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方彩.贵阳市花溪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J].贵州林业科技,2010, 38(4):36-39. [2]顾万春, 王棋, 游应天,等.森林遗传资源学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3]徐应华, 杨帮华, 冯祥麟,等.贵阳市乌当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及保护利用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21):240-254. [4]肖进才,孙松龄,王健生,等.伟德山系木本植物资源的调查报告[J].山东林业科技, 2001(132):25-26. [5]张少莉,姿志伟.生态系统野外调查方法概述[J].林业勘查设计, 2000(3):38-44. [6]张宪强,张治国,张淑萍,等.山东昆嵛山植物区系初步研究[J].植物研究,2003,23(4):492-499. [7]宋葆华,李法曾.山东昆嵛山植物区系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9,17(3):220-226. [8]臧得奎,曹帮华,杜明芸.山东木本植物区系分析[J].山东林业科技,1997(3):23-26. [9]范宗忠,孙洪兴,宋欣.山东珍稀植物[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2(4):21-22. [10]王仁卿,张昭洁.山东稀有濒危保护植物[M].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 [11]吴小巧,黄宝龙.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研究现状与进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2):72-76. [12]董静洲,易自力.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现状[J].西部林业科学,2005, 34(2):95-101. [13]李琪,刘盛芳,薛明.山东的药用木本植物资源[J].山东林业科技, 2004(154):51-54. [14]黄华艳.我国野生植物保护的现状和前景[J].广西林业科学,2003,32(2):107-120. ? [15]徐应华,杨帮华,冯祥麟,等.贵阳市乌当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及保护利用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21):240-254. [16]张全来,崔继东,来芳.河南省木本植物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河南林业科技,2003(2):37-38. [17]杨湘云,蔡杰.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2, 34(6):539-545. [18]胡方彩.贵阳市花溪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J]. 贵州林业科技,2010, 38(4):36-39.?? [19]顾万春,李文英.我国林木种质资源共享现状及建议[J].世界林业研究,2007, 20(1):66-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