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树尧,李华,朱虹.哈密瓜的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1988(3):20-22 [2] 赵大唯,商柏成,郭文场,等.哈密瓜.特种经济动植物,1999,2:39-40. [3] 申彤,刘勇,彭永玉.哈密瓜酒生产工艺.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 30(9):144- 147. [4] 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年鉴[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90. [5] 邓向东,耿玉轩,路子显,谷爱秋,朱保葛等. 外植体和培养因子对哈密瓜不定芽诱导的影响.园艺学报,1996,23(I):57一61. [6] 张瑞,廖新福,杨 军,孙玉萍,杨英等.优质哈密瓜新品种西州密25号的选育.中国瓜菜,2012,25(3):20-23. [7] 伊鸿平,吴明珠,冯炯鑫,李劲松,张永兵. 哈密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研究.中国西瓜甜瓜,2000 (2) : 2-4 [8] 韩丽梅,沈其荣,鞠会艳,大豆地上部水浸液的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的鉴定.生态学报 ,2002(09) [9] 孙勇如,李向辉,孙宝林,张伟,张丽明等.1989新疆甜瓜子叶原生质体的培养和植株再生.植物学报, 3112 : 9 16-92 2. [10] 唐定台,张静兰,徐桂芳,牛玉仙,崔激等. 植物激素对哈密瓜子叶形成愈伤组织和植株再生的作用。植物学报,1980,2 ( 2) : 13 2-13 5 [11]陶正南.甜瓜花药培养诱导成植株.植物生理学报通讯,1987,5:43 [12]傅振清.哈密瓜幼胚离体培养初报.新孤农业科学,19 8 5,3: 27-28 [13]张智俊,罗淑萍等,哈密瓜组织培养和离体快繁.植物生理学通讯,第39卷第6期,2003年6月,231 [14] 李晓荣, 廖 康,王 惠,赵长生等.哈密瓜转化植株的获得及移栽研究. 新疆农业大学 学报,2003,26( 2):29-33. [15]王淑敏,高永闯,李晓云等.“勿忘我”丛生芽诱导剂植物再生.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1):10842-108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