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训忠, 李伯航. 玉米大豆间混作互补与竞争效应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87(2):80-88.
|
[2] |
庄同金. 基于玉米带状种植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9):28.
|
[3] |
陈东林. 浅谈间作、套种和带状种植[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7(6):17-18.
|
[4] |
雍太文, 杨文钰.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成效及发展建议[J].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2(3):20-22.
|
[5] |
雍太文, 陈平, 刘小明, 等. 减量施氮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土壤氮素氨化、硝化及固氮作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8, 44(10):1485-1495.
doi: 10.3724/SP.J.1006.2018.01485
|
[6] |
雍太文, 刘小明, 刘文钰, 等. 减量施氮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下作物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5, 35(13):4473-4482.
|
[7] |
雍太文, 刘小明, 宋春, 等. 种植方式对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中作物产量、养分吸收和种间竞争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23(6):659-667.
|
[8] |
于文波, 李孝忠. 扩种背景下大豆供需矛盾分析及对策建议[J]. 大豆科技, 2023(6):1-8.
|
[9] |
马增林.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哈尔滨: 东北农业大学, 2009.
|
[10] |
杨文钰, 雍太文, 王小春, 等.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J]. 中国高新科技, 2020(15):149-151.
|
[11] |
杨文钰, 杨峰. 发展玉豆带状复合种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21):3748-3750.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9.21.003
|
[12] |
杨科, 徐红丽, 许靖宜, 等.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产量与效益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49(17):40-42.
|
[13] |
范元芳, 杨峰, 何知舟. 套作大豆形态、光合特征对玉米荫蔽及光照恢复的响应[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 24(5):608-617.
|
[14] |
封亮, 黄国勤, 杨文亭, 等. 江西红壤旱地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种间关系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1, 29(7):1127-1137.
|
[15] |
封亮, 王淑彬, 杨文亭, 等. 红壤旱地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大豆科学, 2020, 39(6):882-890.
|
[16] |
封亮, 王淑彬, 杨文亭, 等. 带宽、行比配置对玉米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积累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0, 42(3):429-437.
|
[17] |
袁嘉磊. 玉米大豆不同间作模式群体生理基础及适宜性研究[D]. 呼和浩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18] |
李淑敏. 间作作物吸收磷的种间促进作用机制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04.
|
[19] |
赵伟. 减量施磷条件下玉米—大豆套作系统土壤磷素利用与磷流失研究[D]. 成都: 四川农业大学, 2018.
|
[20] |
曾昭海. 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研究进展及前景[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 26(1):57-61.
|
[21] |
王雪蓉, 张润芝, 李淑敏, 等. 不同供氮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动态模拟[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 27(9):1354-1363.
|
[22] |
任媛媛, 王志梁, 王小林, 等. 黄土塬区玉米大豆不同间作方式对产量和经济收益的影响及其机制[J]. 生态学报, 2015, 35(12):4168-4177.
|
[23] |
陈文杰, 梁江, 汤复跃, 等. 广西春大豆与玉米不同间作模式效益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2017, 48(4):633-639.
|
[24] |
胡斐. 玉米密度与株型对玉/豆间作体系的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D]. 成都: 四川农业大学, 2018.
|
[25] |
赵建华, 孙建好, 李伟绮. 玉米播期对大豆/玉米间作产量及种间竞争力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 26(11):1634-16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