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学报 ›› 2025, Vol. 15 ›› Issue (4): 75-82.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4-0192
收稿日期:
2024-10-28
修回日期:
2024-12-11
出版日期:
2025-04-20
发布日期:
2025-04-17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杨玉辉,男,1983年出生,辽宁康平人,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综合观测。通信地址:137600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 扎赉特旗气象局,E-mail:87953314@qq.com。
基金资助:
Received:
2024-10-28
Revised:
2024-12-11
Online:
2025-04-20
Published:
2025-04-17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内蒙古兴安盟半干旱区主要作物(玉米、花生和谷子)的耗水规律及其与自然降水的关系,以优化区域作物布局及农田水资源管理。基于扎赉特旗国家科技示范园区提供的气象数据,采用FAO-Penman Monteith公式法和水量平衡法对内蒙古兴安盟半干旱区玉米、花生和谷子等主要作物的耗水规律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各作物间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研究表明,在所考察的主要作物中,大豆在整个生育期的田间耗水量最多,且存在较大程度的水分亏缺;其次为玉米;而花生和谷子的田间耗水量较少,水分亏缺量相对较低。从水分利用效率的角度考量,建议区域内作物优先种植顺序为:玉米>谷子>花生>大豆;从水分经济效益的角度考量,区域内作物优先种植顺序为:花生>玉米>谷子>大豆;优先灌溉的作物顺序为花生>谷子>玉米>大豆。大豆种植应该采用玉米大豆间作模式,水分利用效率和水分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研究成果可为当地合理规划农作物种植结构、高效利用有限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杨玉辉, 王建国. 内蒙古兴安盟不同作物种植模式需水、耗水特征[J]. 农学学报, 2025, 15(4): 75-82.
YANG Yuhui, WANG Jianguo. Water Demand and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rop Planting Modes in Xing'an League of Inner Mongolia[J]. Journal of Agriculture, 2025, 15(4): 75-82.
时间 | 太阳辐射/[MJ/(m2.d)] | 日照时数/h | 平均气温/℃ | 平均风速/(m/s) | 平均相对湿度/% | 降水量/mm | ||||||
---|---|---|---|---|---|---|---|---|---|---|---|---|
4月下旬 | 22.0 | 9.2 | 14.3 | 5.0 | 37.1 | 1.8 | ||||||
5月上旬 | 23.6 | 8.4 | 12.3 | 5.2 | 41.8 | 3.2 | ||||||
5月中旬 | 17.8 | 9.9 | 17.0 | 5.0 | 30.2 | 37.6 | ||||||
5月下旬 | 19.9 | 7.7 | 14.6 | 5.0 | 45.1 | 9.8 | ||||||
6月上旬 | 26.8 | 7.5 | 16.4 | 4.0 | 53.7 | 17.3 | ||||||
6月中旬 | 21.2 | 9.9 | 21.3 | 4.0 | 50.3 | 2.8 | ||||||
6月下旬 | 18.6 | 6.3 | 19.6 | 4.0 | 66.7 | 12.3 | ||||||
7月上旬 | 16.5 | 6.7 | 21.2 | 3.5 | 72.8 | 72.5 | ||||||
7月中旬 | 19.9 | 8.9 | 24.4 | 2.4 | 62.6 | 0.0 | ||||||
7月下旬 | 19.9 | 7.2 | 24.2 | 3.0 | 71.2 | 16.4 | ||||||
8月上旬 | 18.8 | 6.0 | 24.0 | 2.7 | 84.3 | 148.0 | ||||||
8月中旬 | 17.5 | 6.6 | 23.2 | 2.4 | 81.9 | 86.3 | ||||||
8月下旬 | 19.5 | 6.3 | 22.1 | 2.5 | 85.0 | 29.0 | ||||||
9月上旬 | 22.8 | 7.1 | 20.1 | 2.9 | 79.1 | 102.1 | ||||||
9月中旬 | 14.8 | 9.4 | 19.0 | 3.8 | 55.4 | 0.1 | ||||||
9月下旬 | 15.0 | 8.6 | 15.2 | 3.4 | 66.7 | 0.0 |
时间 | 太阳辐射/[MJ/(m2.d)] | 日照时数/h | 平均气温/℃ | 平均风速/(m/s) | 平均相对湿度/% | 降水量/mm | ||||||
---|---|---|---|---|---|---|---|---|---|---|---|---|
4月下旬 | 22.0 | 9.2 | 14.3 | 5.0 | 37.1 | 1.8 | ||||||
5月上旬 | 23.6 | 8.4 | 12.3 | 5.2 | 41.8 | 3.2 | ||||||
5月中旬 | 17.8 | 9.9 | 17.0 | 5.0 | 30.2 | 37.6 | ||||||
5月下旬 | 19.9 | 7.7 | 14.6 | 5.0 | 45.1 | 9.8 | ||||||
6月上旬 | 26.8 | 7.5 | 16.4 | 4.0 | 53.7 | 17.3 | ||||||
6月中旬 | 21.2 | 9.9 | 21.3 | 4.0 | 50.3 | 2.8 | ||||||
6月下旬 | 18.6 | 6.3 | 19.6 | 4.0 | 66.7 | 12.3 | ||||||
7月上旬 | 16.5 | 6.7 | 21.2 | 3.5 | 72.8 | 72.5 | ||||||
7月中旬 | 19.9 | 8.9 | 24.4 | 2.4 | 62.6 | 0.0 | ||||||
7月下旬 | 19.9 | 7.2 | 24.2 | 3.0 | 71.2 | 16.4 | ||||||
8月上旬 | 18.8 | 6.0 | 24.0 | 2.7 | 84.3 | 148.0 | ||||||
8月中旬 | 17.5 | 6.6 | 23.2 | 2.4 | 81.9 | 86.3 | ||||||
8月下旬 | 19.5 | 6.3 | 22.1 | 2.5 | 85.0 | 29.0 | ||||||
9月上旬 | 22.8 | 7.1 | 20.1 | 2.9 | 79.1 | 102.1 | ||||||
9月中旬 | 14.8 | 9.4 | 19.0 | 3.8 | 55.4 | 0.1 | ||||||
9月下旬 | 15.0 | 8.6 | 15.2 | 3.4 | 66.7 | 0.0 |
生育阶段 | 播种—出苗(8d) | 出苗—三叶(8d) | 三叶—拔节(36d) | 拔节—抽雄(29d) | 抽雄后20d(20d) | 抽雄后20d—成熟(52d) | 全生育期(153d) |
---|---|---|---|---|---|---|---|
实际蒸散量 | 18.8 | 21.2 | 119.5 | 55.6 | 65.2 | 174.6 | 454.9 |
水分亏缺量 | 18.8 | 21.0 | 33.5 | -34.4 | -13.4 | 71.2 | 96.7 |
生育阶段 | 播种—出苗(8d) | 出苗—三叶(8d) | 三叶—拔节(36d) | 拔节—抽雄(29d) | 抽雄后20d(20d) | 抽雄后20d—成熟(52d) | 全生育期(153d) |
---|---|---|---|---|---|---|---|
实际蒸散量 | 18.8 | 21.2 | 119.5 | 55.6 | 65.2 | 174.6 | 454.9 |
水分亏缺量 | 18.8 | 21.0 | 33.5 | -34.4 | -13.4 | 71.2 | 96.7 |
生育阶段 | 播种—出苗(12d) | 齐苗后20d(20d) | 齐苗后20d—分枝(27d) | 分枝—开花(13d) | 开花—结荚(17d) | 结荚—成熟(43d) | 全生育期(132d) |
---|---|---|---|---|---|---|---|
实际蒸散量 | 33.9 | 62.1 | 71.6 | 80.4 | 69.6 | 146.7 | 464.3 |
水分亏缺量 | -8.7 | 46.5 | -28.4 | 34.5 | -30.0 | 110.2 | 124.1 |
生育阶段 | 播种—出苗(12d) | 齐苗后20d(20d) | 齐苗后20d—分枝(27d) | 分枝—开花(13d) | 开花—结荚(17d) | 结荚—成熟(43d) | 全生育期(132d) |
---|---|---|---|---|---|---|---|
实际蒸散量 | 33.9 | 62.1 | 71.6 | 80.4 | 69.6 | 146.7 | 464.3 |
水分亏缺量 | -8.7 | 46.5 | -28.4 | 34.5 | -30.0 | 110.2 | 124.1 |
生育阶段 | 播种—出苗(8d) | 出苗—三叶(3d) | 三叶—分蘖(11d) | 分蘖—抽穗(27d) | 抽穗后20d(20d) | 抽穗后20d—成熟(49d) | 全生育期(118d) |
---|---|---|---|---|---|---|---|
实际蒸散量 | 23.1 | 8.5 | 24.3 | 95.3 | 82.5 | 157.7 | 391.4 |
水分亏缺量 | 7.8 | 8.5 | 24.3 | -4.7 | -5.6 | 63.8 | 94.1 |
生育阶段 | 播种—出苗(8d) | 出苗—三叶(3d) | 三叶—分蘖(11d) | 分蘖—抽穗(27d) | 抽穗后20d(20d) | 抽穗后20d—成熟(49d) | 全生育期(118d) |
---|---|---|---|---|---|---|---|
实际蒸散量 | 23.1 | 8.5 | 24.3 | 95.3 | 82.5 | 157.7 | 391.4 |
水分亏缺量 | 7.8 | 8.5 | 24.3 | -4.7 | -5.6 | 63.8 | 94.1 |
生育阶段 | 播种—出苗(12d) | 出苗—三叶(3d) | 三叶—分枝(13d) | 分枝—开花(10d) | 开花—结荚(14d) | 结荚—成熟(80d) | 全生育期122(d) |
---|---|---|---|---|---|---|---|
实际蒸散量 | 59.9 | 15.0 | 30.5 | 20.9 | 51.7 | 249.0 | 427.0 |
水分亏缺量 | 17 | -0.3 | 30.5 | 20.9 | 8.2 | 10.5 | 86.8 |
生育阶段 | 播种—出苗(12d) | 出苗—三叶(3d) | 三叶—分枝(13d) | 分枝—开花(10d) | 开花—结荚(14d) | 结荚—成熟(80d) | 全生育期122(d) |
---|---|---|---|---|---|---|---|
实际蒸散量 | 59.9 | 15.0 | 30.5 | 20.9 | 51.7 | 249.0 | 427.0 |
水分亏缺量 | 17 | -0.3 | 30.5 | 20.9 | 8.2 | 10.5 | 86.8 |
项目 | 播种—出苗 | 出苗—三叶 | 三叶—拔节 | 拔节—抽雄 | 抽雄后20d | 抽雄后20d—成熟 |
---|---|---|---|---|---|---|
单作雨养需水量/(mm/d) | 2.79 | 4.28 | 4.20 | 3.59 | 3.94 | 4.51 |
单作雨养作物系数 | 0.37 | 0.63 | 0.68 | 0.80 | 1.06 | 2.55 |
单作灌溉需水量/(mm/d) | 2.76 | 4.09 | 3.98 | 4.54 | 5.17 | 4.61 |
单作灌溉作物系数 | 0.37 | 0.61 | 0.73 | 0.97 | 1.34 | 2.94 |
项目 | 播种—出苗 | 出苗—三叶 | 三叶—拔节 | 拔节—抽雄 | 抽雄后20d | 抽雄后20d—成熟 |
---|---|---|---|---|---|---|
单作雨养需水量/(mm/d) | 2.79 | 4.28 | 4.20 | 3.59 | 3.94 | 4.51 |
单作雨养作物系数 | 0.37 | 0.63 | 0.68 | 0.80 | 1.06 | 2.55 |
单作灌溉需水量/(mm/d) | 2.76 | 4.09 | 3.98 | 4.54 | 5.17 | 4.61 |
单作灌溉作物系数 | 0.37 | 0.61 | 0.73 | 0.97 | 1.34 | 2.94 |
项目 | 播种—出苗 | 齐苗后20d | 齐苗后20d—分枝 | 分枝—开花 | 开花—结荚 | 结荚—成熟 |
---|---|---|---|---|---|---|
单作雨养需水量/(mm/d) | 3.35 | 3.39 | 2.99 | 1.95 | 4.77 | 4.10 |
单作雨养作物系数 | 0.31 | 0.42 | 0.73 | 1.06 | 1.94 | 1.92 |
单作灌溉需水量/(mm/d) | 3.32 | 3.47 | 3.57 | 2.06 | 4.91 | 3.62 |
单作灌溉作物系数 | 0.31 | 0.52 | 0.87 | 1.50 | 2.35 | 2.08 |
项目 | 播种—出苗 | 齐苗后20d | 齐苗后20d—分枝 | 分枝—开花 | 开花—结荚 | 结荚—成熟 |
---|---|---|---|---|---|---|
单作雨养需水量/(mm/d) | 3.35 | 3.39 | 2.99 | 1.95 | 4.77 | 4.10 |
单作雨养作物系数 | 0.31 | 0.42 | 0.73 | 1.06 | 1.94 | 1.92 |
单作灌溉需水量/(mm/d) | 3.32 | 3.47 | 3.57 | 2.06 | 4.91 | 3.62 |
单作灌溉作物系数 | 0.31 | 0.52 | 0.87 | 1.50 | 2.35 | 2.08 |
项目 | 三叶—拔节(玉米) | 拔节—抽雄(玉米) | 抽雄后18d(玉米) | 灌浆(玉米) | 灌浆—成熟(玉米) |
---|---|---|---|---|---|
播种—出苗(大豆) | 出苗—分枝(大豆) | 分枝—开花(大豆) | 开花—结荚(大豆) | 结荚—成熟(大豆) | |
间作雨养需水量/(mm/d) | 3.16 | 2.93 | 4.87 | 5.44 | 3.66 |
间作雨养作物系数 | 0.49 | 0.65 | 1.25 | 1.92 | 1.81 |
间作灌溉需水量/(mm/d) | 3.19 | 3.07 | 4.87 | 5.22 | 3.44 |
间作灌溉作物系数 | 0.50 | 0.68 | 1.43 | 1.69 | 1.90 |
项目 | 三叶—拔节(玉米) | 拔节—抽雄(玉米) | 抽雄后18d(玉米) | 灌浆(玉米) | 灌浆—成熟(玉米) |
---|---|---|---|---|---|
播种—出苗(大豆) | 出苗—分枝(大豆) | 分枝—开花(大豆) | 开花—结荚(大豆) | 结荚—成熟(大豆) | |
间作雨养需水量/(mm/d) | 3.16 | 2.93 | 4.87 | 5.44 | 3.66 |
间作雨养作物系数 | 0.49 | 0.65 | 1.25 | 1.92 | 1.81 |
间作灌溉需水量/(mm/d) | 3.19 | 3.07 | 4.87 | 5.22 | 3.44 |
间作灌溉作物系数 | 0.50 | 0.68 | 1.43 | 1.69 | 1.90 |
项目 | 播种—出苗 | 出苗—三叶 | 三叶—分蘖 | 分蘖—抽穗 | 抽穗后20d | 抽穗后20d—成熟 |
---|---|---|---|---|---|---|
单作雨养需水量/(mm/d) | 2.04 | 2.37 | 3.69 | 3.71 | 4.31 | 4.38 |
单作雨养作物系数 | 0.36 | 0.25 | 0.38 | 1.03 | 1.26 | 1.93 |
单作灌溉需水量/(mm/d) | 1.93 | 2.41 | 3.79 | 4.03 | 5.50 | 4.91 |
单作灌溉作物系数 | 0.34 | 0.25 | 0.39 | 1.12 | 1.23 | 1.96 |
项目 | 播种—出苗 | 出苗—三叶 | 三叶—分蘖 | 分蘖—抽穗 | 抽穗后20d | 抽穗后20d—成熟 |
---|---|---|---|---|---|---|
单作雨养需水量/(mm/d) | 2.04 | 2.37 | 3.69 | 3.71 | 4.31 | 4.38 |
单作雨养作物系数 | 0.36 | 0.25 | 0.38 | 1.03 | 1.26 | 1.93 |
单作灌溉需水量/(mm/d) | 1.93 | 2.41 | 3.79 | 4.03 | 5.50 | 4.91 |
单作灌溉作物系数 | 0.34 | 0.25 | 0.39 | 1.12 | 1.23 | 1.96 |
项目 | 播种—出苗 | 出苗—三叶 | 三叶—分枝 | 分枝—开花 | 开花—结荚 | 结荚—成熟 |
---|---|---|---|---|---|---|
单作雨养需水量/(mm/d) | 1.09 | 1.95 | 2.68 | 2.36 | 5.14 | 3.42 |
单作雨养作物系数 | 0.35 | 0.47 | 0.65 | 0.63 | 1.71 | 1.60 |
单作灌溉需水量/(mm/d) | 1.70 | 2.21 | 3.30 | 2.29 | 5.90 | 3.65 |
单凭灌溉作物系数 | 0.50 | 0.53 | 0.68. | 0.61 | 1.73 | 1.78 |
项目 | 播种—出苗 | 出苗—三叶 | 三叶—分枝 | 分枝—开花 | 开花—结荚 | 结荚—成熟 |
---|---|---|---|---|---|---|
单作雨养需水量/(mm/d) | 1.09 | 1.95 | 2.68 | 2.36 | 5.14 | 3.42 |
单作雨养作物系数 | 0.35 | 0.47 | 0.65 | 0.63 | 1.71 | 1.60 |
单作灌溉需水量/(mm/d) | 1.70 | 2.21 | 3.30 | 2.29 | 5.90 | 3.65 |
单凭灌溉作物系数 | 0.50 | 0.53 | 0.68. | 0.61 | 1.73 | 1.78 |
作物 | 种植模式 | 耗水量/mm | 产量/(kg/hm2) | 水分利用效率/(kg/m3) | 单价/(元/kg) | 水分经济效益/(元/m3) |
---|---|---|---|---|---|---|
玉米 | 灌溉单作 | 637.2 | 14407.0 | 2.26 | 1.58 | 3.57 |
雨养单作 | 454.9 | 12010.7 | 2.64 | 1.58 | 4.17 | |
灌溉间作 | 591.3 | 16878.0 | 2.85 | 1.58 | 4.50 | |
雨养间作 | 446.6 | 14093.8 | 3.16 | 1.58 | 4.99 | |
大豆 | 灌溉单作 | 549.2 | 3845.3 | 0.70 | 4.40 | 3.08 |
雨养单作 | 464.3 | 2825.0 | 0.61 | 4.40 | 2.68 | |
大豆 | 灌溉间作 | 496.5 | 1710.0 | 0.34 | 4.40 | 1.50 |
雨养间作 | 410.5 | 1553.0 | 0.38 | 4.40 | 1.67 | |
谷子 | 灌溉单作 | 432.8 | 5894.3 | 1.36 | 3.30 | 6.12 |
雨养单作 | 391.4 | 5255.7 | 1.34 | 3.00 | 6.03 | |
花生 | 灌溉单作 | 488.8 | 3181.7 | 0.65 | 9.00 | 5.85 |
雨养单作 | 436.4 | 2439.6 | 0.56 | 9.00 | 5.04 | |
玉米 大豆 | 灌溉间作 | 524.4 | 9294.0 | 1.77 | 1.84 | 3.26 |
雨养间作 | 429.7 | 7823.4 | 1.82 | 1.86 | 3.39 |
作物 | 种植模式 | 耗水量/mm | 产量/(kg/hm2) | 水分利用效率/(kg/m3) | 单价/(元/kg) | 水分经济效益/(元/m3) |
---|---|---|---|---|---|---|
玉米 | 灌溉单作 | 637.2 | 14407.0 | 2.26 | 1.58 | 3.57 |
雨养单作 | 454.9 | 12010.7 | 2.64 | 1.58 | 4.17 | |
灌溉间作 | 591.3 | 16878.0 | 2.85 | 1.58 | 4.50 | |
雨养间作 | 446.6 | 14093.8 | 3.16 | 1.58 | 4.99 | |
大豆 | 灌溉单作 | 549.2 | 3845.3 | 0.70 | 4.40 | 3.08 |
雨养单作 | 464.3 | 2825.0 | 0.61 | 4.40 | 2.68 | |
大豆 | 灌溉间作 | 496.5 | 1710.0 | 0.34 | 4.40 | 1.50 |
雨养间作 | 410.5 | 1553.0 | 0.38 | 4.40 | 1.67 | |
谷子 | 灌溉单作 | 432.8 | 5894.3 | 1.36 | 3.30 | 6.12 |
雨养单作 | 391.4 | 5255.7 | 1.34 | 3.00 | 6.03 | |
花生 | 灌溉单作 | 488.8 | 3181.7 | 0.65 | 9.00 | 5.85 |
雨养单作 | 436.4 | 2439.6 | 0.56 | 9.00 | 5.04 | |
玉米 大豆 | 灌溉间作 | 524.4 | 9294.0 | 1.77 | 1.84 | 3.26 |
雨养间作 | 429.7 | 7823.4 | 1.82 | 1.86 | 3.39 |
[1] |
天莹, 杜淑芳. 内蒙古城市水资源利用状况分析[J]. 前沿, 2017(8):78-85.
|
[2] |
梅宝玲, 陈舜华. 内蒙古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3(3):384-394.
|
[3] |
陈奇恩, 萧复兴, 晋凡生, 等. 晋中旱地玉米耗水规律及农田水分平衡研究[J]. 华北农学报, 1991, 6(4):94-99.
doi: 10.3321/j.issn:1000-7091.1991.04.017 |
[4] |
程维新, 胡朝炳, 张兴权. 农田蒸发与作物耗水量研究[M]. 北京: 气象出版社,1994.
|
[5] |
刘宏鑫, 杨永民, 龙爱华, 等. 基于站点观测和水量平衡的四种蒸散发产品在我国的评估与对比[J].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2023, 54(3):72-84.
|
[6] |
杨宪龙, 魏孝荣, 邵明安. 不同规格微型蒸渗仪测定土壤蒸发的试验研究[J]. 土壤通报, 2017, 48(2):343-350.
|
[7] |
龚元石. Penman-Monteith公式与FAO-PPP-17 Penman修正式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比较[J].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5(1):68-75.
|
[8] |
余昭君, 胡笑涛, 冉辉, 等. 基于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的半湿润地区葡萄园蒸发蒸腾量估算[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0, 38(4):175-183.
|
[9] |
胡文英, 罗永琴. 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模型综述[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3, 25(4):51-55.
|
[10] |
侯琼, 沈建国. 内蒙古主要农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与供水分析[J]. 内蒙古水利, 2001, 86(4):19-24.
|
[11] |
蒋柯南. 华北平原不同种植模式作物耗水监测与估算[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3.
|
[12] |
姜志伟, 武学萍, 华珞, 等. 洛阳孟津农业技术转移决策支持系统DSSAT4.0数据库组建[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0(3):71-76.
|
[13] |
雷志栋, 罗毅, 杨诗秀, 等.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模拟计算作物系数的探讨[J]. 农业工程学报, 1999, 15(3):119-122.
|
[14] |
马芳, 张维江, 冯娜, 等. 固原市主要农作物生育期有效降水与需水量特征[J]. 水土保持研究, 2022, 29(1):205-212+223.
|
[15] |
黄子琛, 蒲锦春. 临泽北部绿洲玉米生育期的蒸发蒸腾试验研究[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91(8):633-641.
|
[16] |
何芬霞, 董志勇. 坑测小麦高水高肥需水量试验研究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 2006(4):17-18.
|
[17] |
敬峰. 基于大型蒸渗仪的冬小麦蒸散量估算模型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2.
|
[18] |
巴净慧. 基于互补理论的黑河流域不同下垫面蒸散发估算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19] |
陈吉泉, 阳树英. 陆地生态学研究方法[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
[20] |
伍海. 多种陆面潜在蒸散发估算方法在中国的适用性初步研究[D]. 西安: 西北大学, 2020.
|
[21] |
王同红, 王旭峰, 杨彦鹏, 等. 河西地区2000—2020年植被生态需水量估算[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60(4):15-25.
|
[22] |
张阳阳. 内陆干旱区荒漠植被生态地下水位埋深及蒸腾耗水量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 2024.
|
[23] |
彭世彰, 朱成立. 作物节水灌溉需水规律研究[J]. 节水灌溉, 2003(2):5-8+46.
|
[24] |
纪瑞鹏, 班显秀, 张淑杰. 辽宁玉米作物系数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20(3):246-248.
|
[25] |
郎景波, 李铁男, 尹刚吉, 等. 旱田主要作物耗水规律试验研究[J]. 节水灌溉, 2014(6):9-12.
|
[1] | 孙巍, 李周晶, 吴蕾, 张学福. 2024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分析解读[J]. 农学学报, 2025, 15(3): 1-6. |
[2] | 郑青焕, 黄冉涛, 李拴柱, 王建玉, 陈君, 李梦春, 刘民, 杨玉华, 贾毛毛. 河南省南阳市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J]. 农学学报, 2025, 15(1): 19-28. |
[3] | 周忠文, 刘英, 邱宁刚, 张天峰, 张文, 杜军. 气象要素对半干旱区春玉米干物重的影响及其胁迫效应研究[J]. 农学学报, 2024, 14(7): 94-100. |
[4] | 边金霞, 王平. 旱作区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粮饲兼用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24, 14(3): 13-20. |
[5] | 郭炀婕, 王松良, 何梓彬. 福建省粮食作物地方品种及其种质资源研究——基于对浦城、屏南两县的调查[J]. 农学学报, 2024, 14(12): 1-7. |
[6] | 李国清, 丛新军, 张大健, 赵娜, 李国瑜. 不同前茬作物与种植密度对大蒜农艺性状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23, 13(9): 63-66. |
[7] | 马力文, 刘静, 徐青, 郑方, 张学艺. 宁夏中南部地区马铃薯水分盈亏研究[J]. 农学学报, 2023, 13(8): 25-31. |
[8] | 王平, 谢成俊, 孙振荣, 陈娟, 王镭, 彭文静. 冷凉灌区马铃薯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23, 13(6): 17-24. |
[9] | 范春梅, 彭尔瑞, 陈劲松, 尹亚敏. 种植模式对不同品种早春马铃薯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23, 13(5): 15-20. |
[10] | 张根, 陈宝锐, 陈涛, 谢怡茵, 薛颖昊, 魏政. 农作物秸秆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酶及降解菌的研究进展[J]. 农学学报, 2023, 13(2): 24-32. |
[11] | 高飞, 李立新, 智海英, 申晋山, 张江超, 陈敏, 马卫华. 山西省设施农业蜂授粉情况调查[J]. 农学学报, 2023, 13(2): 55-59. |
[12] | 徐道青, 郑曙峰, 刘小玲, 王维, 阚画春, 陈敏, 李淑英. 机采棉种植模式下不同棉花品种适应性研究[J]. 农学学报, 2023, 13(12): 13-19. |
[13] | 乔丹杨, 高萌, 卢晔, 王瑾婷, 王瑾, 刘帆. 2022年夏季陕西关中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成因及对农作物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23, 13(12): 60-67. |
[14] | 韩艳凤. 辽宁中部农作物生长季干旱风险度研究[J]. 农学学报, 2023, 13(10): 77-82. |
[15] | 邓建伟, 金彦兆. 基于综合效益的石羊河流域主导作物优化顺序研究[J]. 农学学报, 2022, 12(3): 35-3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