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学学报》,
导航切换
农学学报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简介
获奖情况
数据库收录
编 委 会
作者中心
作者登录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者中心
审稿政策
专家登录
编委登录
主编登录
编辑登录
在线期刊
优先出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精彩专题
按栏目浏览
下载排行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道德声明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农艺科学 作物遗传育种 生理生化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小麦品种调整趋势分析
乔玉强 曹承富 杜世州 陈金华 李玮 张向前 赵竹 肖扬书
农学学报 2014, 4 (
9
): 1-5.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4-xb0646
摘要 +
(
1496
)
PDF
( 1303KB )(
1147
)
可视化
为了实现淮北地区小麦生长发育进程与光、温、水等生态资源的协调同步发展,解决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小麦生产的适播期干旱、土壤适耕性差等造成的播种、出苗困难等问题,在系统分析近年来影响小麦生长的气象因素变化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多年多点小麦品种适应性研究,探明了弱冬性小麦品种在淮北地区种植的增产潜力与推广应用前景,提出了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应进一步扩大弱冬性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以期为该区域小麦的持续丰产稳产奠定基础。
Select
淮北地区不同播期条件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组装
杜世州 肖扬书 乔玉强 赵竹 曹承富
农学学报 2014, 4 (
9
): 6-12.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4-xb0665
摘要 +
(
1463
)
PDF
( 1347KB )(
1283
)
可视化
为了建立淮北地区不同生态点和不同播期条件下的栽培技术模式,采用正交设计和多年多点稳定性评价相结合,研究了安徽省淮北地区北部、中部和南部区域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组装。结果表明,稳产性较高的处理有:品种为‘烟农19’和‘皖麦52’,施氮量240 kg/hm2,基追比例5:5~4:6,密度120~180万苗/hm2,促控措施以中耕划锄和美洲星叶面肥为主;‘周麦22’则以施氮量300 kg/hm2,基追比例5:5,密度180万苗/hm2的稳产性较高。早播和晚播条件对产量有减产效应,以10月15日播种较为适宜。早播条件下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应该选择冬性、半冬性品种,适当减低密度,返青期以镇压和化控为主。晚播条件下的小麦高产栽培应该选择半冬偏春性品种,适当增加密度,增加施肥量,生长后期喷施叶面肥增强籽粒灌浆强度,有利于产量提高。
Select
沿淮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大面积超高产栽培理论与实践
曹承富 肖扬书 武际 曹军 高峰 李学章 牛泉清 杨剑波
农学学报 2014, 4 (
9
): 13-18.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4-xb0745
摘要 +
(
1557
)
PDF
( 1185KB )(
1115
)
可视化
为有效缓解安徽淮北砂姜黑土“旱、涝、瘦、僵”的不良属性和自然灾害频发的过渡性气候对该区小麦持续丰产和生产潜力发挥的影响。自“十一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实施以来,通过采用攻关研究、多年多地示范验证和定点田块建档追踪分析的方法,围绕区域土壤特征、生态条件及小麦生产现状,研究了砂姜黑土培肥改良、品种利用、高质量群体构建、资源高效利用、科学施肥和防病防倒伏,建立了适应淮北地区过渡性气候和砂姜黑土特点的小麦9750 kg/hm2的“一增二改三防”超高产综合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该综合技术体系的运用实现了太和、涡阳、蒙城等项目县百亩高产攻关田多年产量超过9750 kg/hm2的水平,并创造了同年多点产量超过11400 kg/hm2的高产典型。经大田实践验证,该技术体系的形成对黄淮南部砂姜黑土区小麦大面积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Select
播期对太原地区麦茬复播玉米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孙贵臣 赵建栋 穆志新 周树军
农学学报 2014, 4 (
9
): 19-24.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4-xb0004
摘要 +
(
1877
)
PDF
( 1316KB )(
1755
)
可视化
以4个极早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个播期对玉米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太原地区麦茬复播极早成熟玉米适宜播种期为6月25日-7月5日,最佳播期为6月25日。播期对品种播种至出苗、出苗至吐丝的生长发育天数影响不大,主要影响吐丝后籽粒灌浆期, 播种期推迟,日平均气温下降,玉米籽粒灌浆的进程变慢,持续时间延长。不同品种间、播期间及品种与播期互作之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6月25日播期宜选用并单6号熟期品种,6月30日播期宜选用九玉5号熟期品种,7月5日播期宜选用九玉1号熟期品种。推迟播期,百粒重减轻,穗行粒数减少,产量降低。
Select
玉米单倍体技术要点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马海林
农学学报 2014, 4 (
9
): 25-29.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4-xb0050
摘要 +
(
1645
)
PDF
( 1373KB )(
1180
)
可视化
简要介绍玉米单倍体技术的概念、流程、优化内容及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增进玉米育种研究人员对玉米单倍体技术的认识与了解。玉米单倍体技术可以大大缩短玉米自交系纯化代数,加速种质资源的改良利用创新周期,为育种目标的快速实现提供可能。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是未来玉米育种中的核心技术,各个环节的优化是提高该技术效率的主要途径。
Select
浙西南山区单季晚稻‘甬优15号’机插高产群体培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蓝月相
农学学报 2014, 4 (
8
): 1-3.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3-xb1010
摘要 +
(
1404
)
PDF
( 1074KB )(
1089
)
可视化
甬优15号在浙江西南山区种植,表现为丰产性较好,产量高、米质优。实行育秧、插秧机械作业不仅高产稳产,且省工省本。通过多年的育机插秧示范和推广,总结了甬优15号育机插秧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Select
灰关联熵分析法在芝麻品种选育中的应用研究
周元成 杨三维 高炜 张明义 姚勇
农学学报 2014, 4 (
8
): 4-8.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3-xb1037
摘要 +
(
1354
)
PDF
( 1620KB )(
1093
)
可视化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关联熵分析方法,2012年对山西省农科院芝麻课题18个后代材料的单株产量与千粒重、株高、腿高等9个农艺性状进行灰关联熵分析。结果表明,芝麻单株产量与9个农艺性状的熵关联度为:千粒重0.994083104、单株蒴数0.989996079、株高0.988820576、每蒴粒数0.988162488、果轴长0.988118165、病株率0.987747396、蒴长0.98729835、腿高0.986958264、黄稍长0.984676022;熵关联序为:千粒重>单株蒴数>株高>每蒴粒数>果轴长>病株率>蒴长>腿高>黄稍长,并以此确定了18个后代材料中的K1,K3,K12具有较好的高产潜力,得出今后芝麻品种培育时的选育和筛选方向。
Select
‘陆两优996’制种化学调控技术初步研究
雷东阳 肖层林
农学学报 2014, 4 (
8
): 9-11.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3-xb0729
摘要 +
(
1329
)
PDF
( 1191KB )(
1065
)
可视化
为了提高‘陆两优996’制种父母本花期相遇率、花时相遇率要求和改善父母本异交特性,采用“九二O”、调花宝、硼肥等化学物质,对父母本的花期花时进行调控。结果表明,在盛花期喷施“九二O”15 g/hm2,在幼穗分化Ⅻ期施用调花宝120 g/hm2或180 g/hm2,在抽穗50%时每公顷喷施硼肥1.5 kg/hm2效果较好。因此通过化学调控能够改良‘陆两优996’亲本的异交特性,较大幅度地提高该组合的制种产量。
Select
气候变暖对临汾尧都区冬小麦适宜播种期的影响分析
白丽芹 纪春艳 张冰 李义石
农学学报 2014, 4 (
8
): 12-15.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3-xb0978
摘要 +
(
1458
)
PDF
( 1212KB )(
1159
)
可视化
为了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确定临汾尧都区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使冬小麦减少冻害,形成壮苗。应用临汾尧都区1981—2010年近30年日平均气温资料及冬小麦生育期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比分析气候变暖对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选择适宜品种的基础上,临汾市尧都区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为9月27日—10月8日,即秋分后半段到寒露之间,如果早于9月27日,易造成冬前旺长;晚于10月8日,易形成冬前弱苗,不利于越冬。
Select
湖南棉花生产分析与展望
何叔军 李育强 肖才升
农学学报 2014, 4 (
8
): 16-21.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3-xb1032
摘要 +
(
1454
)
PDF
( 1532KB )(
1205
)
可视化
叙述了湖南棉花生产发展简史,着重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湖南棉花生产历程,从湖南皮棉总产、种植面积、皮棉单产等方面按年代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出了各年代湖南棉花生产特点与波动规律,认为原棉市场需求、植棉经济效益、植棉经济政策、自然灾害等因素对全省棉花总产、植棉面积较大,棉花品种改良与更换、棉花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提高是湖南棉花单产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同时根据湖南棉花生产的新形势对湖南未来棉花生产进行了展望,指出全程机械化是湖南棉花生产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
Select
PEG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玉米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
赵玉坤 高根来 王向东 甄胜虎 宁慧云 李宝珠
农学学报 2014, 4 (
7
): 1-4.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3-xb0975
摘要 +
(
1216
)
PDF
( 1174KB )(
1191
)
可视化
为了探究在土壤干旱胁迫条件下玉米种子的萌发特性,通过室内不同浓度PEG溶液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以4个玉米品种为材料,调查、分析各PEG浓度下玉米种子的发芽特性。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升高,4个玉米品种种子的萌发及相关指标均有显著的延缓效应:种子发芽率(GR)、发芽势(GP)、平均发芽速(GV)随着PEG浓度的升高而呈明显下降趋势;D第一粒、D峰值所需天数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向后推移1~3天;在各PEG浓度下,L胚根、L胚轴、L全株长度受到明显的抑制。籽粒形态不同的各品种间延缓效应差异显著,说明当土壤处于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时,玉米小籽粒种子发芽更快,而大籽粒种子表现出更强的耐旱性。
Select
长单525玉米杂交种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李中青 李齐霞 王敏 祁丽婷 孙万荣 王瑞 王伟
农学学报 2014, 4 (
7
): 5-7.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4-xb0011
摘要 +
(
1114
)
PDF
( 1185KB )(
1008
)
可视化
摘要: 根据2008~2009 年山西省春播特早熟玉米区域试验汇总资料, 采用主效应值、高稳系数、变异系数、标准差比数、回归系数等多种方法对长单525特早熟玉米杂交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品种是一个丰产性好、稳定性强、适应性广, 适合在山西春播玉米特早熟区、太行太岳冷凉山区、中南部夏播区以及国内相应生态区域大面积生产应用的优良玉米杂交种。
Select
大赖草染色体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效应
裴自友 温辉芹 张立生 程天灵 李雪 卢成达
农学学报 2014, 4 (
7
): 8-12.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4-xb0200
摘要 +
(
1327
)
PDF
( 1617KB )(
1072
)
可视化
大赖草是改良小麦的重要近缘植物,目前已育成多个小麦-大赖草二体附加系和代换系,然而对大赖草染色体的光合效应和对产量性状的效应却研究较少。因此,了解大赖草染色体的效应,对进一步利用大赖草外源基因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光合仪测定和产量性状调查,对小麦-大赖草二体附加系、代换系和亲本中国春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0个异染色体系的净光合速率均低于对照普通小麦中国春,但多数差异不显著。大赖草E染色体具有增加水分利用效率的正向效应。大赖草E、J染色体能够提高小麦单穗粒重和千粒重,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正效应。
Select
水稻有机栽培谷壳施入方法的研究
赵理 史春余 王新娟
农学学报 2014, 4 (
7
): 13-18.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3-xb1064
摘要 +
(
1415
)
PDF
( 1779KB )(
1022
)
可视化
本试验于2012年以日本水稻品种越光-2(Koshihikari-2)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旨在探索以水稻谷壳作硅肥的最佳施入方法、用量以及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适量基施谷壳能抑制水稻前期过旺生长、保持中后期生长稳健、缩短基部节间长度、改善株型、增强抗病抗倒能力、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单产;在插秧前将谷壳做基肥全层施入1kg/m2为最佳施入方法和用量,每666.7 m2产量为414.3kg,比对照CK的374.5kg增产幅度达10.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Select
超微粉型油菜种衣剂的筛选及理化性能研究
熊海蓉 张先文 李霞 熊远福 文祝友 王宇婷
农学学报 2014, 4 (
7
): 19-23.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3-xb0852
摘要 +
(
1254
)
PDF
( 1311KB )(
915
)
可视化
为了筛选超微粉型油菜种衣剂的合适配方,探明其理化性质,为新型油菜种衣剂的创制与应用提供参考,用3个自研超微粉型油菜种衣剂包衣油菜种子,通过发芽试验与理化检测,研究了超微粉型油菜种衣剂合适的配方、药种比及其理化性能,并与进口种衣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自研超微粉型油菜种衣剂WFZ-5、WFY-1和WFW-6中WFY-1为最佳配方,其最佳药种比为1:300;WFY-1的pH 6.89,粘度为12.3 mPa/s,成膜时间7.8 min,包衣均匀度为95.5%,包衣脱落率为3.1%。WFY-1理化性能良好,能促进油菜生长,提高成苗率和苗素质,其综合效果优于进口种衣剂SLS。
Select
大豆生长发育与根瘤形成的关系
方海燕 寸植贤 陈建斌 何霞红 汤东生
农学学报 2014, 4 (
6
): 1-4.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3-xb0779
摘要 +
(
1169
)
PDF
( 1199KB )(
1755
)
可视化
为明确根瘤生长发育与大豆生长发育的关系,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持续观察和研究了不同生长时期大豆根长、根系生物量、株高、植株生物量、根瘤重量和数量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大豆整个生育期内株高、植株干重、根系干重和根瘤鲜重的变化均从缓慢增长、迅速增加、到迅速下降、再到缓慢下降的过程。株高、植株干重、根系干重和根瘤鲜重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苗后的66天、72天、66天和60天。根长在出苗后一直处于较快增长期,到出苗后48天到78天均维持在一个不显著的缓慢增长期。而根瘤数量在出苗后的20天至30天迅速激增,然后经过一个缓慢增殖期,至54天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由此得出,大豆根瘤数量在植株生长早期迅速增长且在最大值附近维持较长时期;而根瘤鲜重生长规律同植株地下部或地上部干重的增殖规律相似。
Select
谷子不同品种、生育时期、叶位光合特性研究
郭志利 卢成达 李阳 张丽娜 韵晓冬 孙迪
农学学报 2014, 4 (
6
): 5-9.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3-xb0803
摘要 +
(
1063
)
PDF
( 1341KB )(
1336
)
可视化
为了探究谷子不同品种、各重要生育时期、不同叶位与光合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谷子光合蒸腾和叶绿素等生理参数进行采集与分析,研究归纳了谷子相关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谷子在孕穗期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较拔节期和灌浆期分别高出247.7%和32%,蒸腾速率分别高出100.4%和104.7%,叶片气孔导度也较高,而胞间CO2浓度较低;灌浆期谷子顶三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出下部叶片,自上而下各叶位单叶的叶绿素含量呈现出由低到高再转低的变化趋势。
Select
胡麻‘晋亚10号’抗旱品种引进试验与示范
王占贤 宋满刚 高俊山 李金在
农学学报 2014, 4 (
6
): 10-12.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3-xb0957
摘要 +
(
1021
)
PDF
( 1153KB )(
1184
)
可视化
通过2年的胡麻引种试验,从全国胡麻主产区近几年育成的13个新品种中筛选出了适合内蒙古中西部旱地种植的胡麻品种‘晋亚10号’。品比试验表明,其2年平均产量比对照‘晋亚7号’增产17.5%;2011—2012年,‘晋亚10号’经多点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晋亚7号’增产8.7%;2012—2013年,在清水河县进行了‘晋亚10号’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示范,经测试,平均产量为915.0 kg/hm2,比对照增产8.4%。项目组经过5年试验示范,发现该品种高产、抗旱、抗枯萎病、旱地增产潜力大,适宜在内蒙古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等地的山区旱地推广种植。
Select
对中国玉米生产中良种良法机械化协调发展的思考
侯有良 钟改荣 卢保红 魏荣业 杜如珊 张广峰
农学学报 2014, 4 (
6
): 13-16.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3-xb0941
摘要 +
(
997
)
PDF
( 1110KB )(
1305
)
可视化
回顾了中国玉米育种和栽培技术发展历程以及不同时期良种良法相结合状况,概述了当前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矛盾,简要介绍了美国玉米生产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出了今后中国玉米育种、栽培技术和机械化协调发展的方向。
Select
黑龙江省超高产水稻品种茎蘖发育动态研究
洛育 孙世臣 张凤鸣 李彩凤 尹春佳 白良明 姜辉
农学学报 2014, 4 (
5
): 1-4.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3-xb0580
摘要 +
(
1100
)
PDF
( 1184KB )(
927
)
可视化
为探讨黑龙江省超高产水稻品种的茎蘖发育动态优势,以黑龙江省的3个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龙稻5号’和‘龙粳14’为试验材料,分别用相同生育期的普通品种‘藤系138’、‘龙稻3号’和‘合江19’作为对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计,对黑龙江省超高产水稻品种的茎蘖发育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高产品种相比较普通品种的优势在于,达到最高茎蘖数后,无效分蘖消亡速度慢,最终成穗率均高;产量与茎蘖各性状的相关关系均未达到显著状态,其中产量与最高茎蘖数、茎蘖增长速率、茎蘖消亡速率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有效分蘖数、最终成穗率呈正相关关系。
跳至
页
第1页
共6页
共114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