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鑫峰.我国森林旅游发展成就、问题及建议[J].绿色中国A版,2015,(3):76-79. [2] 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评价体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389-393. [3] 杨尚坤. 济南市南部山区风景旅游区景观生态评价及对策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4] 邓益亮. 基于GIS的农林园景观生态评价与规划研究[D]. 株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5] 胡磊. 湖南烈士公园游憩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D]. 株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6] 文帅明. 基于GIS的旅游景区景观生态评价及规划应用研究[D]. 株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7] 周锐,李月辉,胡远满,刘淼.基于景观视觉敏感度的森林公园景点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08(11):2460-2466. [8] 吴妍. GIS技术在森林公园评价及规划中的应用[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4. [9] 张锦. 基于景观视觉敏感度的湖泊型风景区规划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9. [10] 杨韬,张德顺.山岳型风景名胜区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风景园林,2015(10):78-84. [11] 聂康才,严苗,周学红.基于景观视觉敏感度和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景区分级保护规划[J].规划师,2015,31(02):133-137. [12] 王书琦,谢雅秋.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景观相容度评价及应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3(01):50-54. [13] 曾朝平,付翔,代翔宇,王勇.基于GIS和RS的郑州黄河湿地生态健康评价[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39(05):189-191. [14] 石磊.ES与GIS技术在公路景观评价及恢复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6. [15] 顾韩.公路景观评价研究——国道G322、321全州—桂林、桂林—阳朔(月亮山)景观评价[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6. [16] 杨柳青. 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营造[D].晋中:山西农业大学,2016. [17] 陈江.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ASTER)——地质学家的最佳选择[J].地质通报,2006,25(5):649-652. [18] Brunsden D. Thomes J B.Landscape sensitivity and change. Transactions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NS4, 1979,463-484 [19] 欧阳志云,王如松,符贵南.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及其在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1996,16(2):113-120 [20] 王勇,潘登,曹娟.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体系研究[J].绿色科技,2012,(03):45-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