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河南省统计局. 河南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5.
											 											 | 
										
																													
																						| [2] | 
																						 
											  臧贺藏, 王言景, 张杰, 等. 不同密氮模式下高产玉米品种籽粒产量与氮素利用特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7,32(3):196-200.
											 											 | 
										
																													
																						| [3] | 
																						 
											  刘晨峰, 王正宁, 贺康宁, 等. 黄土半干旱区几张人工林的土壤水分、光照变化及其对林分的影响[J]. 西部林业科学, 2004,33(3):34-41.
											 											 | 
										
																													
																						| [4] | 
																						 
											  况福虹, 朱波, 徐泰平, 等. 川中丘陵区施肥制度对夏玉米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06,19(1):90-95.
											 											 | 
										
																													
																						| [5] | 
																						 
											  唐保军, 丁勇, 等.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中国种业, 2008,10(14):35-37.
											 											 | 
										
																													
																						| [6] | 
																						 
											  徐田军, 吕天放, 陈传永, 等. 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茎秆性状的影响及调控[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52(4):56-65.
											 											 | 
										
																													
																						| [7] | 
																						 
											  陆景陵, 植物营养学(上册)[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 273.
											 											 | 
										
																													
																						| [8] | 
																						 
											  Dudley J W. Selection for rind puncture resistance in two maize population[J]. Crop Science, 1994,34(6):1458-1460. 
											 												 
																									doi: 10.2135/cropsci1994.0011183X003400060007x    
																																					URL    
																																			 											 | 
										
																													
																						| [9] | 
																						 
											  易镇邪, 王璞, 陈平平, 等. 氮肥类型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14(2):472-478.
											 											 | 
										
																													
																						| [10] | 
																						 
											  肖焱波, 段宗颜, 苏凡, 等. 玉米不同种植方式氮肥合理施用研究[J]. 玉米科学, 2002,10(1):78-80.
											 											 | 
										
																													
																						| [11] | 
																						 
											  张福锁, 马文奇. 肥料投入水平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关系[J]. 土壤与环境, 2000(2):154-157.
											 											 | 
										
																													
																						| [12] | 
																						 
											  李强, 马晓君, 程秋博, 等. 氮肥对不同耐低氮性玉米品种干物质及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农学与生命科学版, 2015,41(5):527-536.
											 											 | 
										
																													
																						| [13] | 
																						 
											  张经廷, 刘云鹏, 李旭辉, 等. 夏玉米各器官氮素积累与分配动态及其对氮肥的响应[J]. 作物学报, 2013,39(3):506-514. 
											 												 
																									doi: 10.3724/SP.J.1006.2013.00506    
																																					URL    
																																			 											 | 
										
																													
																						| [14] | 
																						 
											  马兴林. 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杂交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05,3(3):84-86.
											 											 | 
										
																													
																						| [15] | 
																						 
											  梁书荣, 赵会杰, 李洪歧, 等. 密度、种植方式和品种对夏玉米群体发育特征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0,30(7):1927-1931. 
											 											 | 
										
																													
																						| [16] | 
																						 
											  张丽琼. 调节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优化冬小麦抗倒性能获得高产[D]. 合肥:安徽农业大学, 2016.
											 											 | 
										
																													
																						| [17] | 
																						 
											  张倩, 张明才, 刘明, 等. 氮肥-生长调节剂对寒地春玉米植株形态及产量的互作效应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4,19(5):29-37.
											 											 | 
										
																													
																						| [18] | 
																						 
											  赵松岭, 李凤民, 张大勇, 等. 作物生产是一个种群过程[J]. 生态学报, 1997,17(1):100-104. 
											 											 | 
										
																													
																						| [19] | 
																						 
											  张子军, 杜新东, 范玉宝, 等. 不同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 现代化农业, 2016(7):13-14.
											 											 | 
										
																													
																						| [20] | 
																						 
											  吕丽华, 陶洪斌, 夏来坤, 等. 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J]. 作物学报, 2008,34(3):447-455. 
											 												 
																									doi: 10.3724/SP.J.1006.2008.00447    
																																					URL    
																																			 											 | 
										
																													
																						| [21] | 
																						 
											  尤艳华, 吕秋实, 杨继峰, 等. 玉米新品种兴玉1号在兴安盟地区适宜种植密度与施氮量[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4):21-23.
											 											 | 
										
																													
																						| [22] | 
																						 
											  舒中兵, 黎礼谦, 段明禹, 等. 密度、施氮量和播种期对贵农玉008号玉米产量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 2013,41(7):1001-3601.
											 											 | 
										
																													
																						| [23] | 
																						 
											  魏淑丽, 王志刚, 于晓芳, 等. 施氮量和密度互作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25(3):382-391.
											 											 | 
										
																													
																						| [24] | 
																						 
											  曹胜彪, 张吉旺, 董树亭, 等.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18(6):1343-1353. 
											 												 
																									doi: 10.11674/zwyf.2012.12135    
																																					URL    
																																			 											 | 
										
																													
																						| [25] | 
																						 
											  曹玉军, 窦金刚, 高玉山, 等. 施氮对不同种植密度玉米产量和子粒灌浆特性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15,23(6):136-141.
											 											 | 
										
																													
																						| [26] | 
																						 
											  蔡红光, 袁静超, 刘剑钊, 等. 高密度种植条件下春玉米氮素的需求规律与适宜施氮量[J]. 中国农业科学, 2017,50(11):1995-2005.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7.11.005    
																																					URL    
																																			 											 | 
										
																													
																						| [27] | 
																						 
											  Flint-Garcia S A, Darrah L L, Mcmullen M D, et al. Phenotypic versus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for stalk strength and second-generation European corn borer resistance in maize[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3,107(7):1331-1336. 
											 												 
																									doi: 10.1007/s00122-003-1387-9    
																																					URL    
																																			 											 | 
										
																													
																						| [28] | 
																						 
											  Peiffer J A, Flint-Garcia S A, De Leon N, et al.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maize stalk strength[J]. PloS one, 2013,8(6):e67066. 
											 												 
																									doi: 10.1371/journal.pone.0067066    
																																					URL    
																																					pmid: 23840585
																							 											 | 
										
																													
																						| [29] | 
																						 
											  杨青华, 冉午玲, 李蕾蕾, 等. 玉米茎秆性状与倒伏的相关性及其通径分析[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6,50(2):167-170.
											 											 | 
										
																													
																						| [30] | 
																						 
											  邓妍, 王创云, 赵丽, 等. 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性状、土壤水分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倒伏率的关系[J]. 华北农学报, 2017,32(5):216-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