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姚林杰, 张佳宁, 张恒瑞, 等. 基于生态足迹的内蒙古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J]. 生态环境学报, 2023, 32(8):1525-1536.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3.08.018
|
[2] |
熊鹰, 艾赣雄, 周晨, 等. 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洞庭湖区生态可持续时空演化研究[J]. 生态学报, 2022, 42(3):1165-1179.
|
[3] |
王书华, 毛汉英, 王忠静. 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J]. 自然资源学报, 2002(6):776-782.
|
[4] |
史丹, 王俊杰. 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生态压力与生态效率测度与评价[J]. 中国工业经济, 2016(5):5-21.
|
[5] |
BAZAN G.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 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J]. California Digital Library (CDL), 1997, 1(7).
|
[6] |
REES W E. Routledge[M].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18:285-297.
|
[7] |
MATHIS W, CHAD M, NIELS B S, et al. Calculating national and global ecological footprint time series: Resolving conceptual challenges[J]. Elsevier Bv, 2004, 21(3):271-278.
|
[8] |
靳相木, 柳乾坤.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扩展的土地承载力指数研究—以温州市为例[J]. 生态学报, 2017, 37(9):2982-2993.
|
[9] |
谢朋轩. 黄河流域蓝绿水资源、水足迹和水短缺评价[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10] |
张恒义, 刘卫东, 王世忠, 等. “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中均衡因子及产量因子的计算——以浙江省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1):82-92.
doi: 10.11849/zrzyxb.2009.01.010
|
[11] |
高洁, 武虹, 盖艾鸿, 等. 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的陕西省自然资本动态变化及利用特征分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6(4):324-331.
|
[12] |
杨屹, 加涛. 21世纪以来陕西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变化[J]. 生态学报, 2015, 35(24):7987-7997.
|
[13] |
李玲蔚, 白永平, 杨雪荻, 等. 黄河几字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演变及区域差异[J]. 干旱区地理, 2022, 45(2):639-649.
|
[14] |
赵先贵, 肖玲, 马彩虹, 等. 基于生态足迹的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中国农业科学, 2006(6):1202-1207.
|
[15] |
李鹏辉, 徐丽萍, 张军民, 等.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三维生态足迹时空变化分析——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J]. 生态学报, 2020, 40(19):6776-6787.
|
[16] |
鲁凤, 陶菲, 钞振华, 等. 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参数的计算——以江苏省为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6, 32(2):83-88.
|
[17] |
李成英. 基于“国家公顷”生态足迹的青海省适度人口规模透析[J]. 生态经济, 2014, 30(8):101-104.
|
[18] |
刘峻.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青海适度人口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 2013(5):64-68.
|
[19] |
康国华. 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黄河下游背河洼地区土地承载力评价[D]. 郑州: 河南大学, 2019
|
[20] |
张红, 陈嘉伟, 周鹏.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海岛城市土地承载力评价——以舟山市为例[J]. 经济地理, 2016, 36(6):155-160,167.
|
[21] |
丁耀纲.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江西省土地承载力研究[D]. 南昌: 江西理工大学, 2020
|
[22] |
徐智超, 温璐, 张雪峰, 等. 基于生态足迹的阿拉善地区生态安全评价[J]. 生态科学, 2022, 41(5):90-97.
|
[23] |
柳宏斌, 夏国柱, 林涛, 等.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以北疆为例[J]. 生态学报, 2023, 43(1):234-248.
|
[24] |
王锦, 韩阳媚, 丛林, 等. 基于模型参数本地化修正的河北省生态足迹演化特征及可持续发展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3, 37(2):42-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