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金娉. 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张积玉. 学术期刊影响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70-76. [3]潘月红. 《农业展望》发展探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03:471-473. [4]田昊,贾玉文. 4种期刊评价工具的比较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06:821-824. [5]黄明睿. 载文量对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的影响[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07:749-757. [6]韦青侠. 10年来我国科学、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载文量与学术影响力评价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01:35-38. [7]许新军. 基于下载量的期刊半衰期实证研究[J]. 情报杂志,2014,06:117-121. [8]刘睿远,刘雪立,王璞,张诗乐,郑成铭. 基金论文比作为科技期刊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基于SCI数据库中眼科学期刊的实证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03:472-476. [9]田大芳. 国内竞争情报领域高被引期刊论文的定量分析[J]. 现代情报,2009,07:20-23. [10]王群英,林耀明. 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与期刊载文量的关系研究——以资源、生态、地理方面的8个期刊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01:76-79. [11]方卿,王珏. 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评价(一)——基于总被引频次视角的分析[J]. 出版科学,2011,06:67-70. [12]张铁明,颜帅,佟建国,郑进宝. 关于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思考[J]. 编辑学报,2010,02:99-102. [13]何汶.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85-89. [14]郑惠伶. 运用h-指数评价期刊影响力——以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为例[J]. 情报科学,2008,03:409-413. [15]叶继元. 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与核心期刊评价之异同[J]. 图书情报工作,2009,18:5-7 16. [16]邱均平. 从期刊评价看中国期刊的质量发展——RCCSE期刊评价的做法、特色和结果分析[J]. 评价与管理,2013,02:9. [17]刘雪立. 中文核心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演进.问题.建议[J]. 编辑学报,2014,01:92-95. [18]叶继元. 学术期刊的质量与创新评价[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2:108-117. [19]李艳. 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05:507-512. [20]田海江. 基于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期刊评价体系的问题及对策[J]. 编辑学报,2014,01:96-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