℃,变异范围分别为18.4~36.4℃,23.2~37.1℃,25.5~42.9℃。小麦拔节期和抽穗期的初始荧光平均值分别为91.9、40.5,变异范围分别为49.33~125.33、17.67~63.67,最大荧光平均值分别为522.6、224.3,变异范围分别为287.6~668.7、84.3~375.3;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平均值都为0.82,变异范围分别为0.78~0.88、0.75~0.88。相关分析表明,不论是拔节期、抽穗期还是灌浆后期,光合速率都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正相关。在小麦抽穗期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相关不显著,但在拔节期和灌浆后期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在小麦3个生理时期都呈正相关,且大部分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胞间CO2浓度与蒸腾速率在拔节期和灌浆后期呈显著负相关;通过叶面温度与其他光合指标的相关分析,推断小麦的最佳光合温度为20℃左右;通过对小麦叶绿素荧光指标与小麦光合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小麦在抽穗期其光合性能更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应该在小麦抽穗期加强小麦光合生理指标稳定性的选择。
为了掌握四川北部仓储小麦品质状况,以2009年在四川北部3市9县(区)抽取的19个仓储小麦样品为实验分析材料,对其进行了品质性状调查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广元和德阳仓储小麦样品的籽粒品质性状优于绵阳的,广元仓储小麦的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都高于绵阳和德阳的;广元地仓储小麦面团粉质参数较好。总之,在四川北部3个市所抽取仓储小麦样品,只有籽粒容重在抽样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而籽粒千粒重、灰分、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的粉质参数在抽样地区间无显著差异,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小。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栽培合理施氮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尧麦16’、‘安麦16’和‘泰山4241’为材料,在施纯N 270 kg/hm2,底追比3:7、5:5、7:3处理下研究了氮肥底追比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尧麦16’和‘安麦16’产量均在3:7处理下最高,分别为6839.93 kg/hm2和6202.2 kg/hm2,‘泰山4241’产量在5:5处理下最高,达7629.23 kg/hm2。品种间以‘泰山4241’产量最高,‘安麦16’产量最低。不同氮肥底追比处理下,品种间以‘泰山4241’旗叶SPAD值均表现为最高,且在底追比3:7处理下表现最高,‘尧麦16’和‘安麦16’在底追比5:5处理下表现最高。灌浆时间相对于灌浆速率更易受氮肥底追比的影响,氮肥底追比对‘尧麦16’和‘泰山4241’的灌浆过程影响大于‘安麦16’,‘泰山4241’的灌浆持续时间和灌浆速率均表现较高,灌浆后期功能叶衰退较慢,叶源生产能力强,能为籽粒发育提供较多的营养物质,从而为获得较高产量提供物质保证。
为了探究不同年际间夏玉米穗部多性状统计数据的内在关联规律,以晋南地区品比圃鉴定2个玉米对照品种和7个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调查2011—2013年3年间11个玉米穗部性状因子的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3~4个主成分,评价各杂交组合在穗部性状上的数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年际间提取的各主成分侧重反应的穗部性状分量各有不同,但在分别构建主成分评价函数后,主成分评价得分表现相似的变化趋势;与对照品种(‘郑单958’、‘先玉335’)相比,杂交组合PB6和PB7综合主成分得分较高,表现出优异的综合穗部性状信息,存在一定的增产潜力。因此,可将主成分分析作为玉米常规育种的辅助数据分析手段,提高育种效率。
株型是反映作物性状重要指标。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大豆等粮油作物在株型育种方面研究比较深入。株型对油用亚麻来说,同样是一个重要综合性状指标,分枝性状是油用亚麻株型主要反映。前人调查油用亚麻分枝性状指标,一般只调查分枝数,而对分枝长短和分枝空间分布状态不做调查和描述,不能反映分枝总体状况。笔者从油用亚麻“分枝层高”和“分枝类型”性状引入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在品种资源、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中意义进行了分析论述,对全国油用亚麻区域试验、栽培技术研究中实际应用结果进行了评估,以期引起相关研究者对油用亚麻这一性状研究的重视。
为了明确不同螺口密度和为害始期福寿螺为害与水稻产量损失的关系,于2007—2009年分别在早稻、单季晚稻和连作晚稻田通过人工定量投放福寿螺进行为害损失试验。结果表明:投放的时间越早,危害损失越大;投放的数量越多,危害损失越重。所有这些损失率与福寿螺密度之间的关系,均可采用幂函数方程来描述,以5%产量损失作为经济允许水平算的话,秧苗移栽后早稻田福寿螺密度宜控制在1只/m2以下,晚稻宜在3.5只/m2以下。福寿螺在早稻田的存活率在低密度下较高,而在晚稻田的存活率都不高,但是低密度下产卵量明显增多。建议要特别加强对水稻移栽后小苗期田间福寿螺的防控,最好能在移栽前对本田进行必要的防治,另外一旦断垄发生后要及时补苗,减少损失。
本文将植物源药剂作为增效剂,与噻菌铜等化学制剂联合施用,考察该方法对烤烟大田青枯病的发生情况、烟叶产质量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将植物源药剂与噻菌铜联合施用,单一防治防治青枯病时,相对防效为83.1%,产量比对照增加12.72%,产值增加16.93%。其防治方法为:将植物源药剂600 kg/hm2、奇农素600 g/hm2和噻菌铜3种药剂混配,于青枯病高发期前进行3-4次灌根。
为研究天敌对龙眼害虫的控制作用,以龙眼角颊木虱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研究红星盘瓢虫和小毛瓢虫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2种天敌瓢虫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均属Holling Ⅱ型,对猎物的捕食量(Na)都是随着猎物密度(N)的增加而增加,而对猎物的捕食量(Na)和寻找效率(a)均随着龙眼角颊木虱虫龄的增加而降低,处理时间(Th)延长;红星盘瓢虫的寻找效率大于小毛瓢虫,处置时间则更短,在同一虫态既定猎物密度下,红星盘瓢虫的捕食量显著大于小毛瓢虫。
为了研究“肥农”牌生物有机肥对雷州半岛地区糖蔗的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对甘蔗病虫害发生的效用和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通过采用对含有效活菌数≥2.0×107个/g,有机质≥40%,N+P2O5+K2O≥15%的“肥农”牌生物有机肥在雷州半岛地区甘蔗上进行使用的方法,研究其对糖蔗的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病虫害发生的效用和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肥农生物有机肥对萌芽率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提高了糖蔗的分蘖率、株高和茎数,同时,该肥还增加蔗茎产量和公顷含糖量。在虫害方面,“肥农”生物有机肥的施用使虫口率降低了23.4%,其中白蚁虫口率降低了7.69%,天牛虫口率降低了15.71%。结论,该肥料具有促进分蘖、高生长、有效茎数生长的作用,同时具有显著的增产、增糖、增收效果且可以降低甘蔗虫害的发生。
采用高碘酸盐氧化法和分组胶散法对比的方法研究了土壤多糖对耕地、园地、林地三种利用方式下棕壤中各级微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认为土壤多糖在不同利用方式下棕壤的各级微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中均起到了较重要的作用,去除土壤多糖后,各级微团聚体的破坏程度均较大。与胶散分组相比较,多糖对耕地和园地棕壤50~250μm和<10μm微团聚体稳定性的作用较林地的大,说明在林地棕壤中可能其它的胶结物质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而在10~50μm微团聚体中多糖对林地的稳定性作用较强。
有机质水平常用作评价土壤肥力的首要指标,而土壤有机碳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有重要作用。新垦耕地表土中有相当比例的>2 mm砾石。为了准确评价新垦耕地的土壤肥力及其碳贮量,以宁波市宁海县14个新垦耕地表土(0~30 cm)土样为例,对表土有机质和有机碳含量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这些样品的计算包括大于2 mm的砾石时,有机质水平下降了22%(平均值从23.1 g/kg下降到18.0 g/kg);按照美国农业部的计算方法,表土(0~30 cm)有机碳含量在1.97~8.97 kg/m2间,参照加拿大农业-农产品部评价标准,这些样品的有机碳含量属于低的水平。
滨海盐土的主要特征是全盐含量高,也是作物生长的障碍因子。电导率的测定是测定土壤中水可溶性盐快速而简单的方法。国内标准方法是在25℃温度下用土水比为1:5的澄清悬液测定,但计算方法不统一。为了研究滨海盐土中可溶性全盐(Y)与电导率(X)之间本质上关系,比较了10种曲线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砂涂中全盐与电导率之间最佳曲线回归方程为线性方程:Y=0.045+2.935X(R2=1.000),而其幂函数曲线方程R2=0.998。在黏涂中全盐与电导率之间最佳曲线回归方程为三次曲线方程:Y=0.194+0.3096X-0.253X2+0.046X3(R2=1.000),但其幂函数曲线方程的R2也为0.998。
文章辨析了草原退化与土地荒漠化2个概念,草原退化是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所造成的,最终演变为土地荒漠化。选取鄂尔多斯草原与坝上草原2个北方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概述其现状,两者均发生生态退化现象。从自然机制上说,自然气候、降水、土壤、植被、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易发生的生物灾害等均是导致其退化的原因。鄂尔多斯草原和坝上草原的草原退化的人为原因表现出一致性,例如不合理的开垦土地,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及挖掘中药材,不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城镇工程建设等。退化机理表现为:自然地理因素决定了自然环境的脆弱性,人文地理因素进一步影响了自然环境的脆弱性,这样导致草原退化,反作用于人类生态系统,又进一步反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因此,从草原退化演替规律、定牧的原则、制度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文章认为草原畜牧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落实“以草定畜”与“草畜平衡”制度,实行划区轮牧、休牧和禁牧制度。
为给‘瓯雪60天’制种母本9901A(隐性核不育系)的快速繁殖提供依据,研究了花椰菜花球采收期、20 cm抽薹期、开花期不同部位取材外植体对诱导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阶段不同部位取材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为100%。不同阶段不同部位外植体诱导出芽效果存在差异,以开花期花托诱导出芽数量最多,采收期3 mm厚花枝诱导出芽数量次之,20 cm抽薹期则诱导不出芽。4℃低温处理1天采收期花球表面花枝的诱导效果较好,而低温处理3、7天的诱导效果有所降低。
为了研究寒富苹果的抗寒能力及其在伊犁河谷适宜栽培的区域,本文以苹果1年生枝条作为试验材料,利用电导法对3种不同品种的苹果休眠枝条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电解质渗透率进行测定,并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苹果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苹果枝条组织的电解质渗透率变化幅度呈现慢-快-慢的趋势,即“S”形曲线增长。寒富苹果的半致死温度(LT50)在-35℃左右,对照苹果普通富士的半致死温度(LT50)在-29℃左右,黄海棠的半致死温度(LT50)在-38℃左右。结合冻害分级情况,寒富在伊犁州的逆温带可安全越冬,部分平原区也可栽植。
本实验研究NCG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选取20头年龄、胎次、泌乳状况基本相同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实验组)和20g/d/头(实验组)的NCG(N-氨甲酰谷氨酸)日粮。实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NCG可使奶牛日产奶量提高0.7kg((P<0.05),可使每头奶牛一个泌乳期增加经济利润1088.85元;乳脂率降低显著(P<0.05),乳蛋白率显著升高(P<0.05)。提示NCG可以通过尿素循环间接影响奶牛泌乳量及乳成分。
为了建立完善的薄荷茶研究体系,以优质新鲜薄荷头为试验材料,测试在不同条件下薄荷茶饮品的生产状况。结果表明:在烘箱温度为40℃左右,用时40 h,效果最好,品质优良,同时又节约了时间和成本。随着温度的升高,品质的优良状况呈抛物线的走向。年均鲜薄荷头产量为76664.7 kg/hm2,干重为13117.8 kg/hm2。每次收割时,鲜货一般为6000.0~6750.0 kg/hm2,干货率为18.0%~21.0%。在6、7月份鲜货达15000.0 kg/hm2左右,显著提高;干货率为15.0%~17.0%,明显下降。密闭不见光时干的薄荷头可以保存9个月以上。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而农业信息化又可分为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信息化。笔者首先通过对中国农产品生产出来后到消费者手中的具体流通环节进行研究,得到农产品产后流通模式。然后通过对农产品流通模式中的加工、储运和销售三个环节的信息化现状进行研究,得出现阶段这三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探讨了实现农业产后信息化的方法,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信息系统代替传统的各种人工管理,减少人员操作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信息系统结合一定的硬件技术实现更加自动化、高效化的管理,实现产后加工、储运和销售等流通过程的信息化,为农业产后信息化提供了可行的方式。
在当前网络环境下,为解决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分散、信息孤岛和信息质量差等问题,文章通过对网络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组织分类和质量管理3个方面标准化的探讨和研究,对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困难、信息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和相关从业人员标准化意识薄弱等问题作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出参考。
摘要:利用广西1981~2012年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和风雹等4种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并结合粮食作物单产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广西近32a来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广西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2012年4种农业气象灾害的受灾率变化均不明显,但具有阶段性特征。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干旱受灾率呈递增趋势,1988-1992年受灾率居高不下,均在20%以上,90年代中后期较小且变化平缓,21世纪以后广西又处于较旱阶段;洪涝、风雹、低温冷害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受灾率均相对较小,尤其是低温冷害少有发生;90年代中后期及以后,洪涝受灾率呈明显周期性波动减小,风雹受灾率呈明显周期性波动增大,低温冷害也呈周期性的暴发。4种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程度为:粮食作物平均单产、早稻单产、晚稻单产、玉米单产是干旱>洪涝>风雹>低温灾害;对单季稻而言,洪涝>干旱>风雹>低温灾害,说明干旱和洪涝是影响广西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
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同盆地过去气候的变化过程,找出其气候变化规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研究通过对沉积剖面地层的观察与样品的测年,运用磁化率和粒度指标,恢复了大同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整体呈现出暖湿—冷干—暖干的气候旋回特征,分为上更新世许家窑组暖湿期、马兰组干冷期及全新世暖干期,并且气候有逐渐干旱化趋势。部分学者对而近些年降水与气温变化的研究以及未来气候趋势的预测,更证实了这一结论的合理性。总之,大同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气候总体呈干旱化趋势,这一结论将为本区干旱化农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结合雷电冲击波的危害特点,研究了雷电冲击波危害土木工程、金属构件等位置的调查鉴定方法,重点阐述了金属构件的受损、爆炸冲击与外力撞击、雷击点及泄流通道、危害雷电流、雷电流冲击波、物体受损处雷电冲击波(超压)、受损物体耐冲击气压能力等七种情况。结果表明:当调查结果符合下面几个条件时,可确定本次雷电事故为雷电冲击波危害所致,这种鉴定方法就是冲击波分析法。(1)雷电的闪击时间与金属构件的受危害时间吻合;(2)在金属构件受损时间,雷电的闪击点位于受损物体附近;(3)雷电泄流通道产生较高的热量并且该热量产生了较强的冲击波;(4)在金属构件受损时,其受损方向无炸药爆炸,且无金属体外力撞击;(5)受损金属体的耐冲击气压能力小于雷电冲击波的气压。
摘 要:发展循环农业是解决现代农业发展困境的重要举措。为了将循环农业的思想更充分地应用在实际生产中,本文对其概念、内涵进行了梳理。系统地阐述了循环农业的定义、特征、原则与理论基础等,结合国内外循环农业的制度创新和机制研究,分析了循环农业的参与主体、结构层次、技术支撑和法律保障等。研究和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业生产,发展循环农业,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自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以来,江西省正全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由于循环农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友好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近年来江西省在该区域正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循环农业是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优势、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等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农业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升干部群众素质和助推建设“美丽湖区”等多方面的意义;(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农业具有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生物多样、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基础良好和政策扶持等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3)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农业主要有立体型、共生型、再生型、循环型、减灾型、休闲型、低碳型和复合型等类型与模式;(4)根据调查,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循环农业发展尚存在认识不深、重视不够、资金不足、技术不新、模式不优、推广不力、素质不高、规模不大、链接不紧、交流不多、奖惩不力和效益不佳等各种问题;(5)针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如下对策和措施:加强学习,加深认识;科学规划,有序发展;增加投入,改善条件;优化模式,创新技术;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培训人才,提升素质;开展交流,扩大合作;健全制度,规范管理;重视科技,加强研发;强化推广,服务“三农”。
以重庆市石柱县为研究对象,采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机遇、劣势、威胁等四个方面对其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石柱县发展山地现代农业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多于威胁;提出山地现代农业的发展定位、思路、布局及以重点采取从政策支持、载体工程建设、物质支撑、科技人才支撑、市场竞争力等五个方面的对策对农业提质增效;建议今后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特产型”农业和“健康生态型”农业相结合,重点依托本地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生态无污染农产品,结合打造宜娱、宜居、宜养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城市,走大力发展生态精品农业路子。
从流通的角度对农民“买难卖难”问题展开研究。在对山西省农产品供销及农村流通业状况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因果分析法对造成“买难卖难”问题的流通原因进行了分析,构造了各流通主体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供需模型;提出并构建了基于供需模型的以农村服务组织为主导的流通服务平台,分析阐述了其运行机制。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尤其是二十一世纪初以来,在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迅速发展,生态农业的内涵与应用模式不断丰富,至目前,两者在内涵上已呈现交叉重叠现象,从而在设计应用区域形成了认识上的交错与不清。从我国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研究成果与农业发展趋势出发,采用比较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在提出了循环型生态农业的概念、明确了其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性“基于产业链”的循环型生态农业宏观设计模式,提高了系统设计的适应性,保证区域农业系统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优化发展;以循环型生态农业宏观设计为依据,明确了区域农业整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区域设计提出了包括种植业内部设计、牧业内部设计、复合设计在内的第一产业设计的方法与内容,并对第二产业设计、第三产业设计、技术设计和政策设计做出了实施建议,可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区域化设计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