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华荣祥,祖厉河典型小流域面源污染特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2] Novotny V, Olem H. Water quality prevention,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diffuse pollution. 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1993: 2 [3]于维坤,丹江口库区小流域面源污染特征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硕士论文,2009. [4]杨育红,阎百兴.中国东北地区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0,21(3):777-784. [5]翟平阳.松花江流域水质污染的防治[J].北方环境,2003,第1期:12-14. [6]于丽捷,梁德明,车蓉.浅谈牡丹江面源污染对地表水的影响[J].北方环境,2004,29(4):29-30. [7]杜传德,孙维山,孙航,等.哈尔滨市农业面源污染初步调查及防治对策[C].全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综合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56-58. [8]布萨达,呼兰河哈尔滨段水环境现状模拟与保护策略[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6. [9]郭敏,方海燕,李致颖.基于SWAT东北黑土区乌裕尔河流域径流模型模拟[J].水土保持研究,2016,23(4):43-47,54. [10]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NationalWaterQualityInventory:1994Report to Congress. Washington DC,1996. [11]张永强,周宁,高延雷,等.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农业面源污染的交互影响研究[J].黑龙江省畜牧兽医, 2017,524(4): 41-44. [12]张彦涛,张旭东.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调查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6):27-31. [13]李家宇,吕傲扬. 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分析—基于 1987—2015 年统计数据[J].中国林业经济,2017,142(1):44-48. [14]陈守越.南通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与综合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 [15]斯琴高娃.松花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16]周军,张颖,高凤杰,等.阿什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优先控制区域识别[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3):180-184. [17]周军,叶珍,马云,等.牡丹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2):46-48. [18]万美英,刘宝玲,蒋志伟.兴凯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第20期:5-6. [19]朱丹丹.大庆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与综合评价[D],东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20]张力,徐志金,滕志坤.松花江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7):55-56,61. [21]王忠良,陈丹娃,王树力.哈尔滨松北湿地对农业非点源污染截留和去除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4,42( 3): 844-846. [22]张兰庆.黑龙江省垦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J].现代化农业2014,417(4):62-63. [23]马放,姜晓峰,王立雷,等.基于SWAT模型的阿什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 [J].中国环境科学,2016,36(2):610-618. [24]王立,马放,吴洁婷,等.基于菌根技术的“三段式”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展望[J].中国给水排水,2013,29(6):6-10. [25]王曙光,石锐.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问题及国外经验借鉴[J].经济研究导刊, 2016,286( 5): 36-40. [26]石锐.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政策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硕士论文,2016. [27]隋明锐.阿什河哈尔滨段水质模拟与纳污能力核算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 [28]于丽捷,梁德明,车蓉.浅析牡丹江面源污染对地表水的影响[J].北方环境, 2004,29(4): 29-30. [29]曹峰.松花江水污染的原因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第25期,33. [30]赵新宇.黑龙江省水环境特征污染物排放现状[J].黑龙江环境通报, 2012,36(2): 90-92. [31]侯炳江.黑龙江省面源污染源调查与污染物估算[J].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9,36(1): 74-78. [32]姜晓峰.阿什河流域非点源污染分布特征解析与防控策略[D],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15. [33]周军,马云,叶珍,等.阿什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及现状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5):164-168. [34]布萨达.呼兰河哈尔滨段水环境现状模拟与保护策略[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6. [35]张立坤,香宝,胡钰,等.基于输出系数模型的呼兰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输出风险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33(1):148-154. [36]窦培谦,王晓燕,王丽华.非点源污染中氮磷迁移转化机理研究进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2):93-98. [37]程炯,林锡奎,吴志峰,等.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6,15(3):641-644. [38]梁雄伟.阿什河流域滨岸缓冲带结构设计及功能强化技术[D],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17. [39]孙洋阳.松花江哈尔滨段水质调查与底泥吸附释放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40]丁晶.松花江干流PCBs、OCPs、PAHs时空分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 [41]李瑛,雷风华.松花江流域OCPs 污染评价[J].黑龙江省科技信息, 2013, 118. [42]岳勇,程红光,杨胜天,等.松花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评价[J].地理科学,2007,27(2):231-236. [43]黄月,丁恩俊.国外面源污染控制的政策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12,689:204-205. [44]夏天.基于农户生产行为的黑龙江省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4. [45]杨林章,冯彦房,施卫明,等.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96-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