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1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20:008. [2] 伍贤进,李胜华,李爱明,等.鱼腥草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08,31(08), 1168-1170. [3] 胡汝晓,肖冰梅,谭周进,等.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J].中国药业,2008,17 (8) :23-25. [4] 刘敏,蒋跃平,刘韶,等.鱼腥草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8,30(01) : 141-145+133. [5] 孟江,董晓萍,周毅生,等.鲜鱼腥草酚类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0),929-931. [6] 郑亚娟,彭秋实,马义虔,等.鱼腥草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7,44(17),85-86. [7] 陈婧,方建国,吴方建,等.鱼腥草抗炎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4,45(02),284-289. [8] 贺福元,邓凯文,唐昱,等.鱼腥草及其制剂的药理与免疫毒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8,23(04),325-329. [9] 巩聿清,武玉锦.鱼腥草的临床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5,14(03), 2. [10] 吴卫.鱼腥草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1,32(04), 2. [11] 梁明辉.鱼腥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2),153-154. [12] 莫冰,余克花.板蓝根和鱼腥草抗流感病毒研究[J].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8,48(04), 44-46. [13] 徐凌,王冠南,许霞,等.鲜品鱼腥草治疗儿童风热感冒临床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8,39(10),1153-1154. [14] 马瑞,王瑞彤,狄子晖.鱼腥草注射液联合阿莫西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08),1950-1953. [15] 徐文志,肖忠.鱼腥草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6),64-65. [16] 张新彦,郭齐亮,孙成晖,等.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中医眼科杂,2017,27(03),191-195.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EB/OL].http://www.zybh.gov.cn/newpage/zcfg/2002n51.htm. [18] 童文,李敏,孙佩,等.药食同源植物鱼腥草研究现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06),183-185. [19] 冯堃,秦昭,王文蜀,等.鱼腥草保健功能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40(07),189-193. [20] 苏杰,李娜,惠伯棣,等.鱼腥草作为保健食品原料潜力的概述[J].食品工业科技,2017,38 (06),391-396. [21] 崔俊亚.种茎处理方式对怀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河南:河南农业大学,2017. [22] 侯嘉,闫立本,赵贵亮,等.甘草种苗等级与植株生物量积累及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关系[J].中药材,2015,38(02),221-226. [23] 张先,刘红昌,王华磊,等.艾纳香种苗等级划分及其与植株产质量的相关性[J].贵州农业科学,2016,44(03), 135-137+140. [24] 张庚,孟义江,靳小莎,等.掌叶半夏种苗等级与产量及质量的关系[J].作物杂志,2017,(02), 168-172. [25] 孙佩,叶霄,童文,等.鱼腥草种茎分级标准研究[J].种子,2018,37(08),125-130. [26] 王巧,李颖,李晓琳,等.鱼腥草种苗质量标准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7,31(06),52-55. [27] 刘泽静,薛生玲,夏雪,等.鱼腥草不同部位生物活性物质和抗氧化能力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6,28(06),992-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