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延廷.家庭农场优势与农地规模化的路径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10,(5):20-23. [2]任重,薛兴利.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月刊,2016,(4):118-121. [3]刘灵辉.家庭农场土地征收补偿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11):76-82. [4]蔡瑞林,陈万明.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的规模经营:江苏例证.改革[J],2015,(6):81-90. [5]吕惠明,朱宇轩.基于量表问卷分析的家庭农场发展模式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5,(4):19-26. [6]刘文勇,张悦.农地流转背景下的家庭农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7]胡伟宏,陈亚萍,祁伯灿.慈溪家庭农场走过十二年[J].农村经营管理,2013,(4):12-13. [8]赵鲲,赵海,杨凯波.上海市松江区发展家庭农场的实践与启示[J]. 农业经济问题, 2015,(2):9-13,110. [9]肖俊彦.“五化”示范标准打造现代农业——宁波市“法人”型家庭农场调查[J].中国经贸导刊,2013,(22):45-48. [10]郭熙保.“三化”同步与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规模化经营[J].社会科学研究,2013(3):14-19. [11]汪海燕. 都市农业背景下北京山区家庭农场发展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6,30(1):20-25. [12] 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等.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京政农发〔2012〕14号 [A/OL].(2012-06-04)[2017-12-24]. http://www.bjnw.gov.cn/zfxxgk/tz/201206/t20120615_299284.html. [13]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等.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京政农发〔2016〕31号附件[A/OL].(2016-12-08)[2017-12-24].http://www.bjnw.gov.cn/zfxxgk/fgwj/zcxwj/201612/t20161208_379050.html. [14]赵维清,边志瑾.浙江省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与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分析[J].农业经济,2012,(7):37-39. [15]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家庭农场发展报告2015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16]通州旅游.金福艺农番茄联合国[EB/OL]. [2017-12-24].http://www.bytravel.cn/Landscape/56/jinfuyinongfanqielianheguo.html. [17]钱明,黄国桢.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基本模式及发展意义[J].现代农业科技,2012,(19):294-295,297 [18]何天祺,顾颖嫣,朱福兴等.不同类型家庭农场模式对我国的经验和启发[J].现代商业,2014,(12):276. [19]王建华,李俏.我国家庭农场发育的动力与困境及其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5):552-555. [20]朱启臻,胡鹏辉,许汉泽.论家庭农场:优势、条件与规模[J].农业经济问题,2014,35(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