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闵庆文,张丹,何露,孙业红.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的主要进展[J].资源科学,2011,33(6):1018-1019 [2]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名录[J].中国投资,2018,9(17):74-75 [3]张灿强,陈良彪,张永勋.日本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方参与机制及其政策启示[J].世界农业,2015(12):108-111 [4]陶艳红,张健.日本静冈茶文化生态式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5(12):46-47 [5]张永勋,焦雯珺,刘某承,闵庆文.日本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7(03):139-141 [6]闵庆文,白艳莹.日本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N].农民日报,2013-8-16(004) [7]闵庆文,张永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发展——“第二届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纪要[J].古今农业,2016(9):114 [8]白艳莹,闵庆文,刘某承.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外成功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4(6):79 [9]童玉娥,熊哲,洪志杰,郭丽楠.中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比较与思考[J].世界农业,2017(08):17 [10]http://www.fao.org/giahs/background/zh/,2018-12-4 [11]孙业红,闵庆文,成升魁,王旭海.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社会经济关系研究——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例[J].资源科学,2006,30(4):138 [12]李文华,闵庆文,孙业红.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地理研究,2006,25(4):566 [13]常旭,吴殿廷,乔妮.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33-34 [14]李文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34(1):2 [15]闵庆文,张永勋.农业文化遗产与农业类文化景观遗产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20 [16]闵庆文.关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中文名称及其他 [J].古今农业,2007,(3):117 [17]闵庆文,刘某承,焦雯珺.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3(2):110 [18]李文华.加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相关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和规范性[J].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2014,(8):4-5 [19]孙业红,闵庆文,成升魁,钟林生,齐晓波.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特征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10):57-62 [20]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途径[J].中国乡镇企业,2013,20(10):86-91 [21]吴敏芳,邹爱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省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和发展经验[J].世界农业,2014,11(427):153 [22]范文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实践初探[J].中外企业家,2014,12(480):242-243 [23]闵庆文,孙业红,成升魁,王旭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特征与开发[J].经济地理,2007,9(27):858 [24]胡永万,白睿,回文广.日本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7(06):180 [25]闵庆文.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关乎国家文化自信[N].人民政协报,2018-7-26(003) [26]李峥嵘.保护和利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思考”[J].理论与当代.2014(6):53-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