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郑卓杰. 中国食用豆类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 1997:141-166.
|
[2] |
吕春雨, 廖芳丽, 陈宏伟, 等. 41份非洲地区和我国湖北蚕豆种质资源产量性状的鉴定与评价[J]. 南方农业学报, 2018, 49(12):2356-2363.
|
[3] |
马钰. 蚕豆SSR标记的开发及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
[4] |
缪士毅. 立夏时节蚕豆鲜[J]. 养生月刊, 2020, 41(6):74-75.
|
[5] |
刘玉佼, 郭兴莲, 袁名宜, 等. 青海省蚕豆产业持续高效发展的问题探讨[J]. 青海农业科技, 2002(2):18-20.
|
[6] |
何海琼. 蚕豆高产种植技术及管理[J]南方农机, 2017, 48(10):128.
|
[7] |
于海天, 王丽萍, 吕梅媛, 等. 早熟鲜食秋蚕豆主要农艺性状与鲜食产量相关及通径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33(4):711-717.
|
[8] |
庄应强, 屠娟丽, 费伟英, 等. 不同鲜食蚕豆品种产量性状及营养成分比较[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46(32):52-54.
|
[9] |
缪亚梅, 王学军, 陈满峰, 等. 鲜食蚕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14(10):95-97.
|
[10] |
朱正梅, 吕学高, 石丽敏, 等. 我国鲜食蚕豆育种概况[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 7:14-16.
|
[11] |
李清云. 云南通海县蔬菜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 农业科学, 2018, 1:168-170.
|
[12] |
吴鑫雨, 刘振洋, 李海叶, 等. 施氮和间作对蚕豆根形成及氮素吸收累积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5):120-127.
|
[13] |
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江苏省气象台中,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站. DB32/T3524,农作物冷害和冻害分级[S]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3-5.
|
[14] |
唐启义. DPS数据处理系统.第二卷,现代统计及数据挖掘[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539-548.
|
[15] |
江银荣, 陆虎华, 潘宝国, 等. 大麦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J].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9(3):9-11.
|
[16] |
陈国奖. 稻后蚕豆平衡施肥试验[J]. 福建农业科技, 2009(2):75-76.
|
[17] |
许建平, 徐瑞国, 施振云, 等. 水稻-绿肥(蚕豆)轮作减少氮化肥用量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 2004, 20(4):86-89.
|
[18] |
马镜娣, 汪凯华, 王学军, 等. 播期和密度对大粒蚕豆产量及其他性状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01(6):18-19.
|
[19] |
杜成章, 张继君, 陈红, 等. 栽培因素对重庆稻茬免耕蚕豆影响初探[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24):138-141.
|
[20] |
王海飞, 宗绪晓. 蚕豆种质资源、抗病育种和QTL定位及抗逆性研究进展[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 12(2):259-270.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