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茶叶产量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及其空间格局特征。通过分析1991—2022年中国各省域的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数据,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MDI)模型,从全国、区域和省域3个层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增长数量来看,1991—2022年中国茶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茶叶种植面积增长前3位的四川、云南、贵州共贡献了茶叶种植面积总增长量的47.73%,茶叶产量增长前4位的四川、湖北、福建、云南共贡献了茶叶产量总增长量的59.53%,西南茶区是中国茶叶增产的主导区域。(2)从增长幅度来看,低于全国平均增速的“滞后增产”层级和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的“超速增产”层级的省份最多,均有6个省份,分别是浙江、安徽、重庆、湖南、江西、广东以及云南、湖北、贵州、陕西、河南、山东,西南茶区位于“快速增产”层级,江北茶区位于“超速增产”层级。(3)西南茶区的茶叶种植面积贡献最明显,华南茶区的茶叶单产贡献最显著,全国有16个省份的茶叶种植面积贡献较大,仅有3个省份的茶叶单产贡献较大,茶叶种植面积扩大对增产贡献极显著的省份有贵州、山东、甘肃、江苏和西藏,茶叶单产提升对增产贡献极显著的省份仅有海南。为提高全国茶叶生产能力和增长潜力,应加强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深化茶叶精深加工,提升茶叶品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