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凌延平.翠薏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东南园艺,2013,(6):56-58. [2] 雷春旺.薏苡新品种“翠薏1号”特征特性及烟后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4,(9):34-36. [3]陈雄鹰.不同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薏苡产量的影响[J].福建农业科技,2008,(3):58-59. [4]李学俊,舒志明.薏苡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6):349—352. [5] 赵杨景,刘振海.薏苡种植密度的研究[J].中药材,1992,15(12):11-13. [6] 姜文婷,魏心元,钱晓刚,马光敏.薏苡生物学特性和养分吸收特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9):198-201. [7] 周祥,刘纪宏,欧珍贵,欧珍贵,班秀文,李志方,周明强.不同种植密度及追肥水平对薏苡产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3,25(6):12~13. [8]杨念婉,李艾莲,陈彩霞.种植密度和播期对薏苡产量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3):149-152. [9]刘德金.农业试验设计方法(教材)[M].福建:福建农学院培训部,1991:134-154. [10]唐启义,冯明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62-65,304-311. [11] 林伟群,梅晓青,苏为津,彭作生.迟熟型薏苡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02,(2):57-59. [12] 林炎照.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薏苡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6):217-221. [13] 李松克,李顺成,彭琴,吴祥剑.种植方式对薏苡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3,30(11):1223-1224. [14] 庞锡富,张守维,曲宗昌,姜宝坤,刘爱兰.薏苡的生育特点与高产栽培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1996,(3):15-17. [15] 徐祖荫,胡肇常,王德熙,吴祖清,龙景堂.薏苡栽培生物学基础的研究--Ⅱ、生育与温度、降雨、营养的关系[J].贵州农业科学,1983,(4):33-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