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郗荣庭,张毅萍. 中国核桃[M].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2] 郗荣庭,张毅萍. 中国果树志(核桃卷)[M].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6. [3] 郑万钧. 中国树木志[M]. 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4] 沈学友. 核桃——人类最佳的营养保健品[J]. 中国检验检疫,2000, (1): 46. [5] 核桃叶有待开发利用[J].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1995, (11): 31. [6] 周泽胜. 核桃林的生态价值[J]. 经济林研究,2001, (03): 33. [7] 沈德绪. 果树育种学[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8] 梅立春,郭春会,刘林强. 中美核桃业之差距与对策[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2, 30(4): 79 - 82. [9] 史相玉,程旭,刘英. 我国核桃出口状况及其对策[J]. 市场经纬,2004, (12): 48. [10] Tulecke W, Mc Granahan G. H. Regeneration by somatic embryogenesis of triploid plant from endosperm of walnut, Juglans regia [J]. Plant Cell reports, 1988, (7): 301 - 304. [11] 高清华,段可. 我国核桃繁殖技术研究进展[J]. 果树科学,2000, (3): 220 - 224. [12] 朱丽华. 核桃生物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1993, (2): 46 - 53. [13] 沈慧. 介绍几种核桃砧木[J]. 落叶果树,2011, (1): 61. [14] 吴国良,刘群龙,郑先波,宋雨琴,箭在海,彭功波. 核桃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 果树学报,2009, 26 (4): 539 - 545. [15] Flint M. L., King S., Galin P. UC IPM Pest management guide-lines: walnut [M]. Davi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5. [16] 马骏,张毅宁,王晋,董润泉.SS野生铁核桃嫁接改造技术的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6, 35(02): 90 - 93. [17] 温绍金,钟彪. 云南铁核桃高头嫁接泡核桃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15): 76-77. [18] 王东娜,牟长城,冯富娟. 胡桃楸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29(11): 18 - 22. [19] 马万里,荆涛,罗菊春,Joni Kujansuu. 长白山林区核桃楸种群分布格局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8, 37(02): 233 - 236. [20] 朱丽华. 核桃嫁接繁殖成活率影响因子综述[J]. 经济林研究. 1991, 9 (2): 57 - 60. [21] 周忠诚,章承林,袁继池,杨杰峰,侯梅,葛习军,冷艳芝,江建国. 元丰等核桃品种在鄂北的引种试验[J]. 广东农业科学,2013, (01): 42 - 45. [22] 张俊佩,张建国,裴东,吕保聚,徐虎智. 美国黑核桃嫁接技术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41(05): 522 - 526. [23] 曹德宽,马贯羊. 用黑核桃砧木嫁接薄壳良种核桃的快速育苗技术[J]. 落叶果树,2009, (04): 43 - 44. [24] 宰连瑛,佟金红. 核桃楸高接麻核桃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3, (14): 85. [25] 张伟. 丹东核桃楸嫁接麻核桃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07): 100 - 102. [26] 赵金玲. 太行山区麻核桃嫁接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 2014, (23): 21. [27] 徐勤锋,王勇,教忠意. 枫杨的开发利用价值及栽培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 (34): 19426 - 19427. [28] 任银道,罗雪梅. 枫杨砧嫁接核桃好[J]. 湖南林业,2004, (06): 18. [29] 李党训,李正茂,张康民. 枫杨作砧快速营建核桃良种采穗圃技术研究[J]. 湖南林业科技,1996, (01): 47 - 49. [30] 张峰,李文胜,田宝元,李疆. 核桃不同嫁接方法对比试验[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9, 32(02): 11- 13. [31] 付达荣. 川西高海拔地区核桃良种繁育技术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2000, (01): 28 - 29. [32] 张文越,土钧毅. 核桃实生树改接换优技术规程[J]. 落叶果树,2011, (3): 30 - 31. [33] 韩宁林. 芽苗砧嫁接[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34] Moore J.C. Propagation of chestnuts and camellias by nurse seed grafting[J]. Ann. Rep. Inter. PI propag. Soc., Eastern Div, 1963. [35] Jaynes R.A. Nut tree culture in North America [M]. 1978, 246 - 247. [36] 范志远,习学良. 核桃芽苗砧坐地嫁接育苗新技术[J]. 中国南方果树,2004, 33(06): 93. [37] 钱春. 核桃子苗嫁接育苗技术[J]. 中国南方果树,2000, 29(06): 45. [38] 吴浪,曾庆良. 核桃芽苗砧嫁接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01, 19(04): 40 - 41. [39] 陈起伟. 核桃子苗就地嫁接技术[J]. 中国南方果树,2003, 32(5): 14 - 15. [40] 奚声坷,杨彬. 核桃微枝嫁接技术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1992, (5): 531 - 535. [41] 裴东,奚声坷,董凤祥. 核桃砧穗生理状态对微枝嫁接成活的影响[J]. 林业科学研究,1998, 11(2): 119 - 123. [42] 丁平海,郗荣庭. 核桃枝接愈合过程的解剖学观察[J]. 林业科学,1991, 27(4): 457 - 460. [43] 王淑英,石雪晖,谷继成. 葡萄嫁接愈合过程[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1998, (4): 12 - 14. [44] 黄坚钦,章滨森,陆建伟,付敢伟. 山核桃嫁接愈合过程的解剖学观察[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1, 18(2): 111 - 114. [45] 丁平海,郗荣庭. 核桃伤流液发生规律及成分测定[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1, 14(l): 40 - 43. [46] 郭怀斌. 关于提高核桃嫁接成活率问题的初步探讨[J]. 林业科技通讯,1995, (10): 30 - 31. [47] 丁平海,郗荣庭,李金空. 核桃愈伤组织形成条件及形成部位的解剖观察[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9, 12(1): 27 - 33. [48] 章恒毅. 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1, (3): 166 - 167. [49] 刘建明,吴博,任玉峰. 核桃砧木嫁接亲和力研究初报[J]. 宁夏农林科技,2001, (3): 21 - 22. [50] 高焕章,吴楚. 我国核桃嫁接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 22(3): 278 - 2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