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Agriculture ›› 2024, Vol. 14 ›› Issue (11): 13-21.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4-0070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GUAN Yun1(), QIAN Linghan1, LI Shenlei1(), DAI Minghua2, ZHANG Xuezhong2, SONG Zhendong1, CUI Can1, LIN Xiaojun1
Received:
2024-04-07
Revised:
2024-07-10
Online:
2024-11-20
Published:
2024-11-19
GUAN Yun, QIAN Linghan, LI Shenlei, DAI Minghua, ZHANG Xuezhong, SONG Zhendong, CUI Can, LIN Xiaojun. Research Progress on Development of Plant Pesticides for Invasive Plant Mikania Micrantha[J]. Journal of Agriculture, 2024, 14(11): 13-21.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nxxb.caass.org.cn/EN/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4-0070
提取物种类 | 防治对象种类 |
---|---|
薇甘菊乙醇提取物 | 菜粉蝶、小菜蛾、褐飞虱、假眼小绿叶蝉、椰心叶甲、螺旋粉虱、月季长管蚜、椰子织蛾、苹果炭疽病原菌、 番茄灰霉病原菌、甘蓝黑斑病原菌、南瓜枯萎病原菌、黄瓜炭疽病原菌、小麦赤霉病原菌、玉米大斑病原菌、 棉花枯萎病原菌、番茄早疫病原菌、杨树溃疡病菌、小麦白粉病、芒果炭疽菌、芒果蒂腐菌、小麦纹枯病菌、 小麦全蚀病菌、福寿螺、非洲大蜗牛、白车轴草 |
薇甘菊氯仿萃取物 | 褐飞虱、苹果炭疽病菌、南瓜枯萎病菌、小麦纹枯病菌、辣椒疫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小麦赤霉病菌、 油菜菌核病菌、白菜黑斑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番茄叶霉病菌、小麦白粉病、小麦全蚀病菌 |
薇甘菊挥发油 | 菜蚜、小菜蛾、黄曲条跳甲、猿叶虫、黄曲条跳甲、枣尺蠖、水稻稻瘟病菌、香蕉枯萎病菌、长春花疫病病菌、黑麦草、稗 |
薇甘菊甲醇提取物 | 桑树柑桔全爪螨、桔小实蝇、椰心叶甲、二疣犀甲、辣椒疫霉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烟草花叶病毒、松材线虫 |
薇甘菊石油醚萃取物 | 椰心叶甲、椰子坚蚜、小麦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白粉病菌、黄瓜霜霉病菌、小麦全蚀病菌 |
薇甘菊丙酮提取物 | 菜粉蝶、小菜蛾、椰心叶甲、椰子坚蚜、辣椒疫霉病菌、玉米大斑病菌 |
薇甘菊乙酸乙酯萃取物 | 褐飞虱、小麦白粉病菌、小麦全蚀病菌、福寿螺、黑麦草、白车轴草 |
薇甘菊正丁醇萃取物 | 椰心叶甲、椰子坚蚜、小麦全蚀病菌、狗牙根、稗、牛筋草 |
提取物种类 | 防治对象种类 |
---|---|
薇甘菊乙醇提取物 | 菜粉蝶、小菜蛾、褐飞虱、假眼小绿叶蝉、椰心叶甲、螺旋粉虱、月季长管蚜、椰子织蛾、苹果炭疽病原菌、 番茄灰霉病原菌、甘蓝黑斑病原菌、南瓜枯萎病原菌、黄瓜炭疽病原菌、小麦赤霉病原菌、玉米大斑病原菌、 棉花枯萎病原菌、番茄早疫病原菌、杨树溃疡病菌、小麦白粉病、芒果炭疽菌、芒果蒂腐菌、小麦纹枯病菌、 小麦全蚀病菌、福寿螺、非洲大蜗牛、白车轴草 |
薇甘菊氯仿萃取物 | 褐飞虱、苹果炭疽病菌、南瓜枯萎病菌、小麦纹枯病菌、辣椒疫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小麦赤霉病菌、 油菜菌核病菌、白菜黑斑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番茄叶霉病菌、小麦白粉病、小麦全蚀病菌 |
薇甘菊挥发油 | 菜蚜、小菜蛾、黄曲条跳甲、猿叶虫、黄曲条跳甲、枣尺蠖、水稻稻瘟病菌、香蕉枯萎病菌、长春花疫病病菌、黑麦草、稗 |
薇甘菊甲醇提取物 | 桑树柑桔全爪螨、桔小实蝇、椰心叶甲、二疣犀甲、辣椒疫霉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烟草花叶病毒、松材线虫 |
薇甘菊石油醚萃取物 | 椰心叶甲、椰子坚蚜、小麦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白粉病菌、黄瓜霜霉病菌、小麦全蚀病菌 |
薇甘菊丙酮提取物 | 菜粉蝶、小菜蛾、椰心叶甲、椰子坚蚜、辣椒疫霉病菌、玉米大斑病菌 |
薇甘菊乙酸乙酯萃取物 | 褐飞虱、小麦白粉病菌、小麦全蚀病菌、福寿螺、黑麦草、白车轴草 |
薇甘菊正丁醇萃取物 | 椰心叶甲、椰子坚蚜、小麦全蚀病菌、狗牙根、稗、牛筋草 |
[1] |
谭海军. 中国生物农药的概述与展望[J]. 世界农药, 2022, 44(4):16-27+54.
|
[2] |
于忻滢, 张国良, 范松, 等.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7):123-129.
|
[3] |
刘军. 中国植物源农药研究与应用[J]. 农药学学报, 2021, 23(1):138.
|
[4] |
张兴, 马志卿, 冯俊涛, 等.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5, 31(5):685-698.
doi: 10.16409/j.cnki.2095-039x.2015.05.009 |
[5] |
操海群, 岳永德, 花日茂, 等.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综述)[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0(1):42-46.
|
[6] |
杨欣蕊, 廖艳凤, 赵鹏飞, 等. 植物源农药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 南方农业, 2022, 16(11):33-36.
|
[7] |
徐小伟, 泽桑梓, 杨斌, 等. 薇甘菊的分布危害、生物防治及资源化利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 热带农业科学, 2014, 34(12):75-84.
|
[8] |
王志远, 莫南. 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的综合利用与开发[J]. 中国园艺文摘, 2014, 30(1):214-217.
|
[9] |
王志远, 莫南, 田先娇. 外来植物薇甘菊的开发利用前景[J]. 杂草科学, 2013, 31(3):8-11.
|
[10] |
周海燕, 黄业进. 薇甘菊综合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进展[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09(3):46-48.
|
[11] |
邵华, 彭少麟, 王继栋, 等. 薇甘菊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前景[J]. 生态科学, 2001(Z1):132-135.
|
[12] |
张正炜, 郗厚诚, 常文程, 等. 我国植物源农药商品化应用现状及产业发展建议[J]. 世界农药, 2020, 42(12):6-15.
|
[13] |
闫小玲.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1.
|
[14] |
魏丹丹, 刘嘉艺, 徐明明, 等. 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研究进展与资源化利用策略[J]. 中国现代中药, 2023, 25(9):1853-1865.
|
[15] |
谢宝华, 路峰, 韩广轩. 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 27(12):1870-1879.
|
[16] |
余细红, 李韶山. 外来入侵植物五爪金龙的防治及其资源化利用展望[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58(4):5-9.
|
[17] |
焦玉洁, 刘万学, 刘海, 等. 无害化处理紫茎泽兰生产有机肥研究进展[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5(6):27-31+36.
|
[18] |
李丹. 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的资源化利用研究[D]. 合肥: 安徽农业大学, 2014.
|
[19] |
王宁, 汤丽昌, 杨先会, 等. 外来入侵植物假臭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 草业科学, 2011, 28(10):1882-1887.
|
[20] |
韩诗畴, 李丽英, 彭统序, 等. 薇甘菊的天敌调查初报[J]. 昆虫天敌, 2001(3):119-126.
|
[21] |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 植物粗提物对褐稻虱成虫取食的影响[J]. 昆虫知识, 2009, 46(4):620-623.
|
[22] |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 非嗜食植物次生物质对褐稻虱种群的干扰作用[J]. 环境昆虫学报, 2009, 31(1):85-89.
|
[23] |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 薇苷菊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种群的干扰作用[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8(2):254-257.
|
[24] |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 薇甘菊五种溶剂提取物对褐稻虱种群的干扰作用[J]. 昆虫知识, 2010, 47(3):538-542.
|
[25] |
冯惠玲, 杨长举, 张兴, 等. 薇甘菊对昆虫和病原菌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4):82-85.
|
[26] |
张茂新, 凌冰, 孔垂华, 等. 薇甘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对昆虫的生物活性[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1):93-96.
|
[27] |
赵辉, 张茂新, 凌冰, 等. 非寄主植物挥发油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嗅觉、取食及产卵行为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3(2):38-40.
|
[28] |
岑伊静, 庞雄飞, 凌冰, 等. 薇苷菊提取物对桔全爪螨的产卵驱避作用及有效组分分析[J]. 生态学报, 2004(11):2542-2547.
|
[29] |
欧剑峰, 黄鸿, 徐洁莲, 等. 薇甘菊对桔小实蝇的驱避试验初报[J]. 昆虫天敌, 2005(4):183-187.
|
[30] |
李振刚, 刘韬. 薇甘菊挥发油对枣尺蠖的室内活性分析[J]. 青海农林科技, 2013(1):9-10+27.
|
[31] |
杨耀峰, 张金凤. 薇甘菊挥发油对枣尺蠖的生物活性分析[J]. 四川林业科技, 2012, 33(5):92-93+98.
|
[32] |
许华, 杨飘, 余松夏, 等. 薇甘菊与三裂叶蟛蜞菊粗提液对莴苣指管蚜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54(10):2390-2393.
|
[33] |
邢树文. 4种入侵植物水提液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J].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40(6):88-90.
|
[34] |
冯安伟, 章玉苹, 岑伊静, 等. 薇甘菊乙醇提取物对假眼小绿叶蝉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及其对蜘蛛的影响[J]. 环境昆虫学报, 2010, 32(1):54-59.
|
[35] |
吕朝军, 钟宝珠, 孙晓东, 等. 薇甘菊粗提物在椰心叶甲上的防控潜力[J]. 昆虫学报, 2010, 53(3):349-353.
|
[36] |
李洪, 钱军, 吕朝军, 等. 薇甘菊次生物质对椰心叶甲的忌避活性[J].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55(7):1717-1719.
|
[37] |
钱军, 岑选才, 杜尚嘉, 等. 薇甘菊提取物对椰心叶甲胃毒和拒食活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27):258-26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5010164 |
[38] |
钱军, 杨文凤, 吕朝军, 等. 薇甘菊提取物对椰子坚蚜的生物活性[J]. 生物安全学报, 2015, 24(3):238-240.
|
[39] |
钱军, 钟宝珠, 苟志辉, 等. 薇甘菊提取物对螺旋粉虱的生物活性[J]. 生物安全学报, 2013, 22(1):33-37.
|
[40] |
敖苏, 林小漫, 张旭, 等. 3种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椰子木蛾的杀虫活性研究[J]. 中国果树, 2018(3):19-22.
|
[41] |
钟宝珠, 吕朝军, 王东明, 等. 薇甘菊甲醇提取物对二疣犀甲生长发育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12, 55(9):1062-1068.
|
[42] |
钟宝珠, 吕朝军, 钱军, 等. 薇甘菊提取物对红脉穗螟的产卵忌避及杀卵作用[J]. 昆虫学报, 2014, 57(9):1112-1116.
|
[43] |
和玉华, 牛芸, 张大才, 等. 5种外来入侵植物的茎叶提取物对月季长管蚜的触杀效果实验[J]. 西部林业科学, 2014, 43(2):121-124.
|
[44] |
欧剑峰. 薇甘菊活性化学成分对双额岩小粪蝇驱避作用研究[D]. 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 2018.
|
[45] |
庄世宏. 小花假泽兰杀菌作用研究[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46] |
祝木金, 冯俊涛, 冯惠玲, 等. 小花假泽兰提取物对十余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测试[J]. 西北农业学报, 2003(4):53-55.
|
[47] |
余鑫平. 小花假泽兰杀菌活性成分研究[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
[48] |
郝彩琴. 小花假泽兰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
[49] |
庄世宏, 郝彩琴, 冯俊涛, 等. 小花假泽兰的抑菌活性成分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0, 36(3):293-298.
|
[50] |
张茂新, 凌冰, 孔垂华, 等. 薇甘菊挥发油的化感潜力[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10):1300-1302.
|
[51] |
许华, 阮晓慧, 刘小函, 等. 三种外来入侵植物提取液对三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J].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52(24):6057-6059+6086.
|
[52] |
余鑫平, 冯俊涛, 刘晓明, 等. 小花假泽兰茎叶中杀菌活性成分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6(5):1001-1006.
|
[53] |
何书婷, 贺锐林, 王立, 等. 5种入侵植物提取物对2种芒果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J]. 热带生物学报, 2017, 8(1):22-28.
|
[54] |
张威, 祁进康, 吴江梅, 等. 薇甘菊提取物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23, 55(1):112-117.
|
[55] |
李君, 李, 曹坳程, 等. 薇甘菊杀线虫活性成分及其对番茄生长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41(19):70-74.
|
[56] |
张天柱, 曾勇, 李辉, 等. 14种菊科植物提取物对松材线虫和淡色库蚊的光活化毒杀作用[J]. 西北植物学报, 2010, 30(4):821-826.
|
[57] |
李振刚. 3种菊科植物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的毒杀作用研究[J]. 河北林业科技, 2012(2):1-3.
|
[58] |
邹湘辉, 谢东, 吴丽娜, 等. 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福寿螺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55(6):1451-1454.
|
[59] |
王新峰, 李再园, 刘博, 等. 基于入侵植物和蜗牛信息素的非洲大蜗牛新型诱杀剂研究[J]. 生物安全学报, 2022, 31(3):289-294.
|
[60] |
宋春秀, 章家恩, 罗明珠, 等. 薇甘菊浸提液对福寿螺主要器官组织损伤的扫描电镜观察[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8):1876-1880.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0)08-1876-05 |
[61] |
王建国, 李拥军, 郭佛杨, 等. 薇甘菊对农田常见杂草和水稻化感作用的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3, 42(10):88-90.
|
[62] |
王建国, 李拥军, 戴展都, 等. 薇甘菊化感物质的分离与鉴定[J]. 河南农业科学, 2013, 42(11):102-105.
|
[63] |
张一宾. 来自植物的农药和作为农药的植物[J]. 江苏化工, 2001(2):40-44.
|
[64] |
杜小凤, 徐建明, 王伟中, 等.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J]. 农药, 2000(11):8-10.
|
[65] |
刘慧雯. 植物源农药品种及药效介绍[J]. 农村新技术, 2018(7):40-41.
|
[66] |
强胜, 张欢. 中国农业生态系统外来植物入侵及其管理现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2, 45(5):957-980.
|
[67] |
梁景, 黄瑞鹏, 韩其昌. 外来植物入侵及防控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21(8):92-94.
|
[68] |
龙雨彤, 王思哪, 梁彩彤, 等. 我国外来植物入侵探究进展[J]. 现代园艺, 2017(16):119.
|
[69] |
张顺合, 张志华, 陈冬东. 外来有害植物入侵对我国生态安全的影响[J]. 植物检疫, 2015, 29(4):4-7.
|
[70] |
我国外来植物已逾500种[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4, 36(12):49.
|
[71] |
沈建军. 植物源农药筛选和开发[Z].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2.
|
[72] |
唐万侠. 植物源生物杀虫剂的研发与应用[Z].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2018-05-22.
|
[73] |
杨学涛, 王秀平, 彭飞, 等. 77种植物提取物杀虫活性初步研究[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4, 40(5):987-999.
doi: 10.16409/j.cnki.2095-039x.2023.11.014 |
[74] |
刘锦霞, 李晶, 张丹丹, 等. 11种植物源杀虫活性成分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测定[J]. 植物保护, 2023, 49(1):351-356.
|
[75] |
王彩霞, 兰妍彦, 孟衍朴, 等. 87种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J]. 植物保护, 2023, 49(4):293-301+308.
|
[76] |
于化龙, 李晶晶, 任美儒, 等. 110种植物提取物杀虫活性初步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42(7):2085-2093.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21.07.036 |
[1] | 严泽生 and . Soft Rot of Amorphophallus and Its Control Research Progress [J]. Journal of Agriculture, 2018, 8(9): 15-19. |
Viewed | ||||||
Full text |
|
|||||
Abstrac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