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邱丽娟, 常汝镇, 等. 大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2]赵团结, 盖钧镒. 栽培大豆起源与演化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7): 954-962. [3]田清震, 盖钧镒. 大豆起源与进化研究进展[J]. 大豆科学, 2000, 20(1): 54-59. [4]徐豹, 路琴华, 庄炳昌. 世界野生大豆的生态型及其地理分布的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 1989, 13(2): 114-120. [5]李向华, 王克晶, 李福山, 等.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研究现状与建议[J]. 大豆科学, 2005, 24(4): 305-309. [6]李向华, 王克晶, 李福山, 等. 中国部分地区一年生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收集及分布现状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 6(3): 319-322. [7]齐宁, 林红, 魏淑红, 等. 利用野生大豆资源创新优质抗病大豆新种质[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 6(2): 200-203. [8]徐豹, 赵述文, 邹淑华, 等. 中国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种子蛋白的电泳分析: Ti和Sp1各等位基因频率、地理分布与大豆起源地问题[J]. 大豆科学, 1985, 4(1): 7-13. [9]董英山, 庄炳昌, 赵丽梅, 等. 中国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中心[J]. 作物学报, 2000, 26(5): 521-527. [10]张煜, 李娜娜, 丁汉凤, 等.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及创新应用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 2012, 44(4): 31-35. [11]山东省林业厅.东营市黄河三角洲野大豆原生境保护区建设项目完成招投标工作[EB/OL]. Http://www.sdly.gov.cn/channels/ch00029/201512/1cd7b423-4ead-408a-bbad-bc33199d07cb.htm, 2015-12-14. [12]王克晶, 李向华. 中国野生大豆遗传资源搜集基本策略与方法[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 13(3): 325-334. [13]朱维岳, 周桃英, 钟明, 等. 基于遗传多样性和空间遗传结构的野生大豆居群采样策略[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45(3): 321-327. [14]翟桂玉, 沈益新, 刘信宝, 等. 施肥对野生大豆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08, 16(5): 448-452. [15]杜高唐, 王金芬, 姜慧新, 等. 间作配置对苏丹草与野生大豆间作性能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10, 27(10): 121-127. [16]郑世英, 金桂芳, 耿建芬, 等.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种子营养成分比较[J].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54(3): 520-522. [17]丁艳来, 赵团结, 盖钧镒. 中国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特异性分析[J]. 生物多样性, 2008, 16(2): 133-142. [18]姜慧新, 翟桂玉, S曹阳, 等. 一种饲草型大豆的选育方法[P]. 中国专利, 201410527254.9, 2014-10-09. [19]毕云霞. 两个饲草植物新品种:“东饲豆1号”和“东选小叶野决明1号”[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38): 37. [20]卢道宽, 孙娟, 翟桂玉, 等.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秸秆营养品质研究[J]. 草业科学, 2012, 29(6): 950-954. [21]李福山. 中国野生大豆资源的地理分布及生态分化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2): 47-55. [22]曹永生, 张贤珍, 白建军, 等.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野生种质资源地理分布[J]. 作物学报, 1999, 25(4): 424-432. [23]崔雷照. 野大豆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J]. 饲料研究, 1992, 15(1), 23-24. [24]张煜, 王鹏, 刘玮, 等. 山东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 山东农业科学, 2014, 46(7): 145-149. [25]邹彩芬, 罗忠玲, 王雅鹏. 知识产权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J]. 中国科技论坛, 2006, 22(6): 56-60. [26]燕惠民. 我国野生大豆资源保护管理问题[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7, 26(6): 37-39. [27]陈井生, 赵迪, 段玉玺, 等. 北京小黑豆在大豆抗胞囊线虫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见: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33-335. [28]常汝镇. 国内外大豆遗传资源的搜集、研究和利用[J]. 大豆科学, 1989, 8(1): 87-96. [29]蕫英山. 中国野生大豆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30(4): 394-400. [30]王克晶, 李福山. 我国野生大豆(G. soja)种质资源及其种质创新利用[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0, 2(6): 69-72. [31]杨光宇, 郑惠玉. 大豆种间杂交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吉林农业科学, 1996, 37(2): 4-9. [32]孙寰, 赵丽梅, 黄梅. 大豆质核互作不育系研究[J]. 科学通报, 1993, 38(16): 1535-1536. [33]杨光宇, 王洋, 马晓萍, 等.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科学, 2005, 30(2): 61-63. [34]Grant V.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A critical study of evolutionary theory (2nded)[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1. [35]Millar C L, Libby W J. Strategies for conserving clinal, ecotypic, and disjunct population diversity in widespread species. In: Falk D A, Holsinger K E, et al. Genet Conservation Rare Plant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149-170. [36]刘亚男, 李向华, 王克晶. 国家基因库野生大豆微核心样本遗传变异性的SSR标记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9, 10(2): 211-217. [37]钱吉, 陈庠, 郑师章, 等. 不同纬度野生大豆种群间的遗传变异[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37(2): 208. [38]Jin Y, Zhang WJ, Fu Dx, et al. Sampling strategy within a wild soybean population based on its genetic variation detected by ISSR markers[J]. Acta Botanica Si nica, 2003, 45(8): 995-1002. [39]盖钧镒. 植物种质群体遗传结构改变的测度[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 6(1): 1-8, 14. [40]Breese E L. Regeneration and multiplic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in seed genebank: the scientific background[M]. IBPGR, Rome, 1989:69. [41]Brown A H D. Core collection: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genetic resources management[J]. Genome, 1989, 31(2): 818-824. [42]季彪俊. 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的内涵与方法. 见: 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报.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227-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