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魏怀东,高志海,丁峰.甘肃省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2):32-36. [2]	马瑞,王继和,屈建军, 等.1960—2005年民勤典型绿洲-荒漠过渡带景观格局与动态[J].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3): 714-722.
 [3]	张瑞君,段争虎,陈小红,等.民勤县2000-2009年来水资源生态环境压力分析[J].中国沙漠,2012,32(2):558-563.
 [4]	刘小刚,张富仓,杨启良,等.石羊河流域武威绿洲春玉米水氮耦合效应[J]. 应用生态学报,2013,24(8): 2222-2228.
 [5]	俄有浩,严平,仲生年,等.民勤沙井子地区地下水位动态研究[J].中国沙漠,1997,17(1):70-76 .
 [6]	贾宝全,慈龙骏,蔡体久,等.绿洲-荒漠交错带环境特征初步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9):1104~1108.
 [7]	黄翠华,王涛,薛娴,等.民勤咸水灌溉及SWAP模型模拟研究[J].中国沙漠,2011,31(2):288-294.
 [8]	蒋静,冯绍元,孙振华,等.咸水非充分灌溉对土壤水盐分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8, 19(12): 2637-2642.
 [9]	肖洪浪. 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地区土壤退化研究[J].干旱区研究,1988, 5(27):33-40.
 [10]	李福兴,杜虎林,肖洪浪.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战略和建设[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J].1996,9(3):4-10.
 [11]	赵文智,程国栋.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研究综述[J ]. 科学通报,2002,46(22) : 1851 - 1857.
 [12]	王根绪,程国栋.干旱荒漠绿洲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受水资源条件的影响分析[J].生态学报, 2000,20(3) :363 - 368.
 [13]	孙国夫. 改善民勤生态环境质量 加速民勤生态农业建设[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1999(1):24-27.
 [14]	郭承录,李宗礼,陈年来,等.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绿洲草地退化问题分析[J].草业学报,2010,19(6):62-71.
 [15]	张永明.民勤绿洲生态环境恶化及治理途径[J].水电站设计,2001,17(4):14-16.
 [16]	冯起,李宗礼,高前兆,等.石羊河流域民勤绿洲生态需水与生态建设[J]. 地球科学进展,2012,27(7):806-814.
 [17]	吕晓东,王鹤龄,马忠明.河西内陆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2): 3161-3167.
 [18]	李福兴,高前兆. 甘肃河西走廊干旱地区沙漠化灾害灾情分析及其减灾对策.中国沙漠,1991,11(1):1-6.
 [19]	魏晓妹, 粟晓玲, 陈俭煌.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研究[J]. 水利水电技术, 2004, 35( 12): 1-4.
 [20]	陈少勇,郭玉珍,郑延祥,等.甘肃旱作农业区降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J].中国沙漠,2012,32(1):155-162.
 [21]	王琪,史基安,张中宁,等. 石羊河流域环境现状及其演化趋势分析[J ]. 中国沙漠,2003,23(1) : 46 - 52.
 [22]	宋冬梅,肖笃宁,张志城,等.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生态安全时空变化分析[J].中国沙漠,2004,24(3): 335-342.
 [23]	石敏俊,陶卫春,赵学涛,等.生态重建目标下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空间配置优化——基于分布式水资源管理模型[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07):1133-1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