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晓华.大力发展一村一品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J].农村经营管理,2015(11):6-9 [2]马会平,李淑云.对“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的探析[J].中国果菜,2014(6):72-75 [3]卢向虎,秦富.国外“一村一品”运动对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借鉴{J}.世界农业,2007(10):16-19 [4]黄映晖,史亚军,李立伟,唐衡.北京郊区“一村一品”发展特点、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08(8):490-494. [5]刘学通.“一村一品”的意义[J] .中国牧业通讯,2006(23):25-25. [6]焦丽艳,胡雨村.江西省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系统研究——“一村一品”模式的定位与措施[J].现代农业,2007(1):46-47 [7]孔祥智,李圣军.发展“一村一品”经济:背景、内容与原则[J].贵州社会科学,2008(2):92-98 [8]白彦锋,张维霞.立足“新常态”,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J].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5(6):120-127 [9] 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规划编制委员会.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规划,2015,9. [10]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报告[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180-191. [11]杜青林.发展“一村一品” 促进强村富民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村经营管理,2006(7):4-8. [12]蔡雪雄.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态势与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161-166. [13]张义博.农业现代化视野的产业融合互动及其路径寻找[J].改革,2015(2):98-107. [14]蒙惠军,曹彬,田芳银,孙战育,刘亚萍.渭南市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4(3):228-232. [15]石忆邵.都农融合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向[J].广东社会科学,2015(6):5-11. [16]王乐君.一村一品看似小,实则是篇大文章[J].农村经营管理,2015(11). [17]陈正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理论与机制[J].高等农业教育,2013(5):109-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