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芳,陈绪敖. 安康富硒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13,(03):236-239. [2] 刘永贤,阳继辉,石玫莉,等. 广西富硒功能农产品开发前景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5,(01):176-178.[3] 石玫莉. 广西富硒农业发展对策与建议[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09):175-176+259. [4] 陈绪敖. 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2,(12):2620-2623+2627. [5] 吴文良,张征,卢勇,等. 江西省丰城市“中国生态硒谷”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03):72-75. [6] 高显钧. 富硒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14-58. [7] 于永超. 论富硒绿色食品产业链的互动构建[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02):281-284. [8] 唐广生. 田野有“硒”望 富硒更富民[N]. 广西日报,2014-03-26(011). [9] 庞骋思. 广西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浅析[J]. 广西农学报,2016,(04):76-78. [10] 单玲玲.广西边境贸易研究—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D].青岛大学,2010:14-16. [11] 罗仁斌. 广西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33-34. [12] 刘永贤,潘丽萍,杨彬,等.科学推进贵港市富硒生态产业发展打造西江流域“中国硒港”[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01):158-160. [13] 高显钧,白裕兵,魏虹. 我国富硒食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研究[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3,(09):26-29. [14] 蒋婷,董追,程杰,郭猛. 富硒产品的价值与市场推广[J]. 经济论坛,2008,(22):109-111+117. [15] 张驰,吴永尧,彭振坤. 植物硒的研究进展[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58-62. [16] 余谦,张淑萍,郑明喆. 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研究进展[J]. 安康学院学报,2012,(04):45-47+50. [17] 徐庆国,刘红梅,黄丰. 我国富硒农产品开发与推广的探讨[J]. 作物研究,2013,(05):461-464. [18] 成党伟. 陕南富硒农产品区域产业集群及品牌发展战略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1,(17):108-110+125. [19] 陈冬. 富硒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苏州大学,2016:36-64. [20]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B/OL].https://www.gxtj.gov.cn. 2016-04-17. [21] 杨朔. 富硒农产品的开发前景思考[J]. 农业与技术,2015,(20):16. [22] 王东生. 陕南富硒特色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 学理论,2011,(25):57-58. [23] 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国富硒农业发展蓝皮书2016[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