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勤昌, 昌敏. 提升中国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J]. 国际贸易问题, 2011(10):34-47.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主要农产品产量[EB/OL]. http://data.stats.gov.cn.2021-12-14.
|
[3] |
吴杰. 新疆棉花秸秆利用现状分析和探讨[J]. 中国棉花, 2006, 33(2):9-11.
|
[4] |
张铁臣, 丁慧源. 黑龙江秸秆污染法律规制研究[J]. 西部学刊, 2020(20):74-76.
|
[5] |
张海晶, 王少杰, 罗莎莎, 等.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J]. 土壤与作物, 2020, 9(2):150-158.
|
[6] |
LI H, DAI M, DAI S, et al. Current status and environment impact of direct straw return in China’s cropland- A review[J]. Ecotoxicol environmental safety, 2018,159 (SEP.):293-300.
|
[7] |
杨彩迪, 卢升高. 秸秆直接还田和炭化还田对红壤酸度、养分和交换性能的动态影响[J]. 环境科学, 2020, 41(9):4246-4252.
|
[8] |
高瑞芳, 张吉树. 新疆棉花秸秆饲料化开发利用研究[J]. 中国畜牧杂志, 2016, 52(8):76-79.
|
[9] |
黄新平. 新疆地区棉花秸秆机械的现状及发展[J]. 农机化研究, 2002(4):26-28.
|
[10] |
张国庆, 雒秋江, 臧长江, 等. 棉秆营养价值研究及其对绵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生长和羊肉安全性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8):3247-3257.
|
[11] |
左旭, 毕于运, 王红彦, 等. 中国棉秆资源量估算及其自然适宜性评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6):159-166.
|
[12] |
韩芹芹. 棉秆循环利用理论模式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11):457-463.
|
[13] |
郑重, 赖先齐, 邓湘娣, 等. 新疆棉区秸秆还田技术和养分需要量的初步估算[J]. 棉花学报, 2000, 12(5):264-266.
|
[14] |
李凤瑞, 史加亮, 徐晓莹, 等. 鲁西北地区棉花秸秆还田现状及潜力分析[J]. 棉花科学, 2015, 37(6):19-22.
|
[15] |
杨帆, 董燕, 徐明岗, 等. 南方地区秸秆还田对土壤综合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2, 23(11):3040-3044.
|
[16] |
张凡, 睢宁, 余超然, 等. 小麦秸秆还田和施钾对棉花产量与养分吸收的效应[J]. 作物学报, 2014, 40(12):2169-2175.
doi: 10.3724/SP.J.1006.2014.02169
|
[17] |
MA L J, KONG F X, WANG Z, et al. Growth and yield of cotton as affected by different straw returning modes with an equivalent carbon input[J]. Field crops research, 2019, 243:107616.
doi: 10.1016/j.fcr.2019.107616
URL
|
[18] |
刘飞, 添长久, 路曦结, 等. 安徽省沿江地区棉秆还田种植模式对棉花苗期生长及病虫害发生的影响[J]. 中国棉花, 2019, 46(11):20-22.
|
[19] |
崔爱花, 杜传莉, 黄国勤, 等. 秸秆覆盖量对红壤旱地棉花生长及土壤温度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8, 38(2):733-740.
|
[20] |
姜益娟, 郑德明, 吕双庆, 等. 棉籽饼、棉秆还田增产及培肥地力的作用[J]. 土壤肥料, 1998(4):32-34.
|
[21] |
秦都林, 王双磊, 刘艳慧, 等. 滨海盐碱地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棉花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7, 43(7):1030-1042.
|
[22] |
熊新民, 伍琦, 曾小林, 等. 秸秆还田解读及江西棉区棉秆还田实践[J]. 棉花科学, 2013, 35(6):8-14.
|
[23] |
阿依古丽, 尤努斯. 棉秆还田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有效途径[J]. 新疆农业科技, 2002(3):29-29.
|
[24] |
刘会芳, 唐光木, 孙宁川, 等. 棉秆炭化还田对棉花生长及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55(9):1710-171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09.017
|
[25] |
李全起, 陈雨海, 于舜章, 等. 覆盖与灌溉条件下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J].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20(1):37-40.
|
[26] |
艾天成, 王传金, 周世寿. 棉秆还田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3):538,559.
|
[27] |
柴华, 何念鹏. 中国土壤容重特征及其对区域碳贮量估算的意义[J]. 生态学报, 2016, 36(13):3903-3910.
|
[28] |
吴从稳, 陈小兵, 单晶晶, 等. 棉秆不同处理方式对滨海盐碱土理化性质和棉花产量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6(5):96-104.
|
[29] |
SHRESTHA B M, SINGH B R, SITAULA B K, et al. Soil aggregate-and particle-associated organic carbon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s in Nepal[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2007, 71(4):1194-1203.
doi: 10.2136/sssaj2006.0405
URL
|
[30] |
王双磊, 刘艳慧, 宋宪亮, 等. 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氮磷钾含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27(12):3944-3952.
|
[31] |
曹晶晶, 魏飞, 马芳霞, 等. 秸秆还田与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特征[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 35(1):26-32.
|
[32] |
杨玮, 兰红, 李民赞, 等. 基于图像处理和SVR的土壤容重与土壤孔隙度预测[J]. 农业工程学报, 2021, 37(12):144-151.
|
[33] |
胡景田, 杨聚才, 崔德杰, 等. 棉田废弃物还田对滨海盐碱地土壤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15):126-130.
|
[34] |
刘艳慧, 王双磊, 李金埔, 等. 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养分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6, 42(7):1037-1046.
|
[35] |
张富丽, 尹全, 王东, 等. Bt抗虫棉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J]. 生物安全学报, 2020, 29(1):69-77.
|
[36] |
牛百成, 赵成义, 俞永祥, 等. 棉花秸秆和氮肥对土壤CO2和N2O排放及碳氮排放系数的影响[J]. 干旱区研究, 2017, 34(6):1323-1330.
|
[37] |
黄金花, 刘军, 杨志兰, 等. 秸秆还田下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变化特征[J]. 生态环境学报, 2015(3):387-395.
|
[38] |
刘军, 唐志敏, 刘建国, 等. 长期连作及秸秆还田对棉田土壤微生物量及种群结构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8):1418-1422.
|
[39] |
刘彦杰, 张鹏鹏, 张国娟, 等. 秸秆还田和施肥方式对绿洲棉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5(1):57-64.
|
[40] |
刘艳慧, 王双磊, 李金埔, 等. 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6):151-156.
doi: 10.7668/hbnxb.2016.06.024
|
[41] |
张伟, 龚久平, 刘建国. 秸秆还田对连作棉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5):881-885.
|
[42] |
刘建国, 卞新民, 李彦斌, 等. 长期连作和秸秆还田对棉田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9(5):1027-1032.
|
[43] |
刘松涛, 田春丽, 曹雯梅, 等. 基于不同土壤质地棉花根际微生物和酶活性特征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2):73-79.
doi: 10.13304/j.nykjdb.2019.
|
[44] |
郭成藏, 李鲁华, 黄金花, 等.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5, 32(3):296-304.
|
[45] |
李金埔, 王双磊, 张美玲, 等. 秸秆还田对棉田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14, 46(9):69-73.
|
[46] |
王晶, 马丽娟, 龙泽华, 等. 秸秆炭化还田对滴灌棉田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及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20, 41(1):420-429.
|
[47] |
龙泽华, 王晶, 侯振安. 秸秆炭化还田和施氮量对棉田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7(2):154-161.
|
[48] |
王静, 陈兵, 王吉亮, 等. 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方式对棉花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1, 39(1):18-24,56.
|
[49] |
王双磊, 李金埔, 赵洪亮, 等. 棉花秸秆利用现状与还田潜力分析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545(2):310-315.
|
[50] |
李彦斌, 刘建国, 程相儒, 等. 秸秆还田对棉花生长的化感效应[J]. 生态学报, 2009, 29(9):4942-4948.
|
[51] |
李明桃. 棉花枯萎病的研究[J]. 农业灾害研究, 2012, 2(4):1-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