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已唑醇3000倍、4000倍、5000倍三个浓度处理对桃褐斑病的防效均高于对照药剂代森锰锌处理,且差异性显著;已唑醇3000倍和4000倍处理防效均在90%以上,二者之间无差异显著性,但与已唑醇5000倍处理间在5%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试验结果还显示250 g/L己唑醇悬浮剂不仅对桃褐斑病防治效果好,不污染果面,而且安全性好,可在果树花期、幼果期使用,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是目前防治桃褐斑病的理想药剂。
摘要:甜瓜、甘蓝复种。甜瓜主要介绍了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技术;甘蓝介绍了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等技术。
一、寄主危害症状 1、美洲斑潜蝇寄主广泛,危害作物多,主要以幼虫蛀食植物叶片上下表皮之间的叶肉细胞及叶柄,成虫取食和产卵孔也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嗜食豆科、葫芦科和茄科等植物。在我国已发现有16个科80多种植物受到危害。其危害蔬菜的主要种类有:葫芦科的黄瓜、丝瓜、西葫芦等;茄科的番茄、辣椒、马铃薯;豆科的菜豆、豌豆、豇豆等;菊科的生菜、莴苣、茼蒿等;十字花科的芥菜、菜心、白菜、萝卜等;伞形科的芹菜和苋科的苋菜等。 2、美洲斑潜蝇危害的主要症状 ①为害幼苗,造成植株弱小,生长缓慢;严重时,幼苗枯死。 ②幼虫蛀食叶肉和成虫刺伤叶片,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和作用,降低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营养物质传导,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③斑潜蝇造成的伤口为其它病菌提供了侵入途径及孳生场所,而其本身还可传带多种病毒,加重对植株的危害。 ④幼虫在观赏植物的叶片取食,留下孔道,成虫为害造成刻点,降低了植物的观赏价值。 二、发生规律 1、美洲斑潜蝇成虫发生高峰一般出现在上午,中午前后最活跃,雨天则栖息于叶片背面,高温时在植株下部活动。雌成虫喜在豆类、瓜类、茄科及十字花科的芥菜、白菜等植物叶片上取食和产卵,导致植物细胞死亡,形成大量刻点。雄虫不能刺伤叶片,但可在雌虫造成的伤口上取食。成虫具有趋光、趋蜜、趋黄和趋绿性。幼虫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发育期4~7天,超过30℃或低于20℃则发育缓慢,且未成熟幼虫的死亡率较高。成虫寿命一般7~20天。 2、美洲斑潜蝇成虫的飞翔能力有限,远距离传播以随寄主植物的调运为主要途径。其中,以带虫叶片作远距离传播为主,茎和蔓等植物残体夹带传播次之。鲜切花则是一种更为危险的传播途径,应该引起注意。 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1、农业防治 ①清洁菜园,恶化害虫的生存条件。在生产中,每隔一周,清除田间和大棚或温室等设施内的杂草,摘除病叶。一茬收获后,及时彻底地清除所有的蔬菜残余植株、叶片及杂草,扫净其滋生场所,减少或消灭虫源。 ②彻底处理虫害残体。对于虫害残体,可以浇上煤油或汽油点燃烧毁;也可将其倒人塑料袋,封闭20~30天,使虫窒息死亡。 ③瓜菜品种合理布局。推广间作套种美洲斑潜蝇非寄主植物或不易感虫的苦瓜、葱、蒜等,避免瓜、豆、叶菜类蔬菜高度“插花”种植。 ④加强轮作。蔬菜生产区应该根据上述美洲斑潜蝇嗜食明显的特性,因地制宜进行轮作。 2、物理防治 ①根据斑潜蝇具有趋黄的习性,采用黄板诱杀斑潜蝇成虫。在菜园和大棚、温室等设施内,张挂两面涂有黄色油漆的废弃纤维板或硬纸板(1m×0.2m),每隔5~7天涂一层粘油(用10号机油加一点黄油调匀),连续若干次。每亩挂25~30块,置于行间,可与植株高度相同。 ②用太阳能进行高温消毒杀虫。在夏秋季节,利用设施闲置期,采用密闭大棚、温室的措施,选晴天高温闷棚一星期左右,使设施内最高气温达60~70℃,可杀死害虫。菜园内,可采取覆盖塑料薄膜,深翻土,再覆盖塑料薄膜的方式,使其地温超过60℃以上,从而达到高温杀虫以及深埋斑潜蝇之卵的作用。 3、化学防治 ①掌握好用药时间。一般在低龄幼虫时期防治效果明显。通常植株在苗期2~4片叶或查出一片叶上有3~5头幼虫时,进行喷药防治。防治成虫一般在早晨晨露未干前,防治幼虫一般在上午8点半至11时前施药效果最佳。 ②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 1.8%虫螨克乳油30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爱福丁800倍液;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800倍;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吡虫啉3000倍液等等,对水喷雾防治,在蔬菜采收前7~10天停用。。注意轮换使用各种药剂,以免产生抗药性。 ③消灭幼虫。始见幼虫潜蛀的隧道时为第1次用药适期,重点喷洒叶片的背面,每隔7~10天治1次,共治2~3次。 ⑤利用斑潜蝇的趋光性采取措施。斑潜蝇特别喜欢在菜豆角上采食和产卵,其次是小白菜。可在温室最前沿种一行矮生菜豆、小白菜,早晨先将温室最前沿的防寒被或草帘卷起1米高,斑潜蝇就会飞到前沿光明处,并落在它喜欢采食、产卵和栖息的植株上。当全部揭开防寒被或草帘后,马上用敌杀死或辛硫磷等高效触杀性农药集中喷洒温室前沿的菜豆角等植株来杀死成虫。每隔5天一次,可反复喷洒几次。几乎能杀死温室内所有斑潜蝇的成虫,同时对蔬菜不会产生药害。
摘要:我县是以农业为主的县份,农业生产结构中以大豆为主导,每年大豆的播种面积都在100多万亩。大豆的产量及品质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和制约我县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农业生产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专门对大豆生产上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并提出了几点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供大家参考。
摘要:介绍了大棚油豆角春季早熟的主要栽培技术。包括油豆角的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育苗、播种、覆膜、定植、大棚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内容。
摘 要:本实验以期为以后的野生茄子通过组织培养批量生产提供适合的激素配比;通过调节MS培养基中BA-NAA的配比对野生茄子愈伤组织进行培养,研究其在不同激素浓度下愈伤组织的出芽率,实验结果表明:MS+BA3mg/L+NAA0.2mg/L的配比为最佳。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豫南平原地区平衡施肥对夏玉米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处理(OPT)植株对N、P、K吸收量分别比缺N、P、K处理提高46.64%、30.54%、19.13%,各养分的利用率分别为N:41.13%、P2O5:25.5%、K2O:66.33%,每形成100kg玉米籽粒吸收N 3.08kg、P2O5 0.69kg、K2O 3.94kg。平衡施肥对夏玉米的增产效果极为显著,OPT处理增产效果比不施N、P、K分别增产32.9%、4.3%、11.61%,比不施任何肥料增产38.4%%,每施1kgN、P2O5 K2O增产玉米籽粒10.4kg、6.4kg、10.92kg,氮磷钾肥料对玉米的增产效应顺序为N>>K>P
简要说明了水稻发生贪青的特征,影响贪青的因素,发生贪青的机理以及控制水稻贪青的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吸烟与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世人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烟叶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从农业和工业两方面探索提高烟叶安全性的措施,以减低吸烟危害,保护烟民健康。
和莜麦前作相比,荞麦前作对胡麻生育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水平有较大影响,种植胡麻应尽量避免选择荞麦前作。
摘 要:“本育9号”在西藏林芝地区种植,能正常生长发育和成熟,生育期175天左右,抗病性强,株高258cm,双穗率达87.5%-100%,经济产量达9900kg/hm2,生物产量达24000kg/hm2,种植玉米“本育9号”的经济效益为27678元/hm2。
本文根据我省近年来苹果病虫害可持续控制任务重、果园技术集成及生态服务能力不足等情况,提出苹果全套袋、频振灯诱杀、性诱剂诱杀、保护和利用天敌、农业防治措施以及利用生物制剂、植物源、微生物源农药等一系列绿色防控技术,以期对苹果生产有所裨益。
摘 要:新农村建设与“村官”的素质和能力紧密相关,以往“村官”培训仅以传授知识,灌输发展理念为主,结构单一,科学性不强。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现行“村官”培训应以培养建设能力为导向,实施多样化立体型的现代教学模式,开拓创新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不断加强培训问题研究,为培训工作“实际、实用、实效”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
以博Ⅱ优15为对照,引进6个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抗病性较强、产量较高、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是Y两优302和特优航1号,分别比对照种增幅16.48%和增幅14.85%,这两个品种可在合浦县扩大试种和示范推广。
山野菜是我国宝贵的种质资源,其分布广泛,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称为“天然绿色食品”。近些年来,我国山野菜的开发利用成绩斐然,但也存在着部分品种采收过度、资源破坏严重、产品加工科技含量低、市场份额不大等问题。针对我国山野菜开发利用现状,本文提出了合理开发、科学规划、基地建设、深加工、开拓市场等对策笫。
桂香18号、桂绿1号、尧山秀绿、桂香22号是我所新选育出的茶树品种,其中桂绿1号于2004年被评为全国绿茶良种,桂香18号、尧山秀绿、桂香22号与全国第三轮茶树品种区域试验。为了探索这几个品种的扦插繁育能力,本试验研究把这几个品种与广西主要栽种品种福云6号进行短穗长侧枝扦插对比,为新品种的推广打下基础。
辰溪县2009年中、晚稻不同程度发生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面积3666.67ha,中稻发病率17.96%,晚稻发病率21.18%,一般减产10%-20%,严重田块达70%以上甚至绝收。田间白背飞虱发生量远远大于褐飞虱,分别在6月下旬和7月下旬出现两次高峰,而白背飞虱是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因此导致中、晚稻大面积发生此病。在不同的水稻品种中,中优288、T优272、Ⅱ117、宜S晚2号、华两优4480等均为易感病品种,发病率达50%以上。而岳优9113的发病率≤5%,比较抗病。
利用2000~2009年连续10年贵州省粳稻区试69个品种次试验资料,采用多元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了贵州山区粳稻品种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对产量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结实率>穗粒数>有效穗>千粒重,其中结实率、穗粒数、有效穗与产量的相关和回归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千粒重与产量的相关和回归不显著。提出了贵州山区粳稻育种应在适当增加穗粒数和有效穗数的基础上重点提高结实率的育种途径。
对中国杜仲之乡遵义县的杜仲林分发生的杜仲夜蛾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并针对其的危害,提出了防治措施。
玉米粗缩病是由MRDV病毒引起系统性侵染病害,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生较为严重,直接影响着玉米生产的发展。粗缩病主要靠灰飞虱传播,灰飞虱在麦田、绿肥田和杂草根际越冬,春季在小麦及杂草上,随后转移至玉米上繁殖与传毒。玉米粗缩病的防治,要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针,加强监测和预报,采取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加强灰飞虱的防治等农业措施进行防治,其管理核心是控制毒源、减少虫源、避开危害。
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非常适合豫西南丘陵地带种植,但近年来产量一直徘徊不前,我所通过一系列研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高产栽培技术。本文介绍了夏玉米高产栽培的选种,播种,施肥,灌溉,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
如何培养新型农民,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当前仍需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对国外农民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为中国新型农民培养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近几年,由于大蒜的保健功效逐渐被人们所接受,龙江县种植大蒜面积也连年增加,农民种植大蒜的经济效益越来越高,为使广大农民更好地掌握大蒜这项技术,农技中心的技术人员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大蒜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大蒜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科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关键技术,使大蒜产量逐步提高,成为我县的一项新生产业,带动了农民科技奔小康的步伐。
灌木与草本植物结合的护坡技术是解决保持水土、稳定边坡、美化环境等综合效益的最佳护坡途径之一。主要阐述了灌草植物护坡的条件属种选择依据,分析了灌草植物结合护坡效应,并介绍了灌草植物结合护坡的组合搭配原则。
档案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历史凭证,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社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是人们在进行各项工作时不可少的文字载体,具有任何资料不可替代的查考、依据功能和法律凭证作用。文章通过阐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做好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非常关键,并提出了做好这项工作的建议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