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冯献, 徐明冉, 詹玲, 等. 木薯生物燃料产业化研究述评[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10): 375-380. [2] Sreekariyam. Cassava based multiple cropping system[M]. India: Trivandrum-695001, 1987. [3] 颜 石, 杨 琨. 花生间作套种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14: 11-12. [4] 刘巽浩. 论我国耕地种植指数(复种)的潜力[J]. 作物杂志, 1997, 03: 1-3. [5] 刘巽浩, 韩湘玲, 赵明斋, 等. 华北平原地区麦田两熟的光能作用、作物竞争与产量分析[J]. 作物学报, 1981, 7(1): 63-72. [6] Zhu Y Y, Chen H R, Fan J H, et al. diversity and disease control in rice. Nature, 2000, 406: 718-722. [7] 吴凤芝, 周新刚. 同作物间作对黄瓜病害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 土壤学报,2009,46(5): 899-906. [8] Ren L X, Shi M S, Xing M Y, et al. Intercropping with aerobic rice suppressed fusarium wilt in watermelon[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8, 40: 834-844. [9] 陈仲南. 木薯间种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中国蔬菜, 2009, 11: 42-43. [10] 李春光, 陆昆典, 李兆贵, 等. 木薯套种西瓜或南瓜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J].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23(9): 30-32. [11] 覃月桂. 春西瓜与木薯套种技术[J]. 广西热带农业, 2004, 4: 21-22. [12] 郭松华, 赖廷锋. 合浦县木薯“三避”间作西瓜高效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11, 9:207-208. [13] 李文信, 陆玉英, 阮经宙, 等. 木薯套种西瓜甜瓜栽培模式研究[J]. 中国瓜菜, 2010, 23(5): 9-11. [14] 袁展汽, 肖运萍, 刘仁根, 等. 红壤旱坡地木薯间作套种高效种植模式[J]. 实用技术, 2008, 5: 63-64. [15] 宋付平, 覃新导, 冯朝阳, 等. 木薯间作蜜本南瓜高效立体种植技术[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24: 16-17. [16] 廖浩培, 李兆贵, 陆昆典, 等. 武鸣县香瓜、毛节瓜套种木薯的生产技术规程[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20: 32-33. [17] 焦念元. 玉米花生间作复合群体中氮磷吸收利用特征与种间效应的研究[D]. 2006,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18] 彭坚, 黄桂花, 程健超. 木薯间套种春大豆不同品种筛选试验初报[J]. 广西农学报, 2012, 27(6): 9-13. [19] 韦民政, 熊 军, 唐秀桦, 等. 木薯与大豆间套种模式研究与效益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5, 3: 11-14. [20] 刘连生, 吴新增, 林琼, 等. 高蛋白春大豆套种木薯的种植方式研究[J]. 大豆科技, 2010, 3: 14-15. [21] 汤复跃, 陈 渊, 梁 江, 等. 大豆、木薯播期对间作大豆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大豆科学, 2012, 31(3): 395-398. [22] Mason S C, Leihner D E, Vorst J J. Cassava-cowpea and Cassava-peanut intercropping I. Yield and land use efficiency[J]. Agron, 1986, 78(1): 43-46. [23] 唐秀梅, 钟瑞春, 蒋 菁, 等. 木薯花生间作的品种筛选及高效栽培模式[J].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54(13): 3086-3089. [24] 陈云气, 何传娟, 梁志妙. 木薯间种玉米技术[J]. 2010, 4: 38-39. [25] 陆柳英, 李灿荣, 曾文丹, 等. 木薯间作套种穿心莲高效栽培技术[J]. 热带农业科学, 2016, 36(2): 11-13. [26] 黄洁, 吴焕林, 李开绵, 等. “农民参与式”研究与推广的木薯栽培技术[J]. 热带农业科学, 2004, 24(5): 42-47. [27] 卢君元. 八角肉桂幼林套种木薯增效益[J]. 广西林业科学, 2000, 29(4): 210-212. [28] 陈显双. 浅谈木薯的间作和套种[J]. 广西热带农业, 2003, 3: 36-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