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陆宴辉, 吴孔明. 棉花盲蝽象及其防治[M]. 北京: 金盾出版社,2008: 29-31 [2].郑乐怡,吕楠,刘国卿,等.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三十三卷,半翅目,盲蜷科,盲蜷亚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章士美,赵泳祥.中国农林昆虫地理分布厂[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4].Men X, Ge F, Edwards C A, et al. The influence of pesticide applications on 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 and sucking pests in transgenic Bt cotton and non-transgenic cotton in China[J]. Crop Protection, 2005, 24(4): 319-324. [5].耿辉辉, 陆宴辉, 杨益众. 绿盲蝽成虫的田间活动规律[J]. 应用昆虫学报, 2012, 49(3): 601-604. [6].董吉卫, 陆宴辉, 杨益众. 绿盲蝽成虫的产卵行为与习性[J]. 应用昆虫学报, 2012, 49(3): 591-595. 张秀梅, 刘小京, 杨艳敏, 等. 绿盲蝽在Bt转基因棉及枣树上的发生规律[J]. 华东昆虫学报, 2005, 14(1): 28-32 [8].张秀梅,刘小京,杨振江.绿盲蝽越冬卵在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型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14(3) 157-159 [9].王振亮, 韩会智, 刘孟军, 等. 枣园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及其孵化规律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148-152. 门兴元, 于毅, 张安盛, 等. 不同温度下绿盲蝽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J]. 昆虫学报, 2008, 51(11): 1216-1219. Pan H, Liu B, Lu Y,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key weather factors affecting overwintering success of Apolygus lucorum eggs in dead host tree branches[J]. PloS one, 2014, 9(4): e94190. 卓德干, 李照会, 门兴元, 等. 低温和光周期对绿盲蝽越冬卵滞育解除和发育历期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11, 54(2): 136-142. 卓德干, 李照会, 门兴元, 等. 温度和光周期对绿盲蝽滞育诱导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11, 54(9): 1082-1086. 陈培育, 封洪强, 李国平, 等. 绿盲蝽不同地理种群滞育率变化初探[J]. 植物保护,2016, (6):178-180 矫振彪, 陆宴辉, 吴孔明. 棉田绿盲蝽的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模型[J]. 应用昆虫学报, 2012, 49(3): 605-609. 肖留斌, 王凤良, 陈华, 等. 绿盲蝽中期预测模型的组建与应用[J]. 应用昆虫学报, 2015, 52 (3): 623-630. 陆宴辉. 盲蝽蟓生态适应性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吴国强, 肖留斌, 谭永安, 等. 绿盲蝽成虫对六种寄主及其挥发物的选择趋势[J]. 应用昆虫学报, 2012, 49(3): 641-647 赵秋剑, 吴敌, 林凤敏, 等. 绿盲蝽在不同棉花品种 (系) 上取食行为的 EPG 解析及田间验证[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11): 2260-2268. 冯成玉,李昌华.盲蝽象寄主转移及种群动态调查初报[J].昆虫知识,1990,27 (4);210-212. 李耀发, 党志红, 高占林, 等. 河北省沧州棉区绿盲蝽在不同寄主上的动态分布[J]. 植物保护, 2009(5): 118-121. 党志红,李耀发,高占林,等.绿盲蝽成虫对几种寄主植物花器的趋性研究[J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8):82-83. 金银利, 封洪强, 张言芳, 等. 河南冬枣和葡萄上绿盲蝽种群的季节性发生规律[J]. 植物保护, 2015, 41(2): 149-153. 林凤敏, 吴敌, 陆宴辉, 等. 棉花叶片性状 (厚度和油点密度) 与其对绿盲蝽抗性的关系[J]. 昆虫学报, 2010, 53(7): 780-785. 林凤敏, 吴敌, 陆宴辉, 等. 棉花叶片茸毛性状与绿盲蝽抗性的关系[J]. 植物保护学报, 2010 (2): 165-171. 林凤敏, 吴敌, 陆宴辉, 等. 棉花主要抗虫次生物质与其对绿盲蝽抗性的关系[J]. 植物保护学报, 2011, 38(3): 202-208. 雒珺瑜, 崔金杰, 辛惠江. 棉花叶片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与绿盲蝽抗性的关系[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2,40(4):81-85. 雒珺瑜,崔金杰,王春义,等.棉花叶片中棉酚和单宁含量与绿盲蝽抗性的关系[J].棉花学报,2012,24(3):279-283 魏书艳, 肖留斌, 谭永安, 等. 不同寄主受绿盲蝽危害后生理代谢指标的变化[J]. 植物保护学报, 2010(4): 359-364. 谭永安, 柏立新, 肖留斌, 等. 绿盲蝽危害对棉花防御性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诱导[J]. 棉花学报, 2010, 22(5): 479-485. 毛红, 陈瀚, 刘小侠, 等. 绿盲蝽取食与机械损伤对棉花叶片内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J]. 应用昆虫学报, 2011, 48(5): 1431-1436 高 勇,门兴元,于 毅.绿盲蝽危害后枣、桃、樱桃、葡萄叶片生理代谢指标的变化[J].中国农业科学, 2012,45 (22):4627-4634 李林懋, 门兴元, 叶保华, 等. 不同生长时期冬枣受绿盲蝽危害后应激防御酶活性的变化[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7(1): 191-198. 陆宴辉, 亚娟, 吴孔明. 绿盲蝽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J]. 昆虫学报, 2007, 50(8): 863-867. 雒珺瑜, 崔金杰, 吴冬梅, 等. 绿盲蝽对 13 种不同寄主植物适合度的初步研究[J]. 中国棉花, 2009(8): 16-17. 许秀苹, 谭秀梅, 王吉青, 等. 不同寄主植物对绿盲蝽成虫形态发育的影响[J]. 环境昆虫学报, 2014, 36(5): 667-671. 肖留斌, 谭永安, 孙洋, 等. 绿盲蝽对寄主转换的适应性及生理响应[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23): 4941-4949. 孙洋, 柏立新, 张永军, 等. 绿盲蝽丝氨酸蛋白酶基因 AlSP4 的克隆及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的表达谱分析[J]. 昆虫学报, 2012, 55(6): 641-650. 许新新, 谭瑶, 高希武. 绿盲蝽 P450 基因的克隆及增效醚对 P450 酶活性的抑制作用[J]. 应用昆虫学报, 2012, 49(2): 324-334. 张正群, 郭天娥, 王伟, 等. 两种室内生物测定方法评价杀虫剂对绿盲蝽的相对毒力[J]. 昆虫学报, 2009, 52(9): 967-973. 王顺良,张小龙,张艳刚.防治棉盲蝽蟓药剂筛选试验[J].农业科学与管理,2010,31(7):51-54 李令蕊,张晓龙,筛选棉花蕾期和龄期防治绿盲蝽药剂的研究田中国农学通报,2010,26 (12):274 276. 张小兵, 王凯, 王猛, 等. 山东省绿盲蝽田间种群对六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监测[J]. 植物保护学报, 2013, 40(6): 564-568. 刘佳, 高占林, 马云华, 等. 不同作用方式杀虫剂对绿盲蝽毒力温度系数初探[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4, 37(6): 73-77. 李耀发, 高占林, 党志红, 等. 不同类型杀虫剂对绿盲蝽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评价[J].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12(1): 49-50. 张小兵, 王凯, 王猛, 等. 不同施药方式下吡虫啉对棉田绿盲蝽种群动态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 2014, 41(1): 93-97. 李耀发, 党志红, 高占林, 等. 不同颜色黏板对绿盲蝽的诱杀效果初步研究[A]. 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2008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 梁启富,郭天娥,张正群,等.棉田使用诱虫板对绿盲蝽和非靶标昆虫的诱集作用[J].中国棉花,2012,39 (5):10-14. 陈瀚,毛红,褚艳娜,等.利用色板诱集棉盲蝽的效果研究[J].中国昆虫学报,2012, 49 (2):454-458. 王丽丽, 王洪涛, 刘学卿, 等. 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葡萄园绿盲蝽的诱集效果[J]. 果树学报, 2014, 31 (02): 126-129. 苏建伟,陈展册,张广珠,等.绿盲蝽雌虫的浸提物分析[J].昆虫知识, 2010,47 (6):1113-1117. 张涛. 绿盲蝽 (Apolygus lucorum) 性信息素的提取鉴定及应用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纪萍, 刘靖涛, 谷少华, 等. 绿盲蝽气味结合蛋白 AlucOBP7 的表达及气味结合特性[J]. 昆虫学报, 2013, 56(6): 575-583. 沈忱, 谷少华, 武红珍, 等. 绿盲蝽酯酶基因 AlucEST1 的克隆及表达谱分析[J]. 昆虫学报, 2012, 55(9): 1014-1021. 滑金锋, 张帅, 崔金杰, 等. 绿盲蝽化学感受蛋白基因 AlucCSP1 的克隆, 表达谱分析及结合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20): 4187-4196. 谭永安, 肖留斌, 孙洋, 等. 绿盲蝽超气门蛋白 ALUSP 的克隆, 原核表达及纯化[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7(11): 2162-2172. 罗淑萍,陆宴辉,李红梅,等.红颈常室茧蜂对绿盲蝽的控制潜能[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植物保护协会,2012. 仝亚娟, 吴孔明, 高希武. 三突花蛛对绿盲蝽和苜蓿盲蝽的捕食作用[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09, 25(2): 97-101. 仝亚娟, 吴孔明, 陆宴辉, 等. 白僵菌对盲蝽的毒力作用[J].“回眸六十年, 再创新局面”—北京昆虫学会成立 60 周年纪念刊, 2010. 高梅秀, 刘涛, 田小卫, 等. 农业及物理防治对枣园绿盲蝽及其天敌的影响[J].中国果树, 2009(5): 48-50. 张敬亮, 阮树兴, 马新龙, 等. 连续种植鼠茅草苹果园绿盲蝽与金纹细蛾发生情况调查[J]. 落叶果树, 2014, 46(4): 19-19. 张传溪. 中国农业昆虫基因组学研究概况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17): 3454-3462. 杨帆, 黄立华, 张爱兵. 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其在鳞翅目昆虫上的应用[J].昆虫学报, 2014, 57(8): 991-1000. 赵丹, 刘鹏飞, 潘超, 等. 生态代谢组学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 2015, 35(15): 4958-49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