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赵满义. 基于两个F2:3群体的玉米株型相关性状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D]. 贵阳:贵州大学, 2020. | 
																													
																						| [2] | 李海灵. 玉米株型性状遗传解析及qPH5.04的精细定位[D]. 沈阳:沈阳农业大学, 2019. | 
																													
																						| [3] | 别海, 郑斐, 王保林, 等. 利用玉米 RIL 群体分析株型性状对两种密度的响应[J]. 玉米科学, 2019, 27(6):13-18. | 
																													
																						| [4] | 吉春容, 李世清, 冯宏昭, 等. 不同株型夏玉米冠层叶片气孔特性的差异[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6(5):57-63. | 
																													
																						| [5] | 刘坤, 张雪海, 孙高阳, 等. 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8, 51(5):821-834. | 
																													
																						| [6] | DONALD M. Breeding of crop ideotypes[J]. Euphytica, 1968, 17(3):385-403. doi: 10.1007/BF00056241    
																																					URL
 | 
																													
																						| [7] | 常程, 张书萍, 刘晶, 等. 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J]. 辽宁农业科学, 2008(2):27-29. | 
																													
																						| [8] | DUVICK D N. Genetic progress in yield of United States maize (Zea mays L.)[J]. Maydica, 2005, 50:193-202. | 
																													
																						| [9] | 彭云玲, 赵小强, 任续伟, 等. 干旱胁迫对不同株型玉米大喇叭口期生长的影响[J]. 中国沙漠, 2013, 33(5):1064-1070. | 
																													
																						| [10] | 赵小强, 陆晏天, 白明兴, 等. 不同株型玉米基因型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分析[J]. 草业学报, 2020, 29(2):149-162. | 
																													
																						| [11] | 赵满义, 吴迅, 赵强, 等. 基于‘齐319与‘黄早四’改良后代的株型相关性状变异分析[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0, 39(2):78-81. | 
																													
																						| [12] | 吴建伟, 刘成, 石云素, 等. 不同水分条件下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QTL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 6(3):266-270,329. | 
																													
																						| [13] | 郑德波, 杨小红, 李建生, 等. 基于SNP标记的玉米株高及穗位高QTL定位[J]. 作物学报, 2013, 39(3):549-556. | 
																													
																						| [14] | PAN Q C, XU Y C, LI K, et al. The genetic basis of plant architecture in 10 maize recombinant inbred line populations[J]. Plant physiology, 2017, 175(2):858-873. doi: 10.1104/pp.17.00709    
																																					URL
 | 
																													
																						| [15] | 黄磊玉, 吴广霞, 王玉梅, 等. ‘黄早四’及衍生自交系株型性状研究[J]. 玉米科学, 2011, 19(1):27-30. | 
																													
																						| [16] | 赵文明. 玉米株型相关性状QTL定位与分析[D]. 郑州:河南农业大学, 2008. | 
																													
																						| [17] | 胡小平, 薛永祥. 玉米单株叶面积的快速测定[J]. 玉米科学, 1993, 1(3):77-78. | 
																													
																						| [18] | 徐丽娜, 黄收兵, 陶洪斌, 等. 不同氮肥模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部分生理和农艺性状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2, 38(2):301-306. | 
																													
																						| [19] | 张倩, 张明才, 刘明, 等. 氮肥-生长调节剂对寒地春玉米植株形态及产量的互作效应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4, 19(5):29-37. | 
																													
																						| [20] | 张兴端, 霍仕平, 向振凡, 等. 玉米重组群体株型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的遗传潜势与杂种优势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05, 18(6):675-6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