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宋立民. 温度休克诱导黄颡鱼三倍体及其倍性鉴定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9.
|
[2] |
张佳佳, 李杰, 张国松, 等. 杂交黄颡鱼(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及其双亲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J]. 水产科学, 2018, 37(5):612-621.
|
[3] |
潘庭双, 凌俊, 江河, 等. 不同催产激素对黄颡鱼♀×瓦氏黄颡鱼♂繁殖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7):153-157.
|
[4] |
宋立民, 王卫民, 周小云, 等. 冷、热休克法诱导黄颡鱼三倍体的比较研究[J]. 水产学报, 2010, 34(5):768-776.
|
[5] |
邵韦涵.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黄优1号’黄颡鱼杂交优势的初步解析[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8.
|
[6] |
张国松, 陶攀峰, 陈嘉玮, 等. 黄颡鱼属鱼类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水产科技情报, 2015, 42(3):123-128.
|
[7] |
王卫民, 严安生, 张志国, 等. 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的杂交研究[J]. 淡水渔业, 2002, 32(3):3-5.
|
[8] |
刘汉勤, 崔书勤, 侯昌春, 等. 从XY雌核发育产生YY超雄黄颡鱼[J]. 水生生物学报, 2007, 31(5):718-725.
|
[9] |
李明波, 沈凡, 崔庆奎, 等. 壳寡糖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黄颡鱼♀×瓦氏黄颡鱼♂)生长性能与免疫机能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 2020, 44(4):707-716.
|
[10] |
中国水产编辑部.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J]. 中国水产, 2020(7):93-96.
|
[11] |
徐红艳. 日本沼虾和黄颡鱼摄食与繁殖行为生态学的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1.
|
[12] |
尹音. 天津城市河流水环境评估与调控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 2014.
|
[13] |
张韦, 缴建华. 天津地区水产养殖氮磷污染负荷估算初探[J]. 科黑龙江水产, 2018(3):35-38.
|
[14] |
刘其芝. 浅析黄颡鱼细菌性体表溃烂病的诊断与防治[J]. 科学养鱼, 2012(4):60-61.
|
[15] |
卢太满. 黄颡鱼养殖中疾病的防治技术[J]. 渔业致富指南, 2018(15):53-55.
|
[16] |
于丽. 常见养殖鱼类鳃病的病理症状及防治[J].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9(12):63,62.
|
[17] |
孙俊霄, 韩广坤, 刘娅, 等. 杂交黄颡鱼与普通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及耐低氧能力的比较[J]. 水生生物学报, 2019, 43(6):1271-1279.
|
[18] |
宋立民, 张韦, 孙晓旺, 等. 水产动物养殖尾水管控策略[J]. 农学学报, 2019, 9(10):59-64.
|
[19] |
王昆. 氨氮对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幼鱼部分组织及血液指标的影响[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07.
|
[20] |
张武肖, 孙盛明, 戈贤平, 等. 急性氨氮胁迫及毒后恢复对团头鲂幼鱼鳃、肝和肾组织结构的影响[J]. 水产学报, 2015, 39(2):233-244.
|
[21] |
DEANE E E, WOON Y S. Impact ofnitrite exposure on en-docrine, osmoregulatory and cytoprotective functions in the marine teleost Sparus sarba[J]. Aquatic toxicology, 2007, 82(2):85-93.
doi: 10.1016/j.aquatox.2007.02.004
URL
|
[22] |
刘海侠, 孙海涛, 刘晓强, 等. 亚硝酸盐中毒鲤的血液和组织病理学研究[J]. 淡水渔业, 2010, 40(3):67-71.
|
[23] |
叶俊, 肖琛, 尹晓燕, 等. 亚硝态氮胁迫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性能的影响[J]. 淡水渔化, 2013, 43(4):40-44.
|
[24] |
梁萍. 配合饲料与蓝圆鲹饲养点带石斑鱼对水体中氮、磷含量的影响[J]. 福建水产, 2008(4):16-19.
|
[25] |
DOSDAT A, SERVAIS F, METAILLER R, et al. Comparison of nitrogenous losses in five teleost fish species[J]. Aquaculture, 1996, 141(1 -2):107-127
doi: 10.1016/0044-8486(95)01209-5
URL
|
[26] |
阮景荣. 三种鱼的磷排泄及其在微型生态系统磷再循环中的作用[J]. 水生生物学报, 2005, 29(1):55-60.
|
[27] |
BRABRAND A, FAAFENG B A, NILSSEN J P M. Relative importance of phosphorus supply tophytoplankton production: fish excretion versus external loading[J]. Can J fish aquat Sci, 1990, 47(2):364-372.
doi: 10.1139/f90-038
URL
|
[28] |
张凯. 河口区沉积微生物对水体富营养化过程的响应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 2018.
|
[29] |
赵文, 严朝晖, 黄学敏. 养殖水体降氨措施及氨毒性作用[J]. 淡水渔业, 1994, 24(4):23-24.
|
[30] |
冯东岳. 浅析我国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 科学养鱼, 2015(9):1-3.
|
[31] |
薛飞, 周维仁, 徐为民. 鱼类氮、磷营养与水体环境[J]. 河北渔业, 2004(3):1-3.
|
[32] |
陈刚. 棉花滩水库库区渔业定位与布局研究[D]. 厦门:集美大学,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