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徐玉环, 吴月芳. 2019大豆食品重点加工企业调研报告[J]. 大豆科技, 2019(6):37-40. | 
																													
																						| [2] | 王金陵, 杨庆凯, 吴宗璞. 中国东北大豆[M]. 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 
																													
																						| [3] | 王连铮. 大豆研究50年[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 
																													
																						| [4] | 王文真, 刘兴媛, 曹永生, 等. 中国大豆种质资源的蛋白质含量研究[J]. 作物品种资源, 1998(1):35-36. | 
																													
																						| [5] | 胡明祥. 不同生态区域环境对中国大豆品质的影响[J]. 大豆科学, 1990, 9(1):37-49. | 
																													
																						| [6] | 胡明祥, 于德洋, 孟祥勋, 等. 大豆杂交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遗传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1984, 17(6):40-44. | 
																													
																						| [7] | 戴瓯和, 周守年, 刘春来, 等. 安徽省夏大豆籽粒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的变异和遗传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1986(4):34-39. | 
																													
																						| [8] | 高凤菊. 影响大豆蛋白质形成和积累的因素研究现状[J]. 大豆科技, 2014(3):14-17. | 
																													
																						| [9] | 陈新, 朱成松, 顾和平, 等. 大豆蛋白质含量遗传变异特点及早代选择效果的研究[J]. 大豆科学, 1997, 16(4):328-333. | 
																													
																						| [10] | 何元龙.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2):6-10. | 
																													
																						| [11] | 杨庆凯. 论大豆蛋白质与油分含量品质的变化及影响的因素[J]. 大豆科学, 2000, 19(4):386-391. | 
																													
																						| [12] | 刘忠堂. 黑龙江省大豆推广品种脂肪、蛋白质含量地理分布的研究[J]. 大豆科学, 2002, 21(4):250-254. | 
																													
																						| [13] | 阚洪亮.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垦农30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34):280. | 
																													
																						| [14] | 李明松, 吕美琴, 林文磊, 等. 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泉豆5号的选育[J]. 大豆科学, 2018, 37(2):326-328. | 
																													
																						| [15] | 张小燕, 耿丙峰, 印文汇, 等. 高寒高纬度地区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圣豆43[J]. 大豆科学, 2017, 36(1):163-164. | 
																													
																						| [16] | 王金星, 景玉良, 付春旭, 等.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绥农76的选育与推广[J]. 大豆科学, 2019, 38(4):668-670. | 
																													
																						| [17] | 王连铮, 孙君明, 王岚, 等. 广适高产高蛋白大豆品种中黄13的选育与应用[J]. 大豆科学, 2019, 38(1):1-6. | 
																													
																						| [18] | 刘丽君, 吴俊江, 高明杰, 等. 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43的高效生产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3(2):5-6. | 
																													
																						| [19] | 白艳玲. 高蛋白大豆品种黑农54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34):194. | 
																													
																						| [20] | 韩天富. 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指南[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 
																													
																						| [21] | 魏才强. 栽培措施对大豆品质的影响[J]. 中国林副特产, 2006(1):77-78. | 
																													
																						| [22] | 马巍. 提高高蛋白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的主要栽培措施[J]. 农技服务, 2012, 29(2):143-144. | 
																													
																						| [23] | 朱洪德, 王春凤. 栽培措施对高蛋白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9, 31(3):327-333. | 
																													
																						| [24] | 王继安, 孙志强. 大豆籽粒油分蛋白质产量的适宜收获期[J]. 中国油料, 1991(4):33-35. | 
																													
																						| [25] | 陈锦坤, 孙正国, 徐秀银, 等. 播期对专用高蛋白大豆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J]. 大豆科学, 2007, 26(1):90-99. | 
																													
																						| [26] | 张志民, 周青, 郑丽敏, 等. 大豆蛋白质遗传与生育期间积累规律的研究进展[J]. 大豆科技, 2017(1):36-39. | 
																													
																						| [27] | 郭泰, 刘忠堂, 何煜, 等. 简单回交方法在大豆抗灰斑病育种上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02, 18(5):5-7. | 
																													
																						| [28] | 杜维广, 满为群. 大豆生态回交育种的探讨[J]. 大豆通报, 1999(1):28. | 
																													
																						| [29] | 王玫, 赵军. 大豆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稳定性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88(3):9-12,27. | 
																													
																						| [30] | 刘丽君. 中国东北优质大豆[M]. 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 
																													
																						| [31] | 张灯彩, 范克汝. 阜阳市颍泉区优质高蛋白大豆高产栽培应用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 2017, 23(15):35,72. | 
																													
																						| [32] | 李霞. 高蛋白大豆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 2017(4):88-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