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赵新宇.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研究的若干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1):168. [2] 包晓斌.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0):40-45.
 [3] 赵鹏. 农田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措施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4,(06):54.
 [4] 李萍. 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施工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3):166.
 [5] 宋克超,华怀峰,赵伏伟.农业管理节水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3,(23):201.
 [6] 李建民,王璞,周殿玺,等.灌溉制度对冬小麦耗水及产量的影响[J].生态农业研究,1999,(04):25-28.
 [7] 杨静敬,路振广,潘国强,等. 亏缺灌溉对冬小麦耗水规律及产量的影响[J].节水灌溉,2013,(04):8-11.
 [8] 董浩,夏光利,鞠正春,等.灌溉量和灌溉时期对宽幅精播冬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Technology,2016,(09):2051-2054.
 [9] 李子春,翟新友,左勇,等.节水灌溉设备适应性浅析──对喷灌、微灌、滴灌、渗灌设备的应用分析[J]. 山东农机,1998,(05):4-5.
 [10] 王留运,岳兵,张顺尧,等.我国工程节水灌溉器材设备简况与综合评价[J].节水灌溉,2004,(01):40-41.
 [11] 满建国,王东,于振文,等. 不同带长微喷带灌溉对土壤水分布与冬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3,(08):2186-2196.
 [12] 满建国,王东,张永丽,等.不同喷射角微喷带灌溉对土壤水分布与冬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3,(24):5098-5112.
 [13] 张芳,张玉顺,秦海霞. 风对微喷带喷洒均匀度的影响[J]. 节水灌溉,2010,(11):46-47 50.
 [14] 孙先明,孙锦秀,王春华. 微灌带的发展研究现状及前景[J]. 农机化研究,2006,(03):33-34.
 [15] 周斌,封俊,张学军,等.微喷带单孔喷水量分布的基本特征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3,(04):101-103.
 [16] 白珊珊,万书勤,康跃虎,等.作物遮挡下不同微喷带灌溉关键参数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2015,(01):27-32.
 [17] 张芳,丁学赏,秦海霞,等. 微喷带喷洒均匀度试验研究[J]. 人民黄河,2009,(12):8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