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辉明, 张正斌, 杨引福等. 2001-2009年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变化[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1):2201-2210. [2] Liu Y, Wang E L, Yang X G, Wang J. Contributions of climatic andcrop varietal changes to crop produc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since 1980s[J].Global Change Biology, 2009, 16(8): 2287-2299. [3] 卫云宗, 刘新月, 张久刚等. 小麦生产的生态定位及发展策略[J].山西农业科学,2003,31(2):3-8. [4] 姚惠敏, 张凤荣, 鞠正山. 黄淮海平原区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J].农村经济, 2004(10): 31-33. [5] 吴秀婷, 张正斌, 徐萍等. 黄淮小麦农艺性状演变趋势中国农业科学[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8):3930-3938. [6] 伍维模, 李世清. 小麦品种演变过程中性状遗传改良规律综述[J].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6, 18(1): 43-47. [7] 周广生, 梅方竹, 陈艳华. 冬小麦根系活力与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06):531-534. [8] 李朴芳, 程正国, 赵鸿等. 旱地小麦理想株型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 2011, 31(9): 2631-2640. [9] 张定一,郑王义,乔蕊清等. 小麦粒重降低原因与防御对策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0,15(02):106-111. [10] 卫云宗, 刘新月, 张久刚. 小麦苗期抗旱类型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06):1409-1412. [11] 刘鹏起, 栾玉成. 冬小麦品种更换过程中农艺性状变化趋势的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6, 13(4): 257-261. [12] 张娟, 谢惠民, 张正斌等.小麦抗旱节水生理遗传育研究进展[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 23(3):231-238. [13] 卫云宗, 乔蕊清, 董居义等. 冬小麦主要性状与抗旱性、产量关系的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 1990,18(10):1-4. [14] 温辉芹, 张立生, 李生海等. 山西省旱地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01,29(1): 5-10 . [15] 王自忠 .旱地小麦育种的实践与体会[J].甘肃农业科技,2007, (6): 34-35. [16] 李文欣, 张丹. 豫北地区小麦品种演变 60年[J]. 安徽农学通报, 2009,15(15): 55-56. [17] 刘新月, 卫云宗. 旱地小麦品种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12):56-59. [18] 张正斌. 作物抗旱节水的生理遗传育种基础[M]. 科学出版社, 北京,2003:45-48. [19] Mba C, Guimaraes E P, Ghosh K. Re-orienting crop improvement for the changing climatic conditions of the 21st century[J]. Agriculture and Food Security, 2012, 1(1): 7. [20] 乔蕊清, 刘玲玲, 卫云宗等. 黄淮麦区旱生型冬小麦品种及其选育策略[J].麦类作物学报,1998,18(1):5-7 [21] 卫云宗, 刘新月, 张久刚. 冬小麦品种生命力衰退原因探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01):5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