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蓓.微课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杂志,2019(2):112-113. [2]张灵芝.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70-72. [3]沈洋.高职院校微课程设计研究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4,(9):58-60. [4]程罗根,周洲,英晓莉等.新时期遗传学教学的主要问题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188-189. [5]夏丽洁.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J].大学教育,2016, 75(9):144-145. [6]张芳.微课的设计与教学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33):177-179+196. [7]王娟,徐侠,石盛林.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J].电子商务 , 2017,(1):80-82. [8]邓菊丽,陈国荣.“微课”教学模式研究及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09):153-155. [9]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0-12. [10]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11]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 ,2014,(6):95-96. [12]刘锐,王海燕.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 ,2014,24(5):26-32. [1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14]汪滢.微课的内涵、特征与适用领域—基于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作品及其征文的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7): 17-22. [15]赵国栋,王冰一,刘京鲁.微课在髙校之应用:从概念到制作技术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14(3):176 -187. [16]彭才望,孙松林,周菊林.高校微课教学的应用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17(4):28 -30. [17]王正华.微型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微课教学设计探微[J].教育与职业,2015(26):118 -120. [18]陈 萍.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特点与应用局限[J].科教文汇,2016(7):29-30. [19]刘 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5):26-32. [20]顾 笑.范元伟.利用录屏软件 Camtasia Studio 制作微课的技巧[J].软件导刊,2016,15(1):26-28. [21]王大慧.Camtasia Studio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4,35(3):31-33. [22]陈 珍,冯 海,王卫东,等. 微课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1):115-118. [23]王大慧,许宏庆,卫功元.“食品微生物学”微课的开发设计与制作[J].微生物学通报,2016,43(4): 775-779. [24]范福生. 微课的制作及应用浅探[J]. 教学与管理,2014(16):36-37. [25]徐翠峰,郭 庆. 论微课与传统教学的有效融合[J].教育教学研究,2014,10(1):74 -76. [26]刘桂花.微课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4(6):122-124. [27]韩姗姗.王卫红.王春平等.探究式教学模式下的微课与课堂教学结合[J].计算机教育,2014(6):39-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