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锦, 王政. 城镇化对农村能源贫困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城乡相对贫困视角[J]. 生态经济, 2022, 38(11):108-114.
|
[2] |
解垩. 中国农村家庭能源贫困的经济效应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1):99-108+178-179.
|
[3] |
尔•白克力. 坚定不移推动能源革命向纵深发展[N]. 人民日报,2017-06-13(7).
|
[4] |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 人民日报,2022-10-26(1).
|
[5] |
李杰, 陈超美. 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22.
|
[6] |
朱四海. 中国农村能源政策:回顾与展望[J]. 农业经济问题, 2007(9):20-25.
|
[7] |
王一蓉, 杨成月, 刘席洋. 清洁能源政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2(10):192-195.
|
[8] |
徐礼德, 仝允桓. 中国农村清洁能源发展分析及建议[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7):20-27.
|
[9] |
丛宏斌, 赵立欣, 王久臣, 等. 中国农村能源生产消费现状与发展需求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33(17):224-231.
|
[10] |
曹翔, 高瑀, 刘子琪. 农村人口城镇化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21(10):64-83.
|
[11] |
张保留, 吕连宏, 吴静, 等. 农村居民生活碳达峰路径及对策[J]. 环境科学研究, 2021, 34(9):2065-2075.
|
[12] |
王天穷, 顾海英. 我国农村能源政策以及收入水平对农户生活能源需求的影响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8):1286-1297.
doi: 10.11849/zrzyxb.20160787
|
[13] |
张恒硕, 李绍萍, 彭民. 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碳排放区域非均衡性及驱动因素动态识别[J]. 中国农村经济, 2022(1):112-134.
|
[14] |
冯凯辉, 李琼慧, 黄碧斌, 等. 中国农村能源发展关键问题[J]. 中国电力, 2022, 55(6):1-8.
|
[15] |
刘艳梅. 三农问题的瓶颈制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兼论农村能源建设问题[J]. 江汉论坛, 2006(3):33-36.
|
[16]. |
王效华, 王正宽, 冯祯民. 中国小康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基本特征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0(2):97-100.
|
[17] |
金小琴. 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基于四川农村沼气实证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36(4):162-166.
|
[18] |
李光全, 聂华林, 杨艳丽, 等. 中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空间格局变化[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4):29-34.
|
[19] |
冯凯辉, 闫湖, 戴吴珍, 等. 计及能源利用效率的含生物质沼气发电农村能源系统优化运行[J]. 中国电力, 2022, 55(7):172-178.
|
[20] |
廖华, 唐鑫, 魏一鸣. 能源贫困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软科学, 2015(8):58-71.
|
[21] |
WU S. The evolution of rural energy policies in China: A review[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20:109584.
|
[22] |
胡德胜, 郭云鹏. 现代能源体系理念下农村能源政策法律体系之完善[J]. 中国软科学, 2023(12):28-37.
|
[23] |
徐盈之, 魏瑞. 双重环境规制、能源贫困与包容性绿色发展[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7(2):109-125.
|
[24] |
杨丹, 邓明艳, 刘自敏. 提高能源效率可以降低相对贫困吗?——以能源贫困为例[J]. 财经研究, 2022, 48(4):4-18.
|
[25] |
ZHANG M, LI R, BAUER X C. Managing energy consumption by adapted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 modes in rural China[J]. Heliyon, 2024, 10(9):e30135.
|
[26] |
WAWERU D, MOSE N, OTIENO S. Household energy choice in Kenya: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nergy ladder hypothesis[J].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 and reviews, 2022,12-19.
|
[27] |
何可, 朱信凯, 李凡略. 聚“碳”成“能”:碳交易政策如何缓解农村能源贫困?[J]. 管理世界, 2023, 39(12):122-144.
|
[28] |
刘自敏, 邓明艳, 朱朋虎, 等. 个人碳交易机制可以改善家庭能源贫困吗?——兼论我国个人碳交易市场的核心参数设计[J]. 统计研究, 2022, 39(3):117-131.
|
[29] |
杜海波, 魏伟, 张学渊, 等. 黄河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基于DMSP/OLS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J]. 地理研究, 2021, 40(7):2051-2065.
doi: 10.11821/dlyj020200646
|
[30] |
王少剑, 苏泳娴, 赵亚博. 中国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区域差异、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8, 73(3):414-428.
doi: 10.11821/dlxb20180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