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学学报》,

专题

  • 图片丢失啦 食用菌

    以《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报道食用菌科研成果、生产实践、行业动态以及食用菌知识的论文为内容汇聚成虚拟专题,供相关研究者、食用菌爱好者阅读。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银耳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
    孙淑静,郑域茹,谢宝贵,游 凯,胡方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4): 42-4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085723  
    摘要 + 3245 )      PDF ( 563281KB )( 1416 )   
    以银耳芽孢为材料,由载体pEGFP、pCAMBIA1300经过Hind III和EcoRⅠ双酶切、连接、转化,重组质粒酶切验证,笔者成功构建了由双孢蘑菇gpd启动子调控EGFP基因的银耳真核表达载体,命名pCB-BEGFP。采用电击转化法将携带EGFP基因的银耳表达载体pCB-BEGFP转化到银耳芽孢。提取4个转化子基因组DNA,用EGFP基因特异引物 PCR扩增,电泳结果表明有与EGFP基因大小一致的特异带出现;荧光显微镜观察在再生培养基上的转化子可看到很强的绿光;其中一个转化子蛋白SDS-PAGE电泳,结果发现在大约27kD处有一明显的蛋白条带出现,与预期的蛋白分子量相近。以上结果证明EGFP基因转入银耳芽孢中,双孢蘑菇启动子可以调控外源基因的在银耳芽孢中正确表达。
    不同培养条件对草菇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
    王芳 陶鸿 陈明 赵大刚 卜文文 周佳燕
    农学学报    2011, 1 (2): 40-43.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1-xb0069  
    摘要 + 3044 )      PDF ( 929KB )( 2327 )   

    为给草菇液体菌种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具体的参考配方,明确草菇液体菌种生产过程中各种环境条件要求,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温度、摇瓶装液量、接种量、pH及培养时间对草菇V37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菇液体培养基适宜的配方是配方B,适宜的摇瓶装液量在80 mL,适宜的接种量在10%,适宜的pH 6~9,适宜的培养温度在30~32℃之间,适宜的培养时间是6~8天。

    藏灵菇源干酪乳杆菌KL1高产胞外多糖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刘 慧,熊利霞,韩 睿,陈 墨,张红星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11): 117-12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08-0756  
    摘要 + 2054 )      PDF ( 640872KB )( 911 )   
    本文利用从藏灵菇中筛选的产胞外多糖(EPS)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研究提高多糖产量的环境因素。针对主要影响胞外多糖合成的四个因素,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高产胞外多糖优化发酵条件: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12h,培养基起始pH为6.5,接种量为5%。在此优化条件下,胞外多糖的产量是优化前的1.39倍。
    香菇菌株的脱毒研究
    吴小平1,2,王 丽1,2,3,谢宝贵1,2,陈 剑1,2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24): 44-4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09-2282  
    摘要 + 1912 )      PDF ( 1838834KB )( 1191 )   

    香菇具独特香味且有多种保健功能,是我国栽培的主要食用真菌之一。但近些年我国大陆部分产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香菇病毒病,使香菇的产量和质量受到明显影响,重者绝收,损失严重。通过试验发现病毒在香菇中是普遍存在的。本文选取3株带毒香菇菌株,采用菌丝尖端挑取法(挑取长度小于0.2mm的菌丝尖端)进行脱毒。结果显示:通过菌丝尖端挑取法,获得一株无毒菌株(不含dsRNA条带),和一些未完全脱毒菌株(含1条11kb的dsRNA)。对脱毒不彻底菌株、脱毒彻底菌株以及带毒菌株分别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发现在pH值8时,脱毒菌株的生长速度比带毒菌株快,脱毒菌株的漆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明显大于带毒菌株,而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则没有显著区别。通过栽培实验,发现:三个菌株的子实体产量没有显著差别。

    藏灵菇源干酪乳杆菌KL1高产胆盐水解酶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刘 慧,熊利霞,李金锭,程 雪,张红星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12): 114-11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08-0764  
    摘要 + 1816 )      PDF ( 685457KB )( 1002 )   
    本文利用从藏灵菇中筛选的产胆盐水解酶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研究提高酶活力的环境因素。针对主要影响胆盐水解酶合成的四个因素,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高产胆盐水解酶优化发酵条件:葡萄糖添加量为2%、大豆蛋白胨添加量为2%、发酵温度为37℃、接种量为2%。在优化条件下,胆盐水解酶活力是优化前的7.4倍。
    食用菌病虫害危害分析与防治关键控制点
    胡清秀,宋金娣,管道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12): 401-40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08-0859  
    摘要 + 1740 )      PDF ( 861931KB )( 884 )   
    目前,国内有些食用菌基地使用农药现象比较严重,食用菌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安全,并成为制约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的瓶颈。本文在全面分析食用菌生产中常见病虫害发生特点的基础上,从食用菌生产工艺、食用菌病虫害关键控制点、规范使用农药和食用菌安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建议,为食用菌安全生产和全面提高食用菌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丽江山慈菇种子繁殖技术初报
    甄 莉,陈 勇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 (2): 267-26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602267  
    摘要 + 1737 )      PDF ( 168677KB )( 674 )   
    丽江山慈菇是一种益辟坚属的小草本药用植物,鳞茎含有秋水仙碱,其野生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医药生产的需求。对丽江山慈菇种子繁殖的适宜条件进行研究,表明丽江山慈菇种子的千粒重为0.3085g,种子活力为94%,其萌发的适宜光周期为18h,最适温度为25~28℃,适宜pH值为6.2~7.5,最佳浸种条件为50℃浸种12~18h,最佳低温处理条件为9℃处理5d,变温处理5d为最佳变温处理条件,最佳贮存时间为180d。
    香菇SSR-PCR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其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初步应用
    肖扬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2): 20-2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08-1053  
    摘要 + 1728 )      PDF ( 581129KB )( 768 )   
    摘 要: 利用ISSR-抑制PCR法结合Primer 3软件开发香菇特异性的SSR引物,并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香菇SSR-PCR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筛选,建立了最佳的SSR-PCR反应体系。在20μl反应体系中,包含1.5mmol/L Mg2+,75ng模板DNA,0.25mmol/L dNTPs,0.50μmol/L引物及1.5U Taq酶。梯度PCR试验筛选得到相应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为62℃。以该体系为基础,应用5对引物扩增8个香菇菌株的基因组DNA,均能获得理想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能较好地反映供试菌株的地理来源关系。以0.5 的相似性为分割点,8个菌株可分成2大类群。类群Ⅰ主要由北方菌株组成,类群Ⅱ由南方菌株组成。
    蜡蚧轮枝菌对平菇厉眼蕈蚊幼虫和蛹的毒力测定
    袁盛勇1,孔 琼2,张宏瑞3,陈赟娟2,张雪梅1,马艳粉3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19): 194-19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09-0995  
    摘要 + 1704 )      PDF ( 446490KB )( 584 )   

    摘 要: 采用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 MZ041024菌株不同分生孢子浓度对平菇厉眼蕈蚊的幼虫和蛹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MZ041024菌株杀虫活性较高,对幼虫和蛹最高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1.79%和88.94%,LC50分别达到1.745×105个/ml和4.723×105个/ml;LT50最短分别为3.51d和3.78d 。

    食用菌菌糠再利用技术研究
    陈君琛,沈恒胜,汤葆莎,李怡彬,彭澄清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 (11): 410-410.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611410  
    摘要 + 1686 )     
    为了解决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菌糠再利用技术问题,对不同菌糠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对菌糠替代部分木屑、棉籽壳和麦麸栽培食用菌的效果,以及施用菌糠有机肥对脐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菌糠可替代木屑、棉籽壳和麦麸作为培养料,栽培秀珍菇、金福菇和鲍鱼菇的生物效率分别达到64.95%、84.65%和70.49%,与CK差异不显著;施用菌糠有机肥的脐橙平均产量比CK增加5.54kg/株,达到极显著差异,并可提高脐橙的品质,改良果园土壤的结构。研究结果显示,食用菌菌糠的再利用技术对提高农业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食用菌深加工与功能性食品开发
    赵义涛 唐玉琴 刘 萍
    中国农学通报    2003, 19 (2): 109-10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302109  
    摘要 + 1675 )      PDF ( 185005KB )( 1096 )   
    在当前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开拓消费市场的重点应放在农村。本文总结了江西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与作用,提出了提高江西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对策。
    食用菌病毒研究进展
    李彦鹏,梁振普,张小霞,邱立友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 (8): 408-40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608408  
    摘要 + 1647 )     
    食用菌病毒作为真菌病毒的一部分,有多种形态,多数为分段的dsRNA基因组形式,也有正义单链RNA,其中主要编码衣壳蛋白和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目前,已有食用菌病毒基因组序列被测定,并分析了其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dsRNA技术和酶学方法使dsRNA食用菌病毒的研究很容易的深入到分子水平,特别是dsRNA技术,已在平菇得到应用。食用菌病毒有其特有的复制模式,分两个阶段进行,其原始的起源可能是自我复制的细胞内mRNA,因为细胞内mRNA明显的原始性。本文综述了上述内容,并对食用菌病毒与其寄主在共进化这方面做了进一步展望,对食用菌病毒的进一步研究,以及选育脱毒菌株,都有重要的意义。
    蔵灵菇源克鲁维酵母M3菌株胆盐水解酶的特性研究
    刘 慧,何 欢,张雪娇,潘昌莉,张红星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24): 102-10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09-1961  
    摘要 + 1624 )     

    摘 要:探讨蔵灵菇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菌株胆盐水解酶的特性及其发酵动力学原理。采用单因素多水平试验,在pH4~8、温度31~43℃、底物浓度4~8 mmol/L及不同化学试剂(SDS、EDTA、尿素、Cu2+ 、Mg2+、Ca2+、Fe3+、Al3+、Mn2+)的条件下,胆盐水解酶与底物反应30min,检测酶活力。胆盐水解酶最适反应条件:pH为6.0、底物浓度为7 mmol/L、温度为37℃,Mn2+、Fe3+、Ca2+金属离子对酶活性有较大提高作用,其他化学试剂对酶活性影响不大。胆盐水解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常数Km为2.60 mmol/L。M3菌株在18~21 h进入稳定期,18h对数生长期时酶活性达到最高,表明其胆盐水解酶发酵动力学类型为生长偶联合成型。

    出口型香菇菌株亲缘关系分析及品比
    姚强 任鹏飞 宫志远 高兴喜 刘岩 任海霞 曲玲 李瑾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17): 31-3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10-1316  
    摘要 + 1577 )      PDF ( 696271KB )( 1048 )   

    为了选育更适宜香菇菌棒出口的品种菌株,本文采用rDNA ITS序列分析了5个出口型香菇菌棒菌株的亲缘关系,并选择代表性菌株与国内几个主栽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和国外适应性出菇栽培。结果表明,5个出口型香菇菌株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可以分别聚为两个类群,其中菌株qh01、qh04、qh05和qh06聚为一组,说明这几个菌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菌株qh02单独聚为一组,表明该菌株与其他几个菌株亲缘关系较远。从品比试验和适应性栽培试验结果来看,各菌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而其中2个用于菌棒出口的菌株qh02和qh06,无论是在生长速度、出菇产量及子实体性状上,还是国外适应性出菇栽培上,都明显优于其他菌株,表明这2个菌株是适合作为菌棒出口的菌株。

    过量施用氮肥对苋菜和木耳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李忠芳,陈金瑛,陈 楚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 (11): 288-28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611288  
    摘要 + 1570 )     
    就苋菜、木耳菜不同施氮水平对其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为减少氮肥施用中的肥料污染问题提供理论基础。通过试验统计的方法进行设计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NO3—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施肥量超过某一临界值后,产量会下降,而硝酸盐含量仍有上升。同时,蔬菜在不同发育阶段、天气情况、施肥时间长短,NO3—含量也会有所不同。
    野生红菇菌丝体的分离
    陈少珍、黄思良、闭志强、蔡炳华、陈丽新、谢玲、苏国秀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20 (2): 5-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40205  
    摘要 + 1550 )      PDF ( 174668KB )( 907 )   
    本文以广西浦北县椎林下野生红菇的子实体作为分离材料,对子实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分别接入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上进行菌丝萌发试验,获得了红菇组织分离纯培养菌丝体。比较了几种不同成分培养基的分离效果,并对所获菌丝体的形态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经3代母种扩转,在Ⅰ号、Ⅴ号母种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良好。
    食用菌废料的综合利用研究
    米青山,王尚堃,宋建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 (2): 284-28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502284  
    摘要 + 1548 )      PDF ( 1248096KB )( 2954 )   
    在食用菌生产中,任意丢弃或堆制废料,是目前食用菌肥料处理上存在的一大问题。食用菌废料可以从以下8个方面进行重复利用:菌糠用于双孢菇制种,废料做家畜、家禽饲料,做农家肥料、燃料,做蔬菜育苗时代替覆土,提取激素和农药,废料饲养昆虫等。2001~2003年,周口市8县两区对食用菌废料综合利用的累计经济效益达2.5亿元。
    丝瓜伤流液对食用菌的保鲜效果
    刘微, 朱小平, 侯东军, 闫丽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20 (2): 63-6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40263  
    摘要 + 1539 )      PDF ( 96142KB )( 625 )   
    以质脆、颜色鲜艳的榆黄蘑为试材,研究了丝瓜伤流液对食用菌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丝瓜伤流液能有效延长食用菌的贮藏期,有利于保持商品质量。75%的有棱丝瓜伤流液保鲜效果最好,榆黄蘑菌盖开裂、变色、腐败变味等变质性状的出现比对照推迟4d~6d,10 0C下贮藏到12d时,失重仅为水对照的54.17%,极显著低于对照及其它处理。
    微波辅助提取香菇多糖的工艺研究
    何兵存,王义娜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 (11): 162-16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711162  
    摘要 + 1538 )      PDF ( 302830KB )( 700 )   
    对影响微波技术提取香菇多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考虑的因素包括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微波辐射时间、浸提次数等。结果表明,香菇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5,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3h,微波辐射3min,浸提1次。在此条件下,香菇多糖提取得率可达7.70%。
    蘑菇低温气调保鲜的初步研究
    王则金, ,林启训, ,谢雯君, ,冯定智,童金华 ,张云,张彩珍,胡亮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20 (4): 66-6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40466  
    摘要 + 1523 )      PDF ( 751757KB )( 518 )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探讨了NaCl浓度、护色时间及控制贮藏环境温度等3个因素对蘑菇子实体的开伞率、PPO酶活变化量及ADF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蘑菇经适当处理,可有效抑制其开伞和品质变化。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回归分析程序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以蘑菇开伞率、PPO酶活变化及ADF质量分数为因变量,3个因素的水平编码号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估计值与实测值吻合。相对于单纯低温保鲜,采用低温气调保鲜的蘑菇,其品质和理化指标更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