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冯, 顾楠, 赵国华. 不同品种菱角淀粉的颗粒特性研究[J]. 食品科学, 2010, 31(3):118-122.
|
[2] |
彭友林, 王云, 向国红, 等. 洞庭湖湿地菱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J]. 贵州农业科学, 2016, 44(3):13-17.
|
[3] |
WU S Q, HE S B, ZHOU W L, et al. De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aquatic macrophytes 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 as carbon resource in constructed wetland[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7, 231(1):1122-1133.
doi: 10.1016/j.envpol.2017.07.049
URL
|
[4] |
HAN C, DING S M, YAO L, et al. Dynamics of phosphorus-iron- sulfur at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influenced by algae blooms decomposition[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5. 300: 329-337.
doi: 10.1016/j.jhazmat.2015.07.009
URL
|
[5] |
汤志凯, 张毅敏, 杨飞, 等. 3种水生植物腐解过程中磷营养物质迁移转化过程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9, 39(3):716-721.
|
[6] |
雷泽湘, 徐德兰, 顾继光, 等. 太湖大型水生植物分布特征及其对湖泊营养盐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7(2):698-704.
|
[7] |
刘存歧, 杨军, 马晓利, 等. 种植菱和莲对白洋淀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的效果[J]. 湿地科学, 2013, 11(4):510-514.
|
[8] |
戴伟东, 郑媛媛, 岑旭东, 等. 菱角种植对三垟湿地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作用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9, 41(1):50-54,59.
|
[9] |
闫子胜, 陈敏东, 李凤英, 等. 大面积种植红菱对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效果的影响[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 16(9):103-108.
|
[10] |
杨孟, 李凤英, 杨兆平, 等. 太湖菱控制性种养工程的环境绩效评估[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 39(12):200-208.
|
[11] |
司圆圆, 卢王梯, 陈兴汉, 等. 菱角对农村富营养化水体营养盐吸收的初步研究[J]. 水生态学杂志, 2018, 39(1):32-36.
|
[12] |
马长乐, 李靖, 敖新宇, 等. 几种水生植物对氮素的利用及园林应用[J]. 北方园艺, 2012(14):84-87.
|
[13] |
张芳, 易能, 张振华, 等. 不同类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氮转化及环境因素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31(5):1045-1052.
|
[14] |
黄艳, 王峰, 孔令苹, 等. 不同水生蔬菜品种对水质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 2016(1):20-22.
|
[15] |
汪文强, 王子芳, 高明. 5种水生植物的脱氮除磷效果及其对水体胞外酶活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6, 10(10):5440-5446.
|
[16] |
王海东, 方凤满, 谢宏芳. 中国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与展望[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10(1):14-18.
|
[17] |
李玥. 镉、铜、锌对四种水生植物的毒性效应[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
[18] |
崔君, 王嘉慧, 张栋, 等. 和睦湿地水生植物重金属富集能力的分析[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15(5):490-494.
|
[19] |
李大辉, 施国新, 丁小余, 等. Cd2+、Hg2+对菱幼苗生长及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J].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9, 17(3):147-150,159.
|
[20] |
王方园, 谢晓君, 龙珠, 等. 砷和汞在水生蔬菜及其生长环境中的迁移富集[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0(2):214-220.
|
[21] |
王云. 宣城市野生菱资源分布现状及保护措施[J]. 安徽农学通报月刊, 2012, 18(9):121-122.
|
[22] |
陈国祥, 刘双, 王娜, 等. 磷对水生植物菱及睡莲叶生理活性的影响[J]. 南京師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5(1):71-77.
|
[23] |
李双梅, 柯卫东, 彭静, 等. 菱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研究[J]. 长江蔬菜, 2014(18):45-47.
|
[24] |
王本翠, 母秀民, 张敬武, 等. 品种与生态环境对菱角产量影响的研究[J]. 中国果菜, 2009(9):18-19.
|
[25] |
姚祥坦, 张敏, 沈亚强, 等. 南湖菱内塘栽培替代品种筛选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3):385-387.
|
[26] |
汪芽芬, 王镇, 骆文婷, 等. 金菱1号菱角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23): 113,116.
|
[27] |
王镇, 寿伟国, 莫苗根, 等. 绍兴地区不同菱角品种对比试验[J]. 长江蔬菜, 2016(12):28-29.
|
[28] |
汪芽芬. 绍兴市柯桥地区菱角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8): 119,121.
|
[29] |
孙芳芳, 尹渝来, 鲍忠洲. 苏州地区栽培菱角品种比较试验[J]. 长江蔬菜, 2017(18):99-101.
|
[30] |
徐小荣. 高淳地区菱角品种与栽培技术[J]. 种子科技, 2011(3):36-37.
|
[31] |
丁志诚, 沈帮虎, 李青松, 等. 菱角新品种及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 2005, 11(2):35.
|
[32] |
梅再胜, 龚德祥, 王维, 等. 长江流域巢湖大红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长江流域新优蔬菜栽培系列专题之七[J]. 科学种养, 2015(5):28-29.
|
[33] |
高宝根, 徐晓党. 菱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上海蔬菜, 2008(5):46.
|
[34] |
彭静, 柯卫东, 刘义满, 等. 菱角高产栽培技术[J]. 蔬菜, 2009(1):32-33.
|
[35] |
李乐忠. 池塘菱角高产稳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学, 2009(6):48-49.
|
[36] |
林统益. 水田菱角栽培技术探讨[J]. 现代园艺, 2005(5):37.
|
[37] |
吕爱钦. 洞庭湖区菱角生产的优势及发展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22): 327,334.
|
[38] |
严志萱, 何洪法, 朱丽娜. 浙江省菱标准化生产技术[J]. 长江蔬菜, 2020(4):47-48.
|
[39] |
马红松, 李兆虎, 于利, 等. 鲜食菱角设施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21):88-89.
|
[40] |
施南芳. 菱角大棚设施栽培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 2008(10):34.
|
[41] |
张雷, 郑寨生, 张尚法, 等. 菱角带果移栽长季节栽培技术[J]. 上海蔬菜, 2013(1):28-28.
|
[42] |
郑寨生, 张尚法, 王凌云, 等. 水生蔬菜设施栽培模式及其主要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7):2877-2878.
|
[43] |
杨玉星, 何圣米, 沈桂法, 等. 菱大棚促成栽培技术[J]. 长江蔬菜, 2013(21):43-45.
|
[44] |
相同德. 宝应县菱角设施栽培技术[J]. 上海蔬菜, 2017(5):27.
|
[45] |
吴樟义, 陈明潭, 吴敏华. 水田菱角大棚早熟栽培技术[J]. 农学学报, 2005(8):20-21.
|
[46] |
余悦虎, 张尚法. 田菱大棚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22):82-83.
|
[47] |
马兴华. 江苏菱角大棚长季浅水栽培技术[J]. 长江蔬菜, 2012(17):26-27.
|
[48] |
唐天珍, 冯沂, 吴太和, 等. 水田设施菱角早熟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8):118-119.
|
[49] |
向明艳, 李建斌. 早熟鲜菱角栽培技术[J]. 上海蔬菜, 2016(1):36-37.
|
[50] |
钱小华, 仲子忠, 林肖剑, 等. 大棚菱角-草莓水旱轮作高效栽培技术[J]. 上海蔬菜, 2016(1):71-73.
|
[51] |
王萍, 倪新华. 大棚黄花苜蓿-菱角水旱轮作栽培技术[J]. 上海蔬菜, 2018(5):32-34.
|
[52] |
王华, 朱丽丽, 孙强华, 等. 大棚金花菜-菱角水旱轮作生态栽培技术[J]. 中国蔬菜, 2016(12):90-92.
|
[53] |
洪文英, 吴燕君, 汪爱娟, 等. 菜-菱水旱轮作对连作障碍的消解效应及综合效益评价[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57(10):1715-1717.
|
[54] |
司圆圆, 卢王梯, 关则智, 等. 菱角与草鱼立体生态种养技术[J]. 农业与技术, 2018, 38(12):110,167.
|
[55] |
张日喜, 李永政, 付立霞, 等. 菱鳖鳝套养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J]. 中国水产, 2017(2):104-105.
|
[56] |
王威, 姜雪照, 凌去非, 等. 鳜鱼+菱角+莲藕循环水生态养殖技术初探[J]. 科学养鱼, 2017(7):46.
|
[57] |
姚祥坦, 陈小东. 稻鳅南湖菱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及技术要点[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3):508-510.
|
[58] |
陆建中. 嘉兴地区水田水红菱-泥鳅立体种养生态模式探索[J]. 上海农业科技, 2015(4): 147,157.
|
[59] |
倪龙凤. 南湖菱套养泥鳅种养结合模式试验及技术要点[J]. 长江蔬菜, 2013(18):138-139.
|
[60] |
沈凤明, 谈灵珍. 克氏螯虾--菱稻生态种养技术[J]. 新农村, 2017(8):32-33.
|
[61] |
严力蛟, 叶旭君, 孙士林. 水田"菱-茭-鱼"种养模式及其效益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01, 17(2):172-174.
|
[62] |
杨霞光, 李艳莉. 大棚菱角-甲鱼种养结合技术[J]. 上海蔬菜, 2019(6):40-41.
|
[63] |
彭玲, 梁明华. 大棚草莓-红菱-鲫鱼-青虾高效生态种养模式的推广应用[J]. 农业装备技术, 2019, 45(6):25-26.
|
[64] |
李荣, 李树梅, 李海龙, 等. 菱角收获装置[P]. 中国专利:200920307152.0,2010-05-19.
|
[65] |
李旭, 王锐, 廖剑, 等. 水生蔬菜产业生产机械化技术概况[J]. 长江蔬菜, 2018(14):50-54.
|
[66] |
郭梦琼. 菱科植物采收机[P]. 中国专利:201711291187.5,2017-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