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桂玲, 张 鹏, 郑建利, 等. 不同类型甘薯品种主要经济性状和营养成分差异[J]. 中国粮油学报, 2012, 27(2): 10-13. [2] 史春余, 姚海兰, 张立明, 等. 不同类型甘薯品种块根淀粉粒粒度的分布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21): 4537-4543. [3] 王家才, 杨爱梅. 甘薯新品种商薯19的选育与产业化模式[J]. 中国种业, 2008(12): 70-71. [4] 张 菡. 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系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及其筛选[J]. 陕西农业科学, 2015, 61(3): 22-24. [5] 唐忠厚, 张爱君, 陈晓光, 等. 低钾胁迫对甘薯块根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J].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50(3): 513-525. [6] 唐忠厚, 张允刚, 魏 猛, 等. 耐低钾和钾高效型甘薯品种(系)的筛选及评价指标[J]. 作物学报, 2014, 40(3): 542-549. [7] 于振文. 作物栽培学各论[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 [8] 李长志, 李 欢, 刘 庆, 等. 不同生长时期干旱胁迫甘薯根系生长及荧光生理的特性比较[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 22(2): 511-517. [9] 丁元树, 曾广文. 甘薯地上部生长状况与叶片养料的运输[J]. 植物学报, 1965, 13(1): 73-81. [10] 柳洪鹃, 李作梅, 史春余, 等. 腐植酸提高食用型甘薯块根可溶性糖含量的生理基础[J]. 作物学报, 2011, 37(4): 711-716. [11] 刘少茹, 聂明建, 王丽虹, 等. 甘薯贮藏过程中淀粉与可溶性糖的变化[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5): 274-276. [12] 孙 哲, 刘桂玲, 郑建利, 等.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16, 48(11): 61-64. [13] 杨艳敏, 臧士国, 张建平. 甘薯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的初步研究Ⅰ. 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生产与分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24(1): 8-12. [14] 张晓艳, 刘 锋, 王风云, 等. 甘薯干物质分配及产量形成模拟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12): 505-510. [15] 董立峰, 王凤宝, 付金锋, 等. 甘薯主要数量性状对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3): 311-315. [16] 鄢 铮, 王正荣. 灰色关联分析在淀粉型甘薯新品种评价上的应用[J]. 作物杂志, 2014(1): 30-32. [17] 张立明, 王庆美, 王荫墀. 甘薯的主要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J]. 杂粮作物, 2003, 23(3): 162-166. [18] 辛国胜, 韩俊杰, 商丽丽, 等. 优质高产甘薯新品种“烟紫薯3号”选育及紫薯食用品质相关性状分析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16, 28(3): 24-28. [19] Enyi B A C. Growth rates of three cassava varieties (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under varying population densitie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1973, 81(1): 15-28. [20] 林汝湘, 谢春生, 冯祖虾, 等. 我国南方甘薯品种资源部分营养成分分析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4): 39-45. 刘倩, 侯松, 刘庆,等. 移栽时期对食用型甘薯品种烟薯25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7(5): 136-141. 唐忠厚, 魏 猛, 陈晓光, 等. 不同肉色甘薯块根主要营养品质特征与综合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9): 1705-1714. 陆国权. 甘薯品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研究[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