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家林业局, 农业部.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Z]. 北京, 1999.
|
[2] |
诸葛仁, 唐亚. 椴树属形态演化与生物地理学[J].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5, 15(4):1-14.
|
[3] |
史锋厚, 卢芳, 沈永宝, 等. 椴树属植物研究进展[J]. 林业科技开发, 2006, 20(1):12-15.
|
[4] |
郑金辉, 林士杰, 张艳敏, 等. NaOH处理对紫椴种子休眠解除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16):35-40.
|
[5] |
杨立学, 王海南, 范晶, 等. 解除紫椴种子休眠技术的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3(6):130-134.
|
[6] |
王海南. 紫椴种子休眠机理及休眠解除技术的研究[D].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12.
|
[7] |
罗丽芬, 王凤霞, 赵垦田, 等. 紫椴种子快速催芽育苗试验研究[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0, 18(2):103-108.
|
[8] |
姚盛智, 陈志成, 王冰. 紫椴嫁接技术[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2(6):22-27.
|
[9] |
张有富, 陈文山, 刘高义, 等. 紫椴硬枝扦插技术[J]. 吉林林业科技, 2002(2):12-13.
|
[10] |
王海南, 沈海龙, 杨立学. 紫椴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 经济林研究. 2012, 30(3):106-110.
|
[11] |
吕校石. 椴树组织培养研究[D]. 保定:河北农业大学, 2004.
|
[12] |
王彦彬, 颉玉敏, 陈荣, 等. 紫椴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 防护林科技, 2002(2):37-38,46.
|
[13] |
张建瑛, 吕跃东, 李京, 等. 紫椴腋芽增殖途径快繁的影响因子分析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18, 30(11):23-26.
|
[14] |
吴宇函, 俞涵曦, 李静, 等. 不同培养基对石仙桃种子萌发的影响[J]. 农业工程, 2019, 9(3):107-111.
|
[15] |
杜凤国, 吕伟伟, 王欢, 等. 兴安杜鹃基本培养基和外殖体选择的初步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47(12):136-138.
|
[16] |
孟路, 刘勇, 贺国鑫, 等. 楸树优良品种‘朝霞’增殖及生根培养的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9, 34(1):119-123,156.
|
[17] |
刘芳. 南京椴组织培养的研究[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07.
|
[18] |
汤诗杰, 李乃伟, 汤庚国. 南京椴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J]. 江苏农业科学, 2008(6):87-89.
|
[19] |
臧文静, 陈莹, 李青, 等. 杂交狼尾草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J]. 草业科学, 2015, 32(9):1451-1456.
|
[20] |
吴凡, 赵蓓蓓, 王浩, 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紫霞黄栌组织培养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56(15):2942-2946,2958.
|
[21] |
孟路, 刘勇, 贺国鑫, 等. 楸树优良品种‘朝霞’增殖及生根培养的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9, 34(1):119-123,156.
|
[22] |
邵冰洁, 刘文竹, 许建新, 等. 小滨菊组培快繁体系的初步建立[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62-67.
|
[23] |
孙永莲, 戴晓港, 李小平, 等. 簸箕柳组培再生体系的建立[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3(2):31-37.
|
[24] |
付晓佳. 二倍体半枝莲愈伤组织诱导与继代培养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6.
|
[25] |
刘静. 非洲菊组培苗继代增殖与液体生根的研究[D]. 沈阳:沈阳农业大学,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