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鑫. 生态美学理论下人居环境建设方法探讨[J]. 社科纵横, 2014,29(5):134-137.
|
[2] |
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
[3] |
金吾伦.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实践[J]. 工程研究-跨科学视野中的工程, 2009,1(2):201-205.
|
[4] |
胡伟, 冯长春, 陈春. 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系统研究[J]. 新农村建设, 2006,13(6):11-17.
|
[5] |
李伯华, 曾菊新, 胡娟.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24(5):70-74.
|
[6] |
彭震伟, 陆嘉. 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J]. 城市规划, 2009,33(51):66-68.
|
[7] |
吕建华, 林琪.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构念、特征及路径[J]. 环境保护, 2019:42-46.
|
[8] |
韩长赋. 乡村振兴,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J]. 社会治理, 2019(4):9-10.
|
[9] |
于法稳.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9(2):80-85.
|
[10] |
文家军, 樊帆. 农村人居环境与乡村振兴探究——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58(13):129-132.
|
[11] |
曾晓丽. 美丽乡村视域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历程与现状分析[J]. 未来与发展, 2018(1):102-107,112.
|
[12] |
迟为飞.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 低碳世界, 2019,9(9):216-217.
|
[13] |
刘忠刚. 新时代美丽乡村绿化程建设的思考[J]. 现代园艺, 2019(18):177-178.
|
[14] |
李娜. 南京市高淳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思考——探索大都市近郊地区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路径[J]. 乡村科技, 2019(26):25-28.
|
[15] |
曾晓丽. 美丽乡村视域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历程与现状分析[J]. 新农村建设, 2018(1):102-107.
|
[16] |
周上博, 袁兴中, 刘红, 等.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及处置对策研究——以渝西地区为例[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4):70-73.
|
[17] |
王朝华. 加强农村垃圾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J]. 北方经济, 2018(10):66-68.
|
[18] |
吴东彪, 李彬. 安徽省皖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初探-以亳州市谯城区农村垃圾分类试点为例[J]. 智能城市, 2019(12):140-141.
|
[19] |
王翌. 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多元化处理的相关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9,44(1):22-27.
|
[20] |
徐刚, 李相儒, 屠翰, 等. 杭州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模式经济性分析[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9,41(2):240-251.
|
[21] |
李妍, 高贤彪, 梁海恬, 等. 华北都市型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征与处理模式构建[J]. 农业工程, 2019,9(8):56-61.
|
[22] |
马晓君, 郭亚涛, 潘徐昊. 河北省PPP模式处理农村垃圾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8(11):116-117,196.
|
[23] |
聂二旗, 郑国砥, 高定. 中国西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7, 33(10):882-889.
|
[24] |
姚金鹏, 郑国全. 中外农村垃圾治理与处理模式综述[J]. 世界农业, 2019(2):77-82.
|
[25] |
韩智勇, 费勇强, 刘丹, 等. 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与物理特性分析及处理建议[J].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5):1-14.
|
[26] |
鲁圣鹏, 李雪芹, 杜欢政.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典型模式比较分析与若干建议[J]. 世界农业, 2018(2):4-10,210.
|
[27] |
唐旭, 张越, 方向明. 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收运费用与支付意愿研究-基于全国五省的调查[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23(8):204-211.
|
[28] |
张永江, 周新群, 吴限忠. 从人民主体的角度对农村厕所革命的思考[J].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9):18-25.
|
[29] |
蔺彩霞, 杨关勇. 南疆农村厕所建设与使用情况调查研究-以疏附县萨依巴格乡喀扎克拉村为例[J]. 新疆农业科技, 2019(5):26-27.
|
[30] |
黄圣彪, 于双民, 丁红雷. 山东省农村厕所改造情况的调研报告[J]. 中国农村科技, 2018(8):75.
|
[31] |
李慧, 付昆明, 周厚田. 农村厕所改造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J]. 中国给排水, 2017(22):13-18.
|
[32] |
曾凡凤, 冯元平, 姜磊, 刘真高, 侯添耀. 农村厕所革命问题探析及建议——以仪陇县新政镇困石牛村为例[J]. 中国沼气, 2019,37(6):80-83.
|
[33] |
李军. 抓好人居环境改善,推动农村厕所革命[J]. 甘肃农业, 2019(12):85-86.
|
[34] |
奉先焱, 刘海力. 湖南省农村厕所革命与厕所节能减排效应探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19(2):97-101.
|
[35] |
尹文俊, 于振江, 徐悦. 新型厕所系统及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 环境卫生工程, 2019(10):1-7.
|
[36] |
贾小梅, 赵芳, 董旭辉. 日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行业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以净化槽为例[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9(6):91-93.
|
[37] |
曲蕙, 郭雄伟, 张立保. 我国农村污水治理现状及关键技术[J]. 农业工程, 2019(4):54-55.
|
[38] |
游艳萍. 江西吉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建议[J]. 江西化工, 2019(5):21-22.
|
[39] |
江成, 饶红敏, 熊继海. 鄱阳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技术模式[J]. 环境工程, 2018,36(10):10-12.
|
[40] |
李玉蓉, 卢钱峰.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设计实践——以杭州市管村污水治理工程为例[J]. 农村水利水电, 2019(7):49-51.
|
[41] |
刘玉川, 张曦宇. 徐州地区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现状及解决措施[J]. 环境科技, 2019(5):40-42.
|
[42] |
董光辉, 陆继来, 吴梦非. 太湖地区首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回顾性调查[J]. 净水技术, 2019,38(11):69-72,111.
|
[43] |
吴昊, 杨非, 王海芹. 太湖流域4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运行效果比较[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47(13):309-313.
|
[44] |
杨易帆, 李欲如, 项晓晖.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效果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47(9):60-63.
|
[45] |
马芳财, 庞豫健, 刘欣.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 中国标准化, 2019(23):101-104,125.
|
[46] |
严程. 农村生活污水全收集难点及对策研究[J]. 给排水, 2019,45(8):23-26.
|
[47] |
卢新. 中国70年村容村貌变迁与村庄规划[J]. 中国发展观察, 2019(22):36-38.
|
[48] |
姜学青. 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助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J]. 江西农业, 2019(5):42-43.
|
[49] |
王昌海. 中央一号文件村容村貌政策贯彻落实效果评估[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8-12.
|
[50] |
杨昌玉. 当前村容村貌整治问题研究[J]. 乡村科技, 2016(3):46-47.
|
[51] |
吴泽玲, 石小波.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容村貌提升整治设计探析——以重庆某乡村风貌整治设计为例[J]. 农业与技术, 2019,39(21):179-180.
|
[52] |
陶倩. 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庄村容村貌整治规划探讨[J]. 智能城市, 2018(9):83-84.
|
[53] |
崔志祥, 陈孟, 冯达琪. 农村村容村貌综合整治与提升创新设计研究——“美丽乡村”背景下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村庄整治设计实践[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20):1652-1653.
|
[54] |
孙慧波, 赵霞. 中国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差异化治理策略[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9(5):105-113.
|
[55] |
李陈, 赵锐, 汤庆园. 基于分省数据的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时空差异[J]. 生态学杂志, 2019,38(5):1472-1481
|
[56] |
刘燕. 呼和浩特市农村社区人居环境管理问题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29(11):267-268.
|
[57] |
周芸竹. 佳木斯市农村人居环境现状浅析[J]. 统计与咨询, 2018(4):51-53.
|
[58] |
任连娣, 张永翊, 陈海燕. 廊坊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 2018,22(3):94-97.
|
[59] |
周侃, 蔺雪芹, 申玉铭, 等. 京郊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30(3):361-368.
doi: 10.11820/dlkxjz.2011.03.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