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光宇主编. 中国芦笋研究与产业发展[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5-7. [2] 郜春花, 卢朝东, 王岗, 等.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白芦笋生育指数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09, 37(5): 38-41. [3] 张宏双, 王世杰. 蔬菜之王绿芦笋优质种植技术[J]. 吉林蔬菜, 2016,(10): 13-14. [4] 孙晋艳, 李晓婷, 王红梅, 等. 永济市无公害芦笋适宜品种及生产技术规程[J]. 蔬菜, 2016, (5): 53-56. [5] 张秀昌, 张爱莉. 芦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河北农业科技, 2008, (6): 5-6. [6] 阮宏椿, 石妞妞, 杜宜新, 等. 不同芦笋品种苗期对茎枯病的抗性鉴定及其农艺性状观察[J].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3): 241-244. [7] 李书华, 芦笋标准化栽培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90-91. [8] 厉广辉, 于继庆, 李书华, 等. 中国芦笋栽培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7): 37-42. [9] 孙燕芳, 刘巧莲, 陈河龙, 等. 芦笋种质苗期对茎枯病的抗性评价[J]. 热带农业科学, 2015, (10): 75-77, 93. [10] 陈河龙, 高建明, 张世清, 等. 芦笋种质资源茎粗、株高及其相关性初步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40(5): 30-32. [11] 菅文磊. 芦笋茎枯病抗性的生理基础研究及抗性突变体的筛选[D]. 杭州: 浙江大学, 2007:6-7. [12] 谷永丽, 杨恒山, 王红霞. 3个芦笋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5, 43(6): 21-22. [13] 曹岩坡, 戴素英, 代鹏, 等. 5个引进芦笋品种的比较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 2009, 13(9): 17-17, 19. [14] 余智城, 林秀香, 林秋金, 等. 中国芦笋茎枯病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33):20538-20540 [15] 韩凤舟, 李付军, 吴红, 等. 芦笋根腐病田间防治试验[J]. 吉林农业, 2015, 5:79-79. [16] 赵军胜, 于启建. 绿芦笋避病栽培新法[J]. 农家致富, 2011(7):31-32. [17] 郑元梅, 陈福如. 福建芦笋茎枯病初侵染源和病菌特性的研究[J].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4, 9(3): 27-30. [18] 卢松茂, 陈振东, 林秀香, 等. 福建省防治芦笋茎枯病菌的药剂筛选[J]. 农药, 2014, 53(7): 523-524. [19] 封林林. 芦笋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J]. 种子市场, 2008, (8):66-67. [20] 宋京城. 芦笋的应用保健功能和保险技术[J]. 食品与药品, 2006, (8):70-72. [21] 季宇彬, 岳磊, 汲晨锋. RP-HPLC-ELSD 测定芦笋皂苷中菝契皂苷元的含量[J]. 中草药, 2006, 37(增刊):146-147. [22] Shao Y, Poobrasert O, Kennelly EJ, et al. Steroidal saponin from asparagus officinalis and their cytotoxic activity[J]. PlantaMed, 1997, 63(3):256-262. [23] 叶春勇, 林媚. 芦笋营养成分分析研究[J]. 中国果菜, 2005, (2):37-38. [24] 梁训义, 王连平, 陶荣祥, 等. 我国芦笋栽培品种的现状及思考[J]. 蔬菜, 2003, (1): 1-3. [25] 王培, 漆慧娟, 张旭娟, 等. 芦笋种质资源农艺学性状分析[J]. 长江蔬菜, 2015. (10): 7-9. [26] 刘影, 孙淑凤. 芦笋无公害栽培技术[J]. 北方园艺, 2011, (15): 88-89. [27] 邹正兰, 董玉梅, 李勇. 云南芦笋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6(1): 2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