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晓双. 人工诱导野生桑种质资源染色体的加倍[D]. 重庆:西南大学, 2017. | 
																													
																							| [2] | 陈仁芳. 桑属系统学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 [3] | 陈仁芳, 张泽, 唐洲, 等. 桑属ITS、TrnL-F、rps16序列分析及12个特殊桑资源评鉴[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44(8). | 
																													
																							| [4] | 张小彦. 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植物种子形态特征及有效性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 [5] | 孟淑春. 菠菜果实和种子形态比较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17. | 
																													
																							| [6] | Reino-Molina1 J J, Montejo-Valdés L A, Sánchez-Rendón J A. Seed characteristics of five mulberry (Morus alba L.) varieties harvested in Matanzas, Cuba[J]. Pastosy Forrajes, 2017,40(4):259-263. | 
																													
																							| [7] | 彭兆康, 时小曼, 宋丽坤, 等. 响应面法优化冀桑1号、冀桑3号桑葚籽油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J].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18,33(4):415-422. | 
																													
																							| [8] | 黄朝举, 张建华, 王谢, 等. 野生桑种质攀枝花1号的发现与驯化栽培试验[J]. 蚕业科学, 2018,44(3):492-495. | 
																													
																							| [9] | 陶建新. 叶面积系数简易计算方法[J]. 棉花, 1977(5):20. | 
																													
																							| [10] | 郁进元, 何岩, 赵忠福, 等. 长宽法测定作物叶面积的校正系数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07(2):37-39. | 
																													
																							| [11] | 张英虎, 沈会权, 臧慧, 等. 大麦种质资源穗长、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的表型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59(10):1794-1796,1798. | 
																													
																							| [12] | 张建逵, 窦德强, 康廷国, 等. 不同农家类型林下山参种子的鉴定研究[J]. 种子, 2017,36(4):115-118,123. | 
																													
																							| [13] | 张晓龙, 卢洪志. 小麦少量样品容重的测定方法[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5(3):277-279. | 
																													
																							| [14] | 张忠春. 用比重法测定种子优良度试验[J]. 林业科技通讯, 1988(8):32. | 
																													
																							| [15] | 王谧, 金明珠. 浅谈种子孔性[J]. 种子, 2003(2):56-57. | 
																													
																							| [16] | 程惠东. 双膜育秧取秧量与穴数、播种面积、用种量、播种密度实用查对表[J]. 福建农机, 2009(1):16-19. | 
																													
																							| [17] | 鲁成, 计东风. 中国桑树栽培品种[M].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25. | 
																													
																							| [18] | 杜燕, 何华杰, 张志峰, 等. 种子重量与海拔的相关性分析[J].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4,36(1):109-115. | 
																													
																							| [19] | 顾宝琳, 许丽华. 桑种子及其发芽能力[J]. 江苏蚕业, 1987(4):41-42. | 
																													
																							| [20] | 刘志龙, 虞木奎, 唐罗忠, 等. 不同种源麻栎种子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及聚类分析[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9,18(1):36-41. | 
																													
																							| [21] | 马绍宾, 姜汉侨. 小檗科鬼臼亚科种子大小变异式样及其生物学意义[J]. 西北植物学报, 1999,19(4):715-724. | 
																													
																							| [22] | 徐亮, 包维楷, 何永华. 4个岷江柏种群的球果和种子形态特征及其地理空间差异[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10(6):707-711. | 
																													
																							| [23] | 于顺利, 陈宏伟, 李晖. 种子重量的生态学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07,31(6):989-997. doi: 10.17521/cjpe.2007.0126
 | 
																													
																							| [24] | Mazer S J. Ecological, taxonomic and life history correlates of seed mass among Indiana dune angiosperms[J]. Ecological Monographs, 1989,59(1):153-175. doi: 10.2307/2937284    
																																					URL
 | 
																													
																							| [25] | Lloyd D G. Selection of offspring size at independence and other size-versus-number strategies[J]. The America Naturalist, 1987,129(6):800-817. | 
																													
																							| [26] | 唐甜, 张建华, 黄朝举, 等. 攀枝花1号奶桑驯化过程中鲜桑椹产量及种子发芽率调查[J]. 中国蚕业, 2020,41(2):14-15,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