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涛, 曹文龙, 史云天. 玉米秸秆饲料的现状及玉米秸秆穰颗粒饲料的应用[J]. 农业与技术, 2010, 30(1):66-68. [2] 赵晨, 崔馨月, 刘广青,等. 提高玉米秸秆厌氧消化产气能力的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5):640-646. [3] 王敬昌, 杜运科, 任雅琴,等. 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策略[J]. 农业科技通讯, 2012,(11):95-98. [4] 宋籽霖, 李轶冰, 杨改河,等. 温度及总固体浓度对粪秆混合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7):260-265. [5] 张立霞. 纤维降解菌组合的筛选、优化及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6] 陈亚楠. 玉米秸秆堆肥的田间积制和原位还田肥效[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12):3507-3513. [7] 吕开宇. 中国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现状与发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3):171-176. [8] 张洁, 方汉蒲. 玉米秸秆利用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4, 35(5):101-102. [9] 张森翔, 尹小燕, 龚志伟,等. 纤维素酶降解秸秆特性及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5, 31(5):20-26. [10] 荣辉, 余成群, 孙维,等. 瘤胃微生物对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降解机制研究进展[J]. 草业科学, 2010, 27(9):134-143. [11] 张智峰. 纤维素改性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10, 29(8):1493-1501. [12] 余紫苹, 彭红, 林妲,等. 植物半纤维素结构研究进展[J]. 高分子通报, 2011(6):48-54. [13] 路瑶, 魏贤勇, 宗志敏,等. 木质素的结构研究与应用[J]. 化学进展, 2013,(5):838-858. [14] 高士忠. 不同粒径对玉米秸秆厌氧发酵影响的试验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42( 3) : 327 - 329. [15] 高光明, 韩吉水. 热喷玉米秸秆饲料技术的开发应用[J]. 山东农机, 2002,(6):10-12. [16] 张采. 挤压膨化原理以及膨化对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影响[J]. 当代畜牧, 2008(9):34-37. [17] 邹安, 沈春银, 赵玲,等. 微波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的组分提取及糖化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12):269-274. [18] 赵晨, 崔馨月, 刘广青,等. 提高玉米秸秆厌氧消化产气能力的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5):640-646. [19] 朱均均, 勇强, 陈尚钘,等. 玉米秸秆蒸汽爆破降解产物的分析[J].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9, 29(2):22-26. [20] 许丙磊. 蒸汽爆破法处理玉米芯半纤维素的研究[D]. 江南大学, 2011. [21] 郑明霞, 李来庆, 郑明月,等. 碱处理对玉米秸秆纤维素结构的影响[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 35(6):27-31. [22] 周俊虎, 戚峰, 程军,等. 不同来源污泥对稻草发酵产氢影响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41(5):761-764,822. [23] R. W. Detroy. Bioconversion of wheat straw to ethanol: Chemical modification, enzymatic hydrolysis, and fermentation[J].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1981, 23(7):1527–1535. [24] Song Z.Comparison of seven chemical pretreatments of corn straw for improving methane yield by anaerobic digestion[J]. Plos One, 2014, 9(4) [25] 依甫拉音.玉素甫. 氨化处理对玉米秸秆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及瘤胃消失率的影响[J]. 新疆畜牧业, 2016(7):22-24. [26] 梁鸿霞, 李涛, 高道江. 小麦秸秆生产生物乙醇的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8(6):918-924. [27] 李辉勇. 稻草秸秆的碱法氧化预处理方法研究[D]. 中南大学, 2012. [28] 殷中伟. 秸秆纤维素高效降解菌株的筛选及对秸秆降解效果初步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29] Zhang D, Wang Y, Zheng D, et al. New combination of xylanolytic bacteria isolated from the lignocellulose degradation microbial consortium XDC-2 with enhanced xylanase activity.[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6, 221:686-690. [30] 康伟. 微生物处理玉米秸秆条件优化及在梅花鹿生产中的应用[D]. 吉林农业大学, 2011. [31] Annele I. Hatakka.Pretreatment of wheat straw by white-rot fungi for enzymic saccharification of cellulose[J].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1983, 18(6):350-357. [32] Pinto PA. Influence of ligninolytic enzymes on straw saccharification during fungal pretreatment.[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2, 111(5):261-267. [33] 吉海平, 王风斌. 浅谈微生物在秸秆生物学转化中的应用[J]. 生物工程进展, 1997, 17(2):56-59. [34] 姜洁. 玉米秸秆微生物预处理工艺筛选[D]. 西南大学, 2010. [35] 黄慧, 申源源, 陈宏.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玉米秸秆木质素的降解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3(7):93-97. [36] 张立霞. 纤维降解菌组合的筛选、优化及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37] 李蕊蕊. 不同纤维分解菌对鹅生产性能及纤维消化的影响[D]. 吉林农业大学, 2012. [38] 甘福丁, 魏世清, 徐铁纯,等. 不同复合菌剂对玉米秸—猪粪混合原料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18):211-212,211. [39] Wang Ping. Effects of thermo-chemical pretreatment plus microbial fermentation and enzymatic hydrolysis on saccharification and lignocellulose degradation of corn straw.[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5, 194(1):165-171. [40] 施力光, 荀文娟, 岳文斌. 纤维素分解菌在反刍动物营养代谢中的研究进展[J]. 饲料广角, 2008(21):23-24. [41] 马凤莲. 饲喂不同纤维分解菌对鹅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D]. 吉林农业大学, 2012. [42] 宋金峰. 接种剂与酶制剂在玉米秸秆—酒糟青贮中应用的研究[D].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9. [43] 蔡元, 宋玉魁, 田斌,等. 添加酶制剂对青贮玉米秸秆品质及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J].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0, 30(5):32-34. [44] 李国栋. 秸秆饲料化预处理方式及其发酵抑制化合物的作用机理[J]. 动物营养学报, 2016,28(10). [45] 余建军. 酶菌共降解玉米秸秆及饲料化工艺研究[D]. 陕西科技大学, 2010. [46] 牟莉, 樊孟琦, 王涛. 常规加热条件下四种不同强度酸对玉米秸秆降解的影响[J]. 长春大学学报, 2008, 18(12):42-44. [47] 蔺国文. 枯黄玉米秸秆酶化处理育肥肉牛效果研究[J]. 中国牛业科学, 2012, 38(2):2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