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小珍,张大勇等.基于生态足迹法县级区域可持续发展趋势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486-488. [2]薛冰.青海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耦合演变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21-124. [3]郭存芝,凌亢等.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143-148. [4]王晓鹏,丁生喜等.基于多元统计和APH青藏高原牧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6):143-147. [5] 董泽琴,孙铁珩. 生态足迹研究--辽宁省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 生态学报,2008,24(12):2736-2738. [6]丁生喜,环青海湖区域生态足迹的动态测度与分析[J]. 生态经济,2011, (1):156-159. [7] 高鹭、张宏业.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2):19-26 [8] 章锦河,张捷.国内生态足迹模型研究进展与启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2):90-95. [9] 周丽萍,王平,刘淑英等.1990-2010年高台县耕地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动态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30(4):207-212. [10] 田杰,姚顺波.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陕西省可持续发展动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1),114-120. [11] 朱莎莎,赵先贵.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四川省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5):78-83. [12] 顾晓薇,王青,王军.国家生态压力与生态利用效率研究[J].资源科学,2007,39(3). [13] 王晓鹏,丁生喜.基于生态足迹的青海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2):40-44. [14] 河南年鉴编委会编.河南省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15] 王建军,许小冉.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分析[J].开发研究,2010(1):21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