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晓阳. 北纬30°优质茶叶产区带[J]. 茶叶通讯, 2005,32(1):56-57.
|
[2] |
黄秀琼, 杨涵雨, 李敏, 等. 保靖黄金茶品质形成的生态因子分析及发展战略[J]. 农产品加工, 2014(6):63-66.
|
[3] |
王润龙, 张湘生, 杨晓春, 等. 保靖黄金茶品种研究报告[J]. 贵州茶叶, 2010,38(1):13-14.
|
[4] |
张茂松, 吉文娟, 周云, 等. 大叶种茶气候品质评价方法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5(34):89-94.
|
[5] |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茶叶卷编辑委员会.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88: 60-142.
|
[6] |
孙秀邦, 陶曙华, 田青, 等. 安徽泾县春茶开采期预报及气候品质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33(29):49-54.
|
[7] |
Nicole K, Joshua M, Amanda K, et al. Striking changes in tea metabolites due to elevational effects[J]. Food Chemistry, 2018,264:334-341.
doi: 10.1016/j.foodchem.2018.05.040
URL
pmid: 29853384
|
[8] |
Trad M, Gaaliche B, Renard C M G C, et al. Inter- and intra-tree variability in quality of figs. Influence of altitude, leaf area and fruit position in the canopy[J].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13,162:49-54.
|
[9] |
汪春园, 荣光明. 茶叶品质与海拔高度及其生态因子的关系[J]. 生态学杂志, 1996,15(1):57-60.
|
[10] |
孙雅琴. 保靖黄金茶的潜力与崛起[J]. 现代商业, 2014,373(36):118-120.
|
[11] |
钟兴刚, 宁静, 刘淑娟, 等. 保靖黄金茶主要化学成分初步分析研究[J]. 茶叶通讯, 2008,35(4):27-32.
|
[12] |
Munivenkatappa N, Sarikonda S, Rajagopal R, et al. Variations in quality constituents of green tea leaves in response to drought stress under south Indian condition[J].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18,233:359-369.
|
[13] |
方洪生, 周迎春, 苏有健. 海拔高度对茶园环境及茶叶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42(20):6573-6575.
|
[14] |
张伟, 张艺成, 武文文. 豫南大别山区不同海拔高度茶树主要品质成分变化[J]. 新乡学院学报, 2014,31(2):16-20.
|
[15] |
蔡烈伟, 周炎花, 蔡晓玲. 闽台不同海拔乌龙茶品质差异研究[J]. 农学学报, 2014,4(9):65-67.
|
[16] |
娄伟平, 吉宗伟, 温华伟. 龙井43春季茶叶生化成分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分析[J]. 生态学杂志, 2014,33(2):328-334.
|
[17] |
杨海伦, 刘小香, 朱军莉, 等. 茶多酚的抗菌特性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5,36(21):285-289.
|
[18] |
张晓梦, 倪艳, 李先荣. 茶多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药物评价研究, 2013,26(2):157-160.
|
[19] |
张友青. 临安茶叶品质分析及评价[D]. 杭州:浙江农林大学, 2017.
|
[20] |
徐茂, 刘玲, 童华荣, 等. 鲜味及茶叶鲜味研究[J]. 茶叶, 2010,36(2):84-86.
|
[21] |
肖文军, 李觅路. 茶叶降脂降压作用研究进展[J]. 茶叶通讯, 1999,(4):24-26.
|
[22] |
顾雪, 郑福维, 米楚阳, 等. 湘西保靖黄金茶农业气候资源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46(32):147-150.
|
[23] |
丁园, 张宝林. 不同海拔高度下庐山茶园土壤性质及茶叶生化指标的变化[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7,44(6):959-962.
|
[24] |
唐颢, 唐劲驰, 操君喜, 等. 凤凰单丛茶品质的海拔区间差异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31(34):143-151.
|
[25] |
吴道良. 红河州不同海拔高度茶树主要品质成分与生理学特性的变化[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8.
|
[26] |
叶伟华, 李杰峰. 海拔对乌牛早茶叶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61(8):1512-1516.
|
[27] |
谭佳吉. 普洱市澜沧县古茶园茶叶品与生长环境关系分析[J].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0,22(1):89-94.
|
[28] |
黄纪刚, 韩文炎. 海拔高度对庐山云雾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 2019(4):19-21.
|
[29] |
张茂松, 吉文娟, 周云, 等. 大叶种茶气候品质评价方法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5(34):89-94.
|
[30] |
余会康, 黄荣锋, 祝杰伟, 等. 蕉城区不同海拔茶园气候差异与茶叶化学品质分析[J]. 茶叶学报, 2019,60(4):162-166.
|
[31] |
王婷婷, 金心怡. 生态条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探析[J]. 茶叶科学技术, 2014(3):6-12.
|
[32] |
刘文星, 卿湘涛, 郑福维. 低温冻害对保靖黄金茶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 山西农经, 2019(11):93-96.
|
[33] |
韩文炎, 李鑫, 颜鹏, 张丽平, 张兰. 气候变化对茶叶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技术展望[J]. 中国茶叶, 2020,42(2):19-23.
|
[34] |
魏杰, 田永辉, 梁远发, 等. 环境因子对茶树产生化感物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3(2):53-56.
|
[35] |
江新凤, 李琛, 蔡翔, 等. 遮阴对“黄金菊”茶树生长与茶叶品质的影响[J]. 茶叶通讯, 2019,46(4):424-428.
|
[36] |
李春华, 王云, 唐晓波, 等. 名茶品质的生态环境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06(5):946-948.
|
[37] |
罗杰, 金立鑫, 韩吟文, 等. 四川省蒙山茶区海拔高度与茶叶品质关系[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34(4):122-127.
|
[38] |
陈春成. 不同海拔高度对山地茶叶生产的影响[J]. 福建林业科技, 2000(4):67-77.
|
[39] |
张龙云, 陈文, 罗陵, 等. 不同海拔高度对安吉白茶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茶叶, 2011,3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