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宁方馨,王艳慧.大别山连片特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价[J].2016,32(4):95. [2]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9:131-137. [3] 段树国,龚新蜀.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新疆资源型产业竞争力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11):9-14. [4] 袁晓玲,张宝山,杨万平.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J].经济经纬,2008,01:55-57. [5] 袁建平,余天虹,施冉冉,王平.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海口产业结构分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25(2):197-205.62. [6] 李艳玲.中原城市群产业竞争力的空间偏离-份额模型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2):162. [7] 丁建军,李峰,黄利文等.连片特困区县域经济增长效应分解及空间特征分析——以武陵山片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3,33(2):47-52,60. [8] 何红光,宋林.基于偏离-份额法的区域人力资本结构及竞争力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11:131-137. [9] 陈军元,宋玉祥.长株潭“3+5”城市群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2):66-70. [10] 李泽华,明庆忠,李庆雷等.云南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研究——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SSM)的实证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23(3):21-25. [11] 汪孝男.辽宁省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6,09:13-20. [12] 陆定峰.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07:16-19. [13] 冯一平.河南省新乡市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2010,07:13-19. [14] 丛新萍.安徽省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07:13-16. [15] 王钊,陈乙酉,刘晗等.重庆市区县综合竞争力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1):28-34. [16] 金辉,钱焱,苗壮等.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6,(20):57-59 [17] 王强.成渝经济区县域差距及县域经济聚类发展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07:23-26. [18] 周莉,邓元建.大别山片区生态式扶贫对策探讨[J].三农论坛,2016,8(33):191. [19] 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0] 张纯.山西省长治市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4,14(5):29. [21] 薄锡年.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07:23-29. [22] 余鲁.我国县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发展研究,2004,(3):35-36. [23] 程胜利,舒立,万永庄等.麻城建设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N].湖北日报,2012-10-30010. [24] 武汉华中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麻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M].麻城市城乡规划局,2013,06:2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