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唐余学, 郭建平. 我国东北地区玉米冷害风险评估[J]. 应用气象学报, 2016,27(03):352-360.
|
[2] |
佟玉欣, 常本超, 李玉影, 等. 低温冷害致灾机理研究进展及东北抗冷害防控策略[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07):138-142.
|
[3] |
蔡志欢, 张桂莲. 水稻低温冷害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 2018,32(03):249-255.
|
[4] |
周文魁. 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2.
|
[5] |
王作东, 杨青, 宫焕盛, 等. 1999年与2003年我国北方地区夏季气温异常原因初探[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5):6-9.
|
[6] |
葛均筑. 气象资源特性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及长江中游玉米高产关键技术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5.
|
[7] |
檀艳静. 基于遥感作物模型的东北玉米产量和低温冷害模拟研究[D]. 北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4.
|
[8] |
闫淑琴. 玉米籽粒灌浆速度研究进展[J]. 杂粮作物, 2006(04):285-287.
|
[9] |
李海燕. 年际间气象因子变化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 沈阳:沈阳农业大学, 2013.
|
[10] |
付志远. 玉米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生态学和遗传学研究及基因定位[D]. 郑州:河南农业大学, 2005.
|
[11] |
祖世亨, 祖雪梅. 黑龙江省农作物冷害气候区划[J]. 中国农业气象, 1999(2):3-10.
|
[12] |
张艳华. 温度对玉米产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信息, 2015(11):89.
|
[13] |
邢则森. 低温胁迫和干旱胁迫下S-诱抗素拌种对玉米生长的调控作用[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18.
|
[14] |
曹士亮, 于滔, 扈光辉, 等. 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鉴定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种业, 2018(8):29-33.
|
[15] |
郭春明, 任景全, 曹铁华, 等. 春玉米穗分化期低温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 应用气象学报, 2018,29(4):505-512.
|
[16] |
陈民生, 赵京岚, 徐守国. 玉米种子发芽特性与温度的相关性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07(2):40-43.
|
[17] |
刘国梁, 赵亚丽, 王秀玲, 等. 玉米种子成熟度对其活力及F1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6,49(22):4342-4351.
|
[18] |
赵鑫, 盖颜欣. 玉米种子含水量与种子发芽率的关系[J]. 农业科技通讯, 2008(4):104-106.
|
[19] |
佘宁安, 王铁固, 陈士林. 玉米种子活力田间测定及其遗传分析[J]. 玉米科学, 2010,18(4):18-22.
|
[20] |
梁育丽. 超干燥玉米种子吸水性分析[J]. 种子世界, 2017(11):26-28
|
[21] |
班秀丽, 孔德巍, 于铁, 等. 玉米种子活力检测方法—不同温度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 种子世界, 2017(3):30-31.
|
[22] |
吴文荣. 玉米不同品种芽苗期抗旱性及指标的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
[23] |
陈民生, 赵京岚, 徐守国. 玉米种子发芽特性与温度的相关性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07(2):40-43.
|
[24] |
李兴光, 李晓宇. 小麦/玉米萌发和苗期生长对干旱与低温的响应[J]. 土壤与作物, 2019,8(3):266-272.
|
[25] |
孙彩霞. 玉米抗旱性鉴定指标体系及抗旱鉴定指标遗传特性的研究[D]. 沈阳:沈阳农业大学, 2001.
|
|
何奇瑾.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与气候关系研究[D]. 北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2.
|
[27] |
杨虎.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1.
|
[28] |
田宝星, 于敏, 李浩然, 等. 黑龙江省春季低温指数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34(25):97-103.
|
[29] |
杨猛, 魏玲, 庄文锋, 等. 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电导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12,20(1):90-94.
|
[30] |
胡海军, 王志斌, 陈凤玉, 等. 玉米冷害生理机制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 2009,17(2):149-152.
|
[31] |
孙阳, 王燚, 曲丹阳, 等. 5-氨基乙酰丙酸提高玉米幼苗抗低温性及其生理机制[J]. 生态学杂志, 2016,35(7):1737-1743.
|
[32] |
Jabs T . Reactive oxygen intermediates as mediators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 plants and animals[J].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1999,57(3).
|
[33] |
Dat J F, Scott F I. Changes in salicylic acid and antioxidants during induced thermotolerance in mustard seedlings[J]. Plant Physiology, 1998,118(4):1455-1461.
pmid: 9847121
|
[34] |
Wongsheree T, Ketsa S, Van Doorn 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ling injury and membrane damage in lemon basil (Ocimum×citriodourum) leaves[J]. Postharvest Biology & Technology, 2009,51(1):91-96.
|
[35] |
朱建华, 黄江流, 罗木林, 等. 龙眼叶片冻害症状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J]. 广西玉米, 2008,28(5):589-591.
|
[36] |
巨伟, 杨彩凤, 赵勇, 等. 低温冷害下冬小麦叶片细胞膜透性与抗寒性的相关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9(19):11416-11417.
|
[37] |
李晓明. 黄瓜耐冷指标的筛选及Ca2+在黄瓜耐冷中作用的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6.
|
[38] |
Chu C, Tan C, Yu G, et al. A Novel Retrotransposon Inserted in the Dominant Vrn-B1 Allele Confers Spring Growth Habit in Tetraploid Wheat (Triticum turgidum L.)[J]. G3-Genes Genomes Genetics, 2011,1(7):637-645.
|
[39] |
Zhang J, Wang Y, Sun H, et al. Effect of exogenous SA pretreatment on the ultrastructure of flower cells in apricot under chilling stress[J].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2014,41(3):429-436.
|
[40] |
郝小琴, 姚鹏鹤, 高峥荣, 等. 低温胁迫对微胚乳超甜超高油玉米耐寒性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4,40(8):1470-1484.
|
[41] |
马凤鸣, 王瑞, 石振. 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07(5):41-45.
|
[42] |
廖尔华, 丁丽, 罗延宏, 等. 烯效唑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4,27(6):2339-2344.
|
[43] |
严寒, 田志宏, 徐勇刚. 烯效唑对甜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长江蔬菜, 2009(15):40-42.
|
[44] |
刘丹. 亚精胺提高玉米幼苗抗寒性及其与NO关系的研究[D]. 南京:江苏师范大学, 2013.
|
[45] |
王成, 李月明, 郝楠, 等. 外源施加多胺对提高玉米种子耐冷性的研究[J]. 中国种业, 2019(7):55-59.
|
[46] |
韩玉军, 陶波. 壳聚糖对玉米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活性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12,20(03):73-76.
|
[47] |
黄义春, 李建民, 段留生, 等. 甜菜碱对玉米幼苗抗旱性的诱导效应[J]. 玉米科学, 2011,19(1):95-100.
|
[48] |
马兴立, 谌涛, 李健, 等.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10,18(3):105-107,112.
|
[49] |
柴孟竹, 李钊, 秦东玲, 等. 乙烯利对玉米茎秆抗倒伏性的调控效应[J]. 玉米科学, 2017,25(6):63-72.
|
[50] |
孙石昂, 何发林, 姚向峰, 等. 芸苔素内酯可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旱性[J]. 植物生理学报, 2019,55(6):829-836.
|
[51] |
王晓琳.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影响效果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
[52] |
王作东, 杨青, 宫焕盛, 等. 1999年与2003年我国北方地区夏季气温异常原因初探[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5):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