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维,郑曙峰,路曦结,等.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皖杂棉11号’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J].农学学报,2014,4(10):15-18. [2]李冉,杜珉.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及方向[J].中国农机化,2012,(3):7-10. [3]刘小玲,王维,郑曙峰,等.CCGI在2013年安徽省棉花长势监测中的应用[J].农学学报,2014,4(11):105-108. [4]郑曙峰,周晓箭,路曦结,等.安徽省发展机采棉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6):118-120. [5]周亚立,刘向新.机采棉技术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A].2010国际农业工程大会现代农机新技术应用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10,413-417. [6]代建龙,李维江,辛承松,等.黄河流域棉区机采棉栽培技术[J].中国棉花,2013,40(1):35-36. [7]孙天曙,朱永歌,陈标,等.苏沿海棉区机采棉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探讨[J].棉花科学,2014,36(4):41-44. [8]席凯鹏,杨苏龙,史高川,等.山西省发展机采棉的技术分析与前景展望[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10):1140-1143. [9]张教海,别墅,王孝刚,等.浅析湖北省机采棉发展思路与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9):4540-4543. [10]李冉,杜珉.加快推进黄河流域棉花生产机械化:迫切性、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基于山东、河北棉花生产机械化情况的调查[J].中国棉花,2013,40(06):1-4. [11]陈雪梅,张晓洁.山东省发展机采棉的前景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2):107-111. [12]李景龙,郭利双,李飞.湖南棉花生产轻简化(机械化)的设想与实践[A].中国棉花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3,1-3. [13]王维,徐道青,刘小玲,等.安徽沿江棉区棉花区域大配方效果验证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23):28-30. [14]别墅,王孝纲,张教海,等.长江中游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规范[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4):5603-5605. [15]张德贵,孔繁玲,张群远,等.建国以来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Ⅰ.产量及产量组分性状的改良[J].作物学报,2003,29(2):208-215. [16]高峻岭,李祥云,宋朝玉,等.密度、播期、有机肥对棉花产量及部分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8,(6):20-23. [17]罗宏海,赵瑞海,韩春丽,等.缩节胺(DPC)对不同密度下棉花冠层结构特征与产量性状的影响[J].棉花学报,2011,23(4):334-340. [18]王平,陈新平,田长彦,等.不同水氮管理对棉花产量、品质及养分平衡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4):761-769. [19]李丕明,何钟佩,李召虎.棉花应用缩节安(DPC)化控技术研究概况与进展[J].作物杂志,1991,(2):1-3. [20]刘爱玉,李瑞莲,陈金湘.栽培因子对抗虫杂交棉生育期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2):120-123. [21]顾正清,刘章勇.密植化控对棉花增结内围铃及早熟性影响的研究[J].棉花学报,1998,10(4):216-219. [22]张旺锋,王振林,余松烈,等.种植密度对新疆高产棉花群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4,28(2):164-171. [23]潘晓康,蒋国柱.棉花去早蕾对结铃影响的模拟与分析[J].棉花学报,1991,3(1):77-85. [24]邓绍华,蒋国柱,潘晓康.棉花摘除早蕾后的生育、生理效应及优质增产机理研究[J].作物学报,1991,17(6):401-408. [25]刘伟仲,陈剑平,顾双平.棉花化学封顶控晚蕾的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1988,(6):14-1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