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学学报》,

综述性论文要求


  • 《农学学报》综述性论文要求


         《农学学报》主要刊载农、林、水、畜、草、资环等大农业学科领域应用基础和高新技术方面未经公开发表、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专论、研究简报等。要求来稿材料翔实、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观点明确、论证合理,有创新、有突破、有新意。综述性文章应是农业学科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作者自己对学科领域的理解、贡献,须对学科发展有独到见解,有指导意义。    

          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即文献综合评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综”是综合分析整理,是基础,“述”是对文献的观点和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是提升。

        综述性论文书写顺序为:基金项目、第一作者简介、通讯作者简介、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城市名、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与中文一致)、英文作者、单位全称(所在省市、邮政编码)、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引言、主体部分、总结部分、参考文献、致谢。

         基金项目:项目来源“项目名称”(项目编号)。(一般不接受无项目资助的论文,除非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第一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职称,学历,学位,研究方向及学术成就。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具体地址、单位,Tel:区号-********,E-mail:***@*****,qq:****。

        通讯作者简介(若没有通讯作者或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为同一人,不需要此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职称,学历,学位,研究方向及学术成就。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具体地址、单位,Tel:区号-********,E-mail:***@*****,qq:****。

        收稿日期:201*-**-**,修回日期:201*-**-**。

         上述项目置于论文标题上方(即可),不必设为脚注

        一、标题

        标题是论文的“眼”,论文的中心论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连接论文和读者的桥梁。应简明确切反映论文的特定内容,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

        正文中的各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可至3级标题。

        二、作者与单位

        署名限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作出主要贡献、参加撰写论文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按贡献大小或实际参与分量排列名次。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用逗号隔开,姓名之间不留空格。

        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省会城市可略去省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应以逗号分隔,邮编和省市之间空一格;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

        三、中文摘要

        1.请采用报道性摘要编写

        要求:完整,概括出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简洁,排除常识内容,避免重复题目;独立,不得引用文中参考文献号、图号和公式号;具体,要能明确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

        2.书写时

        (1)不分段,独立成篇、意义完整、信息具体;在描述结果和结论时要使用具体数据和科学术语,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不空洞自评;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或化学式;

        (2)不出现“文章”“本文”或“我们”等主语,宜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的现状”、“就……进行了调查(或统计分析)”等写法。应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不简单重复题目中已有的信息;

        (3)摘要中的缩略语、代号等须注明全称或加以说明;

        (4)字数:300~400字。

        四、英文摘要

        为便于国际交流与学术传播,用符合英文语法的文字语言,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简明、确切地论述文献重要内容。按“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的原则,尽可能详细介绍论文内容,字数不少于500字为宜,800~1000字最好。

        通常由开头(主题句)、展开(展开句)和结尾(结果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用第三人称写作,不用“I”,“we”作摘要陈述的主语,常用it引出句子,或使用被动态;

        第一句话不应与文题重复;以重要的事实开头而不是辅助从句开头;

        避免使用缩略语,特别是非通用的、生僻的缩略语,不使用图表、公式及读者难以理解的简称、代号。如确有必要,必须在首次出现时加以说明;

        不使用疑问句和感叹句,语气平铺直述;

        不加任何评论和补充解释。

        五、关键词

        从论文中提取的,表示论文主题内容信息条目的词组或术语,一般为5个以上。第1个关键词为该文研究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或主要研究对象;第2个关键词为该文研究得到的成果,第3个关键词为得到成果或结论时采用的研究方法,第4~8个关键词为作者认为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他关键词。

        六、中图分类号

        由论文的内容确定的,分为22个大类。可在网上或到图书馆查询。

        七、文献标志码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成果报告(科学技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科技);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的文章(包括特约评论);

        D——一般性通讯、报导、专访等;

        E——文件、资料、人物、书刊、知识介绍。

        八、引言

        主要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和定义,简述主题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现状、争论焦点、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叙述综述的目的和作用,同时还可限定综述的范围,使读者对综述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1)说明研究综述的理由、意义,即为什么要撰写本篇选题,介绍该选题的国内外或时代背景,或理论或实际意义。要求:简洁。

        (2)提出问题。关于这个课题,根据确定的选题层面与级别,介绍将要展开的问题包括哪几个方面;谁做了哪些研究,作者本人将有哪些补充、纠正或发展;作者论证这一问题将要使用的方法。

        九、主体部分

        提出一个论点之后,一步步深入,一层层展开论述。论点,由一点到另一点,循着一个逻辑线索直线移动。或把从属于基本论点的几个下依论点并列起来,一个一个分别加以论述。或把两者结合起来。

        1.结构

        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

        (1)历史发展:按时间顺序,简述该主题的来龙去脉,发展概况及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2)现状评述:重点是论述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并作出理论解释,亮明作者的观点;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指出可能的发展趋势。

        (3)发展前景预测:通过纵横对比,肯定该主题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示研究的捷径。

        2.写法

        (1)纵式写法。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划出某一专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纵式写法要把握脉络分明,即对某一专题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动态作扼要描述,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发展趋向如何,对这些内容要把发展层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紧密衔接。切忌孤立地按时间顺序罗列事实,把它写成了“大事记”或“编年体”。纵式写法要突出一个“创”字。有些专题时间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时就要抓住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详细介绍,而对一般性、重复性的资料就从简从略。纵式写法适合于动态性综述。这种综述描述专题的发展动向明显,层次清楚。

        (2)横式写法。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适用于成就性综述。专门介绍某个方面或某个项目的新成就,如新理论、新观点、新发明、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等等。因为是“新”,所以时间跨度短,但却引起国际、国内同行关注,纷纷从事这方面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能起到借鉴、启示和指导的作用。

        (3)纵横结合式写法。在同一篇综述中,同时采用纵式与横式写法。例如,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通过“纵”、“横”描述,才能广泛地综合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认识某一专题及其发展方向,作出比较可靠的趋向预测,为新的研究工作选择突破口或提供参考依据。

        3.论述时应考虑

        ——每个具体专题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

        ——某专题最早开始于什么时间?哪个国家或组织或哪位专家首先开始进行奠基性研究;

        ——随后(具体年代)哪些专家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进展到了什么程度;

        ——该专家学者采用哪些方法、技术、手段;

        ——取得了哪些成果;该专家学者认为:……

        ——取得成果的学术和经济意义何在;

        ——对同一问题,不同的研究者都有什么结果,有什么异同;

        ——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或呈现一种什么趋势和特点,呈什么样的发展轨迹;

        ——有什么经验;

        ——出现过哪些失误;

        ——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从宏观上分析,本选题研究在全球范围内总体上处于一种什么水平;

        ——本选题中某具体专题研究哪些国家或组织处于领先水平;

        ——我国的总体水平如何,处于什么地位;

        ——如果处于落后状态,其成因或制约因素何在;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应该采取何种战略与对策;

        ——对未来发展动态或趋势的展望;

        ——下一步研究应如何进行的设想、建议。

        十、总结部分

        论证得到的结果。对本论分析、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引出基本论点,使读者能明确了解作者独到见解之所在。结论必须是序论中提出的,本论中论证的,自然得出的结果。

        可根据主体部分的论述,提出几条语言简明、含义确切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对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作出扼要的概括,并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篇幅较小的综述,可以不单独列出总结,仅在主体各部分内容论述完后,用几句话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

        十一、参考文献

        1.引用文献不少于50条

        70%的应为3年内的文献,4、5年前的资料一般不应过多列入;注意引用知名度高的期刊;以新近的文献代替旧的文献。引用的文献应是:

        (1)综述论文论点和论据来自的文献;

        (2)为分析讨论提供有力依据的文献;

        (3)为理论和机制提供实验依据的文献。

        2.文献引用应做到

        (1)系统、完整地通过数据库(例如CNKI,万方,维普,CABI,CA,等等)、网站检索相关学科、专业、领域自该数据系统创建以来的全部文献;

        (2)通过与专业学会、协会和一些专家建立联系,获取文献中没有的信息、数据;

        (3)对科研、推广、生产、贸易以及宏观政策、环境体制等各有关领域有基本的了解,掌握工作实践当中的信息与动态;

        (4)作者本人对相关选题应有基本的实践经验和体会;

        (5)尊重科学,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大胆设问,谨慎求证。

        3.文献格式要求

        按下面格式规范,逐条检测文中的参考文献书写是否符合要求(使用半角标点符号,其中空格、标点照写),将尾注、脚注、题注、域等方式标注的参考文献改为文中直接上角标标注方式:

        (1) 连续出版物 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2) 专著(或译著) 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3) 论文集 作者.文题[A].编者.文集[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4) 学位论文 作者.文题[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

        (5) 专利文献 申请者.专利[P].国名及专利号,发布日期.

        (6) 技术标准 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7) 技术报告 作者.文题[R].报告代码及编号,地名:责任单位,年份.

        (8) 报纸文章 作者.文题[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9) 在线文献(电子公告) 作者.文题[EB/OL].http://…,日期.

        (10) 光盘文献(数据库) 作者.文题[DB/C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11) 其他文献 作者.文题[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十二、“三要素”和“四性”应突出

        1.三要素

        一定时空范围、反映一批相关文献的内容、信息分析的高级产物。

        (1)是否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一定时空范围内有关特定课题研究的全部或大部情报的基础上,简明的类述其中的最重要部分,并标引出处?

        (2)是否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

        (3)能否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2.四性

        (1)综合性: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炼、更明确、更有层次、更有逻辑。既以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的研究进展;又对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进而把握发展规律,预测发展趋势。

        (2)评述性: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

        (3)先进性: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4)学术性:论文应是学术层面上的关于某方面研究进展以及问题的综述,应包含上述的“三要素”,而非工作总结,调研报告等文体。

        3.撰写要求

        (1)有理有据。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2)层次清晰。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3)语言专业。注重科学性的同时,应避免语不达义、晦涩坳口。

        (4)校者把关。写成后是否请有关专家审阅,从专业和文字方面进一步修改提高?作者往往有顾此失彼之误,常注意了此一方而忽视了彼一方。有些结论往往是荒谬的,没有恰到好处地反应某一课题研究的“真面目”。这些问题经过校阅往往可以得到解决。

        十三、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版式

        用Word文件写作,通栏排版。

        论文中文题目小二宋体,作者五号宋体,单位小五号宋体,摘要、关键词五号宋体,作者简介、参考文献六号宋体。正文、文中所有标题均为五号宋体,图题、图注五号宋体,图表中文字六号宋体。

        英文字体全部用Times New Roman, pb;英文题目、作者五号宋体、单位小五号宋体。

        2.图表随文

        当正文出现诸如“如图(表)×所示”、“参见图(表)×”等语句时,图(表)就应跟随在这些语句的相应位置之后。只有一个表(或一个图)均不加表(图)序。

        (1)表

        ①一个表格只表达一个主题,不要试图把性质不同的结果糅合在同一个表格内;

        ②内容简单且可用文字叙述代替的不采用表格形式表达;

        ③已用文字或插图表达过的内容不能再用表格重复表达。

        ④表名和表序应放在表格的上部,居中排印;表格的左右边框线应去掉;表格中的文字结束时不加标点。“表注”排在表下,左起空二字,末尾加标点。

        ⑤表内主要容纳数字、文字、符号等,应注意:a.表中数据应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编排,数据必须写清楚,并核对无误。表内的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指标下各组数字的小数位数应一致。表内不同的指标所取数据位数可以不同,但同一指标必须统一。如果计算或实验测得的结果就是“零”,应填写为“0”而不受小数位数的限制。b.重复出现的文字或计数、计量单位等,应移入项目栏内。c.表中上、下栏或左、右栏内容相同时应逐项重复填写,不能用“"”代之,也不能使用“同上”、“同左”等字样。d.表内有空位的栏格代表未测或无此项,应空缺,而不应加一字(-—)补齐,因一字线代表未发现。

        (2)图

        ①图要精选,避免与文字或表格的描述重复。

        ②图的设计要合理,符合统计学与规范化要求。根据表述对象的性质、论述的目的与内容,选取适宜的图类别及表述图形。图形要直观、简明,能完整清晰地表述欲显示的主题内容。

        ③图的表述项目要齐全,线型、线距、计量单位、符号、坐标、名词术语等应符合制图要求和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④为保持图中的文字说明简明扼要,对图中注释较长的部分最好是借助于代号或数码表示,并在图下辅以图注说明。

        ⑤照片图要清晰真实,重点突出,最好是反差适中的黑白照片。

        ⑥图序、图名放在图的下方,居中排印。图序与图名之间空一个字。“图注”在图的下面,各条说明可连排,中间加分号,末尾一条不加标点。

        (3)公式

        公式单占一行并居中排印,末尾不必加标点符号。

        3.注释

        对一个问题的说明或解释,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一般“随页脚注”,按①、②……排序。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为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即未公开文献),具体包括:

        (1)未公开发表的私人通信

        (2)档案资料

        (3)内部资料

        (4)书稿

        (5)古籍(1911年以前出版、无现代版本的各种版本)

        有现代版本的古代著作应按普通图书列入文后参考文献。

        (6)待发表文献

        (7)未公开发表的会议发言

        4.单位

        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请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mg·kg-1天-1应改为mg/(kg·d);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如mg/kg/min)应采用mg/(kg·min)的形式;组合单位中余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mg/kg·min-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10 kPa (75 mmHg),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数值。单位符号不用于无数字的文句中,如“每天”不写作“每d”。数字与单位之间须留一空格。

        5.数字

        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写成5~95%,(50.2±0.6)%不要写成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写成4×3×5cm。

        以下情况应当使用汉字:

        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饰色彩的语句时;邻近的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的时候应当使用汉字,连用的2个数字之间不应用顿号隔开

        6.统计学符号

        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

        (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M表示(中位数仍用M)

        (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

        (3)标准误用σ

        (4)t检验用英文小写t

        (5)F检验用英文大写F

        (6)卡方检验用西文小写χ2

        (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

        (8)样本数用n表示

        (9)概率用英文大写P表示

        7.缩略语

        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词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8.变量

        一般不编排单独的符号表,对于公式中的变量含义需要说明的,请在公式后的段落中,采用“式中:A为某某,B为某某”的方式加以说明。变量使用斜体。

  • 发布日期:2020-03-23 浏览: 2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